田广杰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过程中运用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将我院内科在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期间,收治的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和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总有效率(97.62%)较之对照组患者(85.71%)显著偏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4.76%,8.57%)均较低,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临床诊疗,其治疗效果选择,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因而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秀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5例存在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予以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人有24例,所占比重为68.6%;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人有32例,所占比重为91.4%,干预前后病人依从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存在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予以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使病人依从性明显提高,进一步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省晓琴;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7.89±1.15)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4.46±2.24)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其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梁妍静;于君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探究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抽取我院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案例40例,分析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总结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紫杉醇导致过敏性休克较多西他赛多,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较多西他赛少,P <0.05。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胸闷、背痛;紫杉醇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患者以吸氧、抗过敏、升血小板、升白细胞等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需加强两药的监测和指导,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粟治胜;张国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究生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苏兴翔;苏东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本次浅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8.00%,p <0.05。结论:对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对其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唯有如此才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应用细致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能感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月1日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细致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要远远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能感,从而增加预后信心,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宁;苗静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内科疗法与支架植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7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 =37)及对照组(n =38),两组分别接受支架植入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率、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P <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 <0.05)。结论: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王秋莹;殷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 VAS、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 <0.01,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鹏程;冷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使用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以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90例急腹症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诊断后,符合数为77例,漏诊或误诊数为13例,准确率为85.56%。结论:采用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要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时间,同时对超声的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升设备,才能充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保证其生命安全。
作者:宋林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阑尾切除手术,对其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其中有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3例,且均伴有糖尿病;出现肠梗阻的患者2例,1例保守治愈,另外1例经肠黏连松解术治愈;出现肠瘘的患者1例,在采取维持引流畅通、进行局部换药以及对症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出现腹腔出血的患者1例,主要由于患者的体型肥胖使得术野难以完全显露、系膜肿胀和阑尾坏疽引起,在进行2次开腹探查止血后获得痊愈。结论:阑尾炎的早期明确诊断有利于手术时机的良好把握,术中应当确保手术切口、手术方案的恰当选择,通过无菌原则的严格遵循和抗生素的科学使用来有效防止出现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作者:文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防护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240例来我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记录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采取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治疗,对比两组精神患者发病的频率以及心理问题的治疗效果(性格改变、言语异常、行为异常)。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对照组精神病患者性格改变的发生率为9.00%,行为异常的发生率为11.00%,言语异常的发生率为19.00%,治疗的有效率为75%,实验组精神病患者性格改变的发生率为10.00%,行为异常的发生率为12.00%,言语异常的发生率为6.00%,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采取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的方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因此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应用有利于引导精神病患者产生正确的心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可行性。
作者:闻友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方法是针对标本执行的方式主要是查对验收,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获知一些不合格标本,诸如对标本外观、检测分析、复查等的观察。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胸腹水、脑脊液标本等中包含的不合格标本比例分别是4.82%、9.3%、3.89%和6.13%。结论:通过分析和判定不合格标本,进而促使规范标本的采集行为得到保证,同时促使标本的检验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温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达英-35,观察组服用温肾调经汤,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及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激素回升的概率较小(P <0.05)。结论:自拟温肾调经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干永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其用药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高血压知识宣传,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知识宣传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用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共收治40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患者通过检查后,其中左房血栓着10例,无血栓着30例,对两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对比。结论:在超声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临床价值在被肯定之后,同时也不能忽略病人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等。可见,超声是临床上诊断左房血栓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 HCG、PROG、E2水平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116例的早期妊娠妇女,其中86例为确诊早期先兆流产患者,30例为正常怀孕妇女,检测血清中 HCG、PROG、E2的含量。结果:经过检测和分析 HCG、PROG、E2值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正常妊娠组的检测值优于令两组,通过其结果进行对比,其差异拥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继续妊娠组的测量值要优于难免流产组,其结果进行对比,其差异拥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对于先兆流产的诊断可以使用血清学的 HCG、PROG、E2进行检测,除此之外,还能够判断出孕妇是否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从而有效进行一系列的保胎方面的治疗。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儿。对8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特点。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病变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病症,可临床推广。
作者:陈飞;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引发腹部感染的因素,并进行临床对策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未发生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中肥胖、产程大于12h、胎膜早破、合并阴道炎、阴道检查次数大于4次、肛门检查次数大于4次、手术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腹部手术瘢痕发生率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致病因素很多,一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指导孕妇孕期保健,尽可能减少阴道检查和肛门检查次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不断提高手术技术,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及术后增加营养等,都可以有效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多元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染病的防控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传染病也有了新的流行热点,在传染病新形势下采取正确的手段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进展,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本研究对新形势下的传染病的流行热点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从而更为全面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作者:沈岚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