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平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肺部感染4例占2.67%,对照组患者18例占12.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48.6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鲁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解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特点及其在Ⅲ度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在骨科创面修复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人员的工作量,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作者:叶小梅;管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高质量的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5月到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5例进行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选取已出院通过常规护理的病例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中试验组显效率为35.6%,对照组的27.5%,试验组比对照组好。结论:针对手术后不同的个体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能够促进术后恢复,还可以避免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总结栓塞形成的主要原因,对高危患者及时检测并在有血液高凝时及时处理,临床上全面预防其发生。
作者:钱俊涛;杜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ICU (重症监护病房)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是集中救治医院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护理单元。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病房又限制探视,对其家属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刺激,患者的转归极易诱发其出现各种复杂而强烈的心理变化,或喜或忧,与此同时,入住的急(危)重症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无法自行表达意愿,家属对一切与患者有关的信息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患者家属这些心理、伦理危机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对患者的治疗、疾病的预后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闫仕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同市娱乐场女性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同市区28家娱乐场所150名女性服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存在年龄小、文化低、流动性大的特点。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60.6%;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58.3%;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用安全套占37.3%。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占83.3%。结论: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差,存在高危行为。今后应加大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全面落实控制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各项措施,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从而减少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采取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进行管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实践。
作者:胡佩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共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使用中医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其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患儿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何宏琼;许凤琴;段善玲;施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标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80例健康人士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 AST 、ALT 和 T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2)观察组 TG、TC和 HDL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DL -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 FBG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通常伴随其他疾病一起出现,或者根本是由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因此针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不能局限于病症本身,而应该在对相关指标持续监测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从治疗、调理等多方面入手,确定联合诊治方案,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王蕾;尹素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年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威胁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000例成年人群进行调查,总结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然后根据尿酸结果将1000例患者分成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调查两组患者与结石,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关系。结果:1000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189例,患病率18.9%。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33例,患病率23.37%,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者56例,患病率为12.99%,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X2=11.927,P<0.01,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结石,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与性别,结石,肥胖,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作者:严俊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因为医患关系存在着日趋紧张的现象,所以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危重患者较多的心血管内科来说,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未来发展和水平,因此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护理关怀行为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培养护生的关怀能力及关怀行为提供依据。
作者: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病案管理是医院当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病案管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对病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高建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宜第第一人民医院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原位回肠膀胱术与Indiana膀胱术治疗的患者各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原位回肠膀胱术组患者在出血量为(750±25)ml、手术时间为(380±30)min、住院时间为(33±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各项指标均低于Indiana膀胱术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全切术后行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脆癌具有疗效确切,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值得在大力推广。
作者:杨世斌;王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68例行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有1例(2.9%)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5例发生感染(切口感染、尿道感染各1例,肺部感染3例),感染率14.7%,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在妇产科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围术期感染,加快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登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检验硝酸甘油和血栓通同时使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91例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同时使用西药硝酸甘油与中药血栓通进行治疗,对比组(46例)单独采用硝酸甘油治疗。分析两组的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数据。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44%)显著高于对比组(67.3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学的有关指标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和血栓通同时应用,能有效治疗冠心病。
作者:马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指导产妇及时排空乳房,注意乳房清洁卫生控制细菌入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作为急性乳腺炎护理的重点内容。结果:47例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乳腺炎采取合适、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急性乳腺炎痊愈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孟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治疗疾病的方法众多,但简单归纳主要是中西医结合。多数是将西医确诊的疾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将疾病所表现出的证候加以辩证,然后提出不同证候的基本治疗方法。不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都要求对病情作深入地分析,然后根据病、证不同制定相应的治则。从同证异病的差异中寻找针对性强,能阻断疾病发展的有效方药。因此,探讨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考察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被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抗心绞痛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和益气化痰活血汤,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5%、治疗组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益气化痰活血汤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作用,临床疗效可靠,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健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 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行 LC+ LCBDE(LC+ LCBDE组),105例行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 LC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LC+ LCBDE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显著低于EST+ LC组(P<0.05)。结论:EST+ LC与 LC+ LCBDE两种微创术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后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更具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疗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王义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手法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32例,采用捏脊,健脾益气,循经点穴,促肌力恢复,活动关节,足底,节段性等多种按摩疗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按摩治疗,每次实施20-30分钟,1-2次/日,30日为1疗程,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评分,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30天治疗后,小儿脑瘫患儿的 CSS 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全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P均<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具有简单,便捷,费用低的优势,值得在小儿脑瘫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宝;赵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操作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生实习前注重学生操作手法的正误及操作步骤熟练程度的强化训练,对于初级护理人才的中专护生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胥执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