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伟
目的:观察与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7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 NFD、FMA以及 MBI变化,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 NFD 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但 FMA 与 MBI显著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与应激性溃疡以及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综合康复护理之后其神经与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丛晓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pura ,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其特点是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致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并抑制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等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血热之邪所致,兼伤及气阴,络损血溢,瘀血阻滞。治疗上,现代医学主张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其次为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等,但有效率均不高,远期疗效差,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常使用凉血解毒,止血活血,化瘀,益气滋阴等方法,在中西药两者配合治疗效果中,此药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的治愈效果。故本文对ITP 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郑轶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NVRT)射频消融术中去迷走效应。方法:选取36例AVNRT 患者为研究对象。消融前及消融后即刻行右室心尖部RS2期前刺激,偶联间期60%,电压2倍于舒张期阈值,并以5次期前收缩的平均值为基础,测量术前、术后震荡初始 TO (turbulence onset )及震荡斜率 TS (turbulence slope )。结果:消融前 HRT 与消融后比较,其中 TO 为-0.0236%±0.0185%比0.0126%±0.0110%(P<0.01),TS为9.6679±6.0652ms/RR比8.2150±6.7300 ms/RR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T 的变化趋势表明 AVNRT 射频消融术中可产生去迷走神经效应,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
作者:翟立上;王卫明;杨玲;孙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病案管理是医院当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案管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对病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建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传染病的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防止传染病院内暴发流行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根据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原理对我院传染病报告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月一2013年6月传染病报告人数分别占28.15%、44.44%和50.12%,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居首位,占报告发病例数的73.70%;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和结核性胸膜炎、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33%。结论:感染管理控制科对急诊住院患者及住院首次确诊传染病患者作为重点监测,针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加强了预防消毒与隔离防控,3年期间分析定传染病的报告、落实防控措施,无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对法定传染病的督查与防控起到了预防感染的价值。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体检情况说明(1)体检范围:五一农场辖区35岁至60岁男性职工。(2)体检项目:1)一般项目:(身高、体重、腹围、血压)2)检验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3)泌尿生殖系统B超4)甲状腺B超5)心电图。
作者:余红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不足之处是手术费用偏高,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吴金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联合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2012年11月接受三氧化二砷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1例(治疗组)及接受 VAD方案治疗的患者27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2.8%)(P=1.302)。结果:三氧化二砷联合 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耐受性好、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明显。
作者:田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采用连续性排班与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8.61%,对照组为72.46%,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质量优秀率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71.01%(P<0.05)。结论:将连续排班及质量控制应用于传染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质量,为今后传染科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作者:阿曼古丽·吾甫尔;布艾吉尔·木合甫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68例,并保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具有充分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并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非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与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基本相当,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与手术治疗手法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复发后会进一步加大治疗难度,所以在并非紧急的情况下,应当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作者:魏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可能会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的血糖测定值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血糖以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然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56例CML患者中,总发现10例患者(17.8%)有白血病假性低血糖现象;血糖的测定值和白细胞的技术呈现负相关(P<0.05),且环境温度可以对假性低血糖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10例白血病假性低血糖患者中,有6例没有得到医师的充分认识;此外,2例CML即便合并高血糖的患者,可能是由于应激而导致血糖升高。结论:环境温度和外周白细胞的计数对白血病假性低血糖现象的出现有一定作用,临床上对于CML血糖值进行分析时应该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从而提高准确率。
作者:付宇;魏巍;刘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伦理关系中重要的关系之一就是医患关系。这种关系如今已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关系。由于医患双方自身原因导致他们中存在的误解越来越多,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双方都有益,若根据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从伦理学的角度去解决双方存在的误解,丰富医生与病人间的沟通。
作者:王翠;王洪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小儿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男性33例,女性23例,取得了预想的效果。结果:本文就心理护理、隔离、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结论:多种措施的护理既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双;耿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以来86例脑卒中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3人,观察组43人,两组都给与一定的通便药物并调整饮食结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有心理护理、运动疗法、腹部按摩等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为32例,有效为6例,好转为3例,无效为2例;对照组显效为18例,有效为11例,好转为8例,无效为6例,两组患者便秘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便秘改善程度也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便秘患者在给予一定通便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的大便通.,减轻便秘并发症的出现,改善以及提高了脑卒中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结核病耐药现象正日趋加重,严重影响结核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对结核杆菌的培养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抗结核药物,确定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杜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加强乡村两级疑似患者转诊是否能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法:通过2007-2009年、2010-2012年转诊疑似患者及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加强乡村两级转诊后无论疑似患者还是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均有明显增加。结论:加强乡村两级转诊工作能够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减少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传播,符合国家对肺结核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要求。
作者:张瑞;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59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观察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敷双氯芬酸二乙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治愈率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彪;彭杉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49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采用X 线片对患者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措施,对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情况、诊断情况、治疗情况等进行研究。结果:<30岁和>50岁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较多;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人数要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致伤的主要原因为摔伤,其次是车祸伤,第三位的是坠落伤,第四位的是殴打伤;一部分骨折2例(4.1%),二部分骨折9例(18.4%),三部分骨折27例(55.1%),四部分骨折11例(22.4%)。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致伤原因以摔伤和车祸伤为主,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给予恰当的治疗方式。
作者:卢乐磊;刘枫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小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183例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疑似间质性肺炎新生儿患者183例,通过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结果:通过诊治发现183例患者诊断率为87.4%,有效率为9.3%,病死率为76.5%。结论:小儿特发性肺纤维化及时的诊断十分重要,通过诊断再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高登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的耐受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疗效做出评价。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碳酸氢盐、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清胆红素等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平均静脉血糖比较,虽都在正常范围,但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周后实验组患儿体质量仅降低7.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恢复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不仅可以耐受早期足量的静脉营养,还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