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显自尊、相对内隐自尊和整体内隐自尊

艾传国;佐斌

关键词:外显自尊, 相对内隐自尊, 整体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
摘要:目的:通过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自尊,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自尊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内隐自尊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我-他人IAT(实验1)和我SC-IAT(实验2).结果:①被试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比较高,我-他人IAT和我SC-IAT实验的内隐效应显著,并且都显示在内隐层面被试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外显自尊与我-他人IAT不相关,但与我SC -IAT呈显著负相关.我-他人IAT与我SC-IAT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自尊,而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外向人格特质的关联性负变电位研究

    目的:考察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关联性负变电位的关系,探索人格形成的脑机制.方法:在651名在校大学生中选取内外向典型被试各30名.此60名典型被试中各30名参与标准的和改进的CNV范式实验.结果:内、外向组在标准和改进范式下CNV面积、PINV面积均差异显著,而在改进范式下的差异大于标准范式;内向组的反应时大于外向组的反应时,差异显著.结论:CNV与内外向人格特质存在密切关系,CNV具有区分内外向人格特质的可能性.改进的CNV范式能选择性地放大内外向在CNV上的表现,更适合评测内外向人格特质.

    作者:王国锋;彭小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职业生涯韧性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编制一份适用于我国企业情境的职业生涯韧性问卷.方法:在项目收集和预测的基础上,对247名在职员工进行测试,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问卷;然后通过对535名员工施测,检验问卷的效度.结果:职业生涯韧性问卷包含四个维度:职业目标、持续学习、(职业)冒险倾向和(职业)自我效能,共解释总变异的56.010%:四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信度分析显示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95,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750以上.结论:编制的职业生涯韧性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可用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

    作者:王明辉;李宗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执行功能与网络成瘾

    目前对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诊断标准及人格风险因素等传统心理学领域,而对其与认知功能关系的探索却相对缺乏.执行功能损伤是网络成瘾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网络成瘾执行功能研究的主要实验范式;网络成瘾脑机制;网络成瘾与抑制、注意、决策等认知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

    作者:张楠;汪凯;梁振;朱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简易版三因素进食问卷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女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目的:验证简易版三因素进食问卷(Three factor eating questionaire,TFEQ-18)在中国女大学生中的适用性及其信效度.方法:420名女大学生完成了翻译后的三因素进食问卷(简易版),其中30人在四周以后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进食问卷在中国女大学生群体中也包括情绪性进食(Emotional eating)、认知限制性进食(Cognitive restraint)、无法控制的进食(Uncontrolled eating)3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指标(NFI=0.89,CFI=0.86,NNFI=0.84,SRMR=0.92,RMSEA=0.068).中文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4周后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3,同时该量表还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论:三因素进食问卷在中国女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筛选不良进食行为的有效工具.

    作者:石明莉;孔繁昌;陈红;程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问卷的编制

    目的:编制适用于留守儿童的家庭处境不利问卷.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形成问卷的70个初始项目.以1085名农村儿童为被试,通过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形成由51个项目构成的终问卷.结果:终问卷由缺少父母关爱、家庭气氛冷清、物质生活差、生活照顾不周、应对能力差、学习管理不善、监管不力、缺少沟通、放任、监护人心情差、命令强迫、严厉惩罚等12个维度构成;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2.131,NFI=0.960,RFI=0.956,IFI=0.978,TLI=0.976,CFI=0.978,RMSEA=0.046;各维度与总体幸福感、积极情感呈负相关,与消极情感、抑郁、孤独、问题行为呈正相关;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各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在0.504-0.871之间,重测信度在0.614-0.815之间.结论:自编问卷的信效度基本达到测量学要求.

    作者: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模型

    将神经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相结合,提出基于BP网络和RBF网络的心理健康评估模型.此方法不仅为非线性资料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且为在结构未知下的变量筛选开辟了途径.同时,神经网络模型能同时处理几百种因素,可使困难问题的求解更加精确.

    作者:奚晓岚;程灶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玉树震后半年灾区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抑郁症状评估

    目的:了解玉树震后半年时灾区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症状.方法:玉树灾区某小学845名4-6年级的小学生完成了加州大学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修改版(UCLA PTSD Reaction Index)和流调中心儿童抑郁量表(CES-DC).结果:①PTSD的筛查阳性率为12.5%,闯入症状表现明显(67.3%).②抑郁症状阳性率达61.7%,主要表现为积极情绪缺乏.③女生的PTSD检出率高于男生;5年级学生的抑郁阳性率高于4年级和6年级;曾目睹亲人死亡的学生PTSD检出率和抑郁阳性率都高于未曾目睹亲人死亡的学生.结论:玉树地震后灾区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检出率都较高,应特别关注女生、5年级学生和曾目睹亲人死亡的学生.

    作者:赵品良;史占彪;王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拟合被试对测验信、效度的影响

    目的:考察样本中的不拟合被试对CTT框架下测验信度、效度和IRT框架下测验信息量的影响.方法:使用(Iz)指标和数据净化的方法,比较不拟合被试删除前后的分半信度、α系数、测验信息量的变化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效果.结果:①随着删除的不拟合被试比率的增加,E量表与N量表的分半信度、α系数提高;②删除不拟合被试后,E、N量表对两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更好;③不拟合被试的删除,可以提高测验信息量,降低测量标准误.结论:样本中不拟合拟被试的存在,会造成对测验信度系数的低估,影响测验的结构.从IRT的角度而言,会造成测验信息量的降低.

