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 ICU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闫仕秀

关键词:患者家属, 危重症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 特殊护理单元, 意识障碍, 医疗纠纷, 心理变化, 伦理危机, 治疗, 医院, 学科, 信息, 临床, 救治, 疾病, 基地
摘要:ICU (重症监护病房)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基地,是集中救治医院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护理单元。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复杂,病房又限制探视,对其家属而言也是一种无形的刺激,患者的转归极易诱发其出现各种复杂而强烈的心理变化,或喜或忧,与此同时,入住的急(危)重症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无法自行表达意愿,家属对一切与患者有关的信息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和愿望。如果患者家属这些心理、伦理危机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对患者的治疗、疾病的预后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以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格列美脲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8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50例,对照组350例。对照组给予优泌林70/30、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bA1c、PBG、FBG、胰岛素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BMI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除治疗后胰岛素用量研究组减少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 HbA1c、PBG、FBG三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86%、15.56%,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低血糖反应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中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妇科中的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诊断为淤血症的60例患者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60例患者经过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痊愈28例,比例为46.7%;显效17例,比例为28.3%;有效11例,比例为18.3%;无效4例,比例为6.7%。结论:临床中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淤血症疾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与血液循环,从而积极的增加患者的局部血流流通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施开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胆囊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预防胆囊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胆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当胆囊从腹腔取出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昂丹司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观察术后两组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气腹时间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PNO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腹腔镜术中取出胆囊时静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应用昂丹司琼,且不会对手术造成影响。

    作者:胡珍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的8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吸氧、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以硝普钠治疗,对照组给以酚妥拉明治疗;治疗观察4天,并对两组的心功能改善、症状改善及心脏彩超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应用硝普钠。

    作者:李伟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走出急性扭伤按摩禁忌误区,巧妙治疗踝关节扭伤

    目的:本文突破急性扭伤按摩禁忌,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踝关节扭伤四步点穴法。方法:文章说明了四步点穴法的操作要领,并结合实例对四步点穴法的注意事项与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特效穴---崴脚穴。结果:该疗法简单易行,疗效明显。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可以运用点穴方法治疗,四步点穴法对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云华;杨燕琼;李梦如;李冰;常宇田;张迪;王宇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宪菊;房鑫鹏;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88例冠心病整体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整体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以不断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坚实的医护保障。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17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88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后对护理干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不论是护理疗效还是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对冠心病患者起到更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宋代灵;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医院做好传染病防控报告的几点思考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传染病的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防止传染病院内暴发流行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根据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原理对我院传染病报告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2月一2013年6月传染病报告人数分别占28.15%、44.44%和50.12%,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居首位,占报告发病例数的73.70%;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和结核性胸膜炎、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33%。结论:感染管理控制科对急诊住院患者及住院首次确诊传染病患者作为重点监测,针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加强了预防消毒与隔离防控,3年期间分析定传染病的报告、落实防控措施,无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对法定传染病的督查与防控起到了预防感染的价值。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之我见

    近年来,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爆发,在给公众生命健康及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出了挑战。合理有效地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仅是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之举。本文立足于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现状,对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财政支持不力、紧急医疗缺失以及应对体系待建等问题逐一剖析,并就如何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借鉴。

    作者:吕虹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脑处理信息量化模型中的细节汇编十四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2]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本文将继续对更多细节进行介绍,以期同行能更深入理解该模型。文章对文献[10]的一些举例的表述进行完善,使其更加完善。

    作者:谢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6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36例出现产后出血的病例。找到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她们各自的临床资料对于产后出血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是宫收缩乏力24例(占66.7%),胎盘因素7例(占19.4%),软产道裂伤3例(占8.3%),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5.6%)。另外,通过临床观察剖宫产比自然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要高。结论:产后出血对于产妇而言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多样化,不同的分娩方式,孕周、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当高度重视产后出血,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绍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动吸引器指引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目的:介绍一种电动吸引器指引对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由于母乳喂养的问题一致是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医生,护士和患者及家属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方法,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情况,于2013年1月我科引进医院用电动吸引器并从适应症,措施和收费给予了指引并要求医生和护士人人掌握并落到实处。结果:经过1年多的运做,效果良好,母乳喂养率排除传染病外基本能达到98%以上。结论:电动吸引器指引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强,是医生,护士解决母乳喂养问题的一个好帮手,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路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接收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局麻清醒状态下等待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结果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脉搏、血压、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等待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结果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负性心理,护理人员除了对其进行正常的术中护理,还应当加强心理干预,稳定患者的脉搏和血压,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凌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胃溃疡方法的选择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研究过去一年(2012年)我院治疗的88例胃溃疡患者,观察不同中医手段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随机选取的88例胃溃疡患者均分到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普通胃药治胃必治(辅以消炎药阿莫西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给予患者芪芍芨草汤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治疗组,而且易复发,而治疗组的患者治愈率高达95.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中医更具疗效,尤其是芪芍芨草汤等中药,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雷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了解颅内血肿发生的因素,找出影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主要护理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科住院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105例的护理观察,对护理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总结此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护理缺陷、发病后的主要护理问题、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结果:105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病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病人术后康复良好,病人的生活自理与生活信心增加,功能锻炼与饮食营养明显改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有显著成绩,加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阳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管裂孔疝影像学诊断学分析

    本文收集了2003-2013年间17例经我院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C T检查的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及 X 线、上消化道造影、CT 影像学特征。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采气保守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护理满意度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选取对象中,35例治愈,治愈率为58.33%;22例治疗效果为有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8.3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50例的临床探究

    目的:对50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我院有效的对症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对症药物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并提升治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运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患者中运用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实施根治治疗的112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就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77%、3.51%、91.0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9.29%、7.01%、73.21%,两组对应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运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顾月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综述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9.4%,国外报道为7%~12%。为了降低妊娠期的疾病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进行了分析。方法:我们分别对住院分娩诊断有孕妇年龄、高血压病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围生儿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住院孕妇总数为3086例,其中高血压疾病患者103例,发生率为3.34%。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分别占高血压疾病的29.97%、64.60%、2.39%、2.39%、0.65%,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分别占高血压疾病的50.00%、44.00%。我们将孕妇年龄分为六个年龄段,她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们分别为6.73%、28.23%、28.66%、21.82%、11.62%、2.93%;在17~20岁年龄段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其他年龄段显著增高(P<0.05),孕妇合并严重并发症在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环境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也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及病因的重要内容。结论:多数病例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早产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仍是许多孕妇和围生儿主要的并发症。年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初中、无系统产检是高血压疾病孕妇严重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危害因素,我们应引起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共同为妊娠期的孕妇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作者:陈丽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