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分析

宁红香

关键词:护理干预, 脑出血, 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103例脑出血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进行护理,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17.65%,两组相比,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内科诊治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2012-03-07至2013-03-07,我院门诊内科收诊急性腹痛患者83例,腹痛诱因:2例癫痫,1例尿毒症,1例心肌梗死,5例急性胰腺炎,6例心绞痛,10例泌尿系统感染,21例消化性溃疡,37例急慢性胃炎。随机将83例急性腹痛患者分组:门诊组(41例)与对照门诊组(42例),对照门诊组经抗生素头孢曲松诊治,门诊组一对照门诊组的诊治方法为基础,并加糖皮质激素医治。诊治之后,观察门诊组与对照门诊组的疗效。结果:在对照门诊组(42例)中,20例急性腹痛显效,14例急性腹痛有效,8例急性腹痛无效。在门诊组(41例)中,36例急性腹痛显效,5例急性腹痛有效,0例急性腹痛无效,显然门诊组的疗效比对照门诊组好,P<0.05。结论:经糖皮质激素诊治急性腹痛疗效显著,可加快急性腹痛的缓解与治愈,值得门诊应用推广。

    作者:郗承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结果,进而加大病毒学检验的精准程度,提升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率。方法:2011-02-01到2013-02-01,我科接诊乙型肝炎患者107例。对107例乙型肝炎者予以病毒血清学测检,采集血液,经检测试剂盒对血液予以测检,并对乙型肝炎者的化验结果(病毒学)予以分析,例如:表面抗原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以及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结果:在107例乙型肝炎者中,73.83% HBcAb(核心抗体)显阳性,54.21% HBeAb(e抗体)显阳性,43.93%抗原)显阳性,14.02%HBsAb(表面抗体)显阳性,84.11% HBsAg(表面抗原)显阳性。结论: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使乙肝五项指标于乙型肝炎者中得以精确检查,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有效度很有意义。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和价值。方法:将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3例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121.56)天,显著短于临床报道的结果(P<0.05)。结论: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以护理干预,不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加以推广的必要性。

    作者:翟慧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用药方案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394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204例,观察组患儿190例,两组患儿临床期间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20mg/kg ,每日1次,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10mg/kg ,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接受两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0.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啰音、X 线阴影消失时间,以及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短,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作者:赖新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处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处理措施。方法:2008年7月~2012年7月间,共处理新生儿窒息218例,经采用清理呼吸道后立即给新生儿脐静脉静推5%碳酸氢钠3ml ,10%葡萄糖酸钙3ml ,地塞米松2~5mg。1~5min内,新生儿 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然后常规抗感染和防止颅内出血及保暖治疗。结果:218例患儿无1例死亡。结论:此法实为新生儿简便易行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3年接收并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例患者在临床上留下的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手术完成后5例患者中转进行开腹手术,剩余的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状态良好;对全部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没有发现患者存在胆管狭窄和胆管残余结石的症状。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临床上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张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骨科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

    作者:罗丽娟;林煜华;覃亮妮;贺舰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理性思维的能量--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方法刍议

    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研究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经历,归纳总结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提高我们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葛道至;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并发症情况,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总结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出现焦虑并发症者42例,占52.5%;出现抑郁并发症者38例,占47.5%。80例患者中出现便秘并发症者23例,占28.75%,治疗后上述并发症明显好转;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65.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便秘,采用莫沙必利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吗丁啉,该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黄友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多发病,是由于胎儿孕期感受湿浊瘀阻所致,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就得及早接受治疗;光疗可形成诱导结构和未结合胆红素结构异构体;妈咪爱可减少患儿胆红素肠肝循环、酸化患儿肠道,促进患儿肠蠕动。加之中药“清热利湿、行瘀活血、利胆保肝”的作用,副反应小,疗效确切。

    作者:侯春蕾;李学农;王瑞芹;朱晓莉;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酒精性脑病1例

    目的:了解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酒精性脑病的症状,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经过鉴别诊断达到早期诊断目的。结论: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纳洛酮、维生B1等营养治疗方案对该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仲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超声诊断。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321例,对其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区域不同;超声能够有效提升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和检出精准率。结论: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不同,其表现出的生物学特征也不一致,在术前应用超声检查,进行合理的评估、精准的诊断,结合年龄、病理特征、肿瘤位置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杨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我院进行妇科附件疾病治疗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的疾病治疗中具有痛苦小、出血较少、恢复迅速,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以替代一些附件开腹手术,同时也能够通过熟练操作、严格掌握手术指证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基层医院妇科附件疾病中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它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ECI模型对《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SECI模型是用来解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是一个支持个人和组织创造性活动的成功模式[1]。《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是模仿,缺乏主动参与,老师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 SECI 模型在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些成功应用案例,给予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启示。

    作者:刘燕南;周利容;彭艾莉;姚珺;段功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0-3岁婴幼儿身体健康及儿童保健服务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0-3岁婴幼儿身体健康及儿童保健服务状况。方法:在我县10个象征中随机抽取50-100名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以上600名婴幼儿进行骨骼、体重、口腔、心肺、视力检查,并进行营养情况评估,对534名家长与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检查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在母乳喂养与计划免疫方面,其比例分别达到82.2%与89.1%,仅仅少数留守或者非常驻儿童未接受计划免疫。此外,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在各个乡镇之中已经逐渐得到了开展,但是整体系统相对滞后。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保健服务网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阶段下,必须要加强儿童保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扩展服务体系的内涵,注重儿童体格智能发育的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卫生指导、喂养指导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并加强教育与宣传工作,提升家长与监护人对于儿童保健工作的认知程度,促进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发展。

    作者:吴学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6例附件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56例附件炎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附件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加强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显效率与护理知识掌握良好率,明显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附件炎患者时,于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胡斗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考察腰-硬麻醉联合使用于骨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州省骨科医院11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并观察联合使用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55例经过腰-硬联合麻醉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为满意,麻醉见效时间和阻滞完善较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好,不良反应的病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具有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的特点,其作用快、阻值较为完善,不良反应较少等,尤其是适用于骨科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手术过程中由于取钉、接骨等容易造成时间长短不能确定的手术,使得患者能够避免了疼痛并且减少了使用全身麻醉的几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作者:陈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能够积极配合诊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回归社会的愿望。

    作者:刘荣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

    目的:对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7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观察组三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和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升高 HDL -C ,降低 TG、LDL -C以及 T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SBP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三组患者治疗后血糖、Scr、Ccr 变化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患者 UAER下降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 Alb增长幅度以及尿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结论: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肾脏获得有效保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春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缬沙坦治疗,一天一次,每次80到160mg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一天一次,每次30到60mg。两组疗程均为24周且在参与研究前都已停止服用降压药物。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疗程之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开始降低。两组患者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均开始好转。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38例,恢复一般10例,恢复较差2例;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30例,恢复一般8例,恢复较差12例。结论: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均有显著效果。其中缬沙坦效果更佳。

    作者:吴娟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