    作者:刘拓;戴晓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比较积极与传统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湛江市两所重点中学的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随机抽取8个自然班,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心理干预.结果:干预84周期间,干预组心理健康水平持续上升,对照组干预42周后心理健康水平上升,但43周-84周期间不再有改善.干预84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干预84周后,心理问题检出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心理咨询的回访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干预优于传统心理干预.

    作者:姜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积极独处及其心理学意义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独处这个概念.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指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的行为倾向.积极独处与孤僻和社交回避不同,它是个体一种有目的的主动选择并且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作者:戴晓阳;陈小莉;余洁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回避应对在完美主义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回避应对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应付方式问卷和Beck抑郁问卷对454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回避应对的关系,回避应对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在控制了高标准对差异和回避应对的调节效应后,回避应对仍然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

    作者:杨丽;李娟;王岳飞;李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不同子功能评估方法

    中央执行性系统作为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被认为是可分离的,转换、刷新和抑制被认为是三种相对独立的中央执行功能.在相关研究中,跟踪任务、字母(数字)活动记忆任务和n-back范式一般用来评估刷新功能;评估转化功能所采用的研究范式有:加法-减法转换任务、数字-字母转换任务、数字转换任务以及局部-全局任务;Stroop任务、停止信号任务和Go/No-Go任务被认为是测量和评估抑制功能的经典范式.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做的工作应该包括:改进相关研究范式,进行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的全面评估;开发针对学习障碍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被试的中央执行功能评估工具;建立中央执行系统的认知神经评价指标和体系;开展中央执行系统训练研究.

    作者:赵鑫;周仁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分离-个体化的关系:人格的调节作用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分离-个体化、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分离-个体化问卷(SITA)和“大五”人格问卷(NEO-FFI)对113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当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外向性、开放性和谨慎性时,消极分离-个体化水平越低则预测越高水平的同一性获得;无论开放性高低,高水平的积极分离-个体化均预测更高的同一性延缓,且开放性越低,积极分离-个体化对同一性延缓状态的影响越强;当开放性和谨慎性水平较低时,高的积极分离-个体化预测更高水平的同一性早闭.结论:人格在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王树青;宋尚桂;佟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显自尊、相对内隐自尊和整体内隐自尊

    目的:通过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三种方法测量自尊,并比较三者的关系.方法:外显自尊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中文修订版,内隐自尊采用inquisit 3编制两个实验程序:我-他人IAT(实验1)和我SC-IAT(实验2).结果:①被试整体外显自尊水平比较高,我-他人IAT和我SC-IAT实验的内隐效应显著,并且都显示在内隐层面被试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②外显自尊与我-他人IAT不相关,但与我SC -IAT呈显著负相关.我-他人IAT与我SC-IAT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自尊,而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

    作者:艾传国;佐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个体不幸情境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

    目的:探讨个体不幸情境下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及共情的中介效应.方法:269名大学生被试,先采用情境实验探讨人格宜人性、情境强度、捐赠关系和强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考查共情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①人格宜人性和情境强度对慈善捐赠有影响;仅在中等宜人性条件下捐赠关系和强化存在交互作用.②共情在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中是完全中介效应,而情境强度的影响主要是直接效应.结论:相比于群体灾难情境,个体不幸情境下,人格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完全通过共情机制实现,而情境强度则相反.

    作者:定险峰;刘华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国心理咨询培训研究现状与发展

    心理咨询培训对从业人员的胜任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咨询培训的国外经验、国内现状、学员从业动机与心理特点、培训效果等方面引发了国内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年国内相关研究的主题、结论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

    作者:张婕;邓云龙;谢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孤独症患者面部情绪认知研究进展

    孤独症患者面部情绪识别困难不仅有一般性特点,还存在特异性表现,如注视局部细节等.孤独症患者情绪面部识别障碍可能与情绪识别特定的脑区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梭状回、杏仁核以及镜像神经元等.

    作者:张玉凤;汪凯;朱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

    目的:编制本土化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并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中国文化背景结合国内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文献,编制了包含20种教养行为的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在3976名基本样本(年龄范围9~26岁)、140名重测样本和158名效度样本中进行测试.结果: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α系数分别为0.654~0.822、0.635~0.869和0.496~0.824 (P<0.001);条目与维度分有显著相关(r=0.26~0.73),维度间有较高的相关(0.32~0.81);因素分析获得3个因子,解释方差68%,各维度分与SCL-90多数因子分显著负相关(r=0.20~0.50).结论:新编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均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作者:程灶火;奚晓岚;陈媛媛;赵利云;易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目的:检验中文版自悯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中文版自悯量表先后测量了660名大学生,并在两周后对其中50人进行了重测.部分被试完成了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量表的六因素结构模型;②自悯量表总分与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控制自尊量表得分后,自悯量表总分与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正负性情绪情感量表的总分仍存在显著相关;③总量表的克龙巴赫Alpha系数为0.84,两周后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9.结论:中文版自悯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自悯水平.

    作者:陈健;燕良轼;周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闭症儿童母亲应对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索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应对发展过程.方法: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3位4-6岁自闭症儿童的母亲进行深度访谈.结果:①试图回避是母亲惯用的应对方式;②从消极认命到积极再定义是应对的力量源泉;③坚守训练是母亲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④情绪压力与管理贯穿应对过程的始终;⑤试图寻求并发展社会支持是母亲的期盼.从初觉察孩子表现异常,到接受孩子患病事实,直至坚持训练,自闭症儿童母亲大致经历从试图回避到消极认命再到积极面对三个阶段.结论:母亲是自闭症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和压力承载者.

    作者:安芹;胡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