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娟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1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福辛普利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联用,对照组(55)例福辛普利单用,治疗六周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血压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8.65%,对照组总有效率8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伟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石膏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尺偏角以及掌倾角方面观察临床效果,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神经损伤1例,急性腕管综合征2例,感染4例,关节炎2例,克氏针松动1例;对照组有神经损伤3例,急性腕管综合征4例,感染8例,关节炎5例,克氏针松动2例。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冉坤;凌荣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视频网络宣教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2年至2013年3月,对住院患者采用视频网络宣教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010年7月年至2012,未对住院患者采用视频网络宣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宣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1.686,P>0.05);两组使用视频网络宣教效果差异有显著性(t =24.183,P<0.018)。结论:视频网络宣教易被患者接受,自应用以来不仅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治疗方面也取的了很好效果。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护士工作量减轻,健康宣教达到新一水平。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很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吴芳萍;罗吉艳;何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 T 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拟诊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 T 检查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 T 对不同类型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率。结果:120例肺癌拟诊患者经多层螺旋C T 检查诊断为肺癌102例,良性病变20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的97例,良性病变27例,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 可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率,使患者能够及时治疗,提高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刘克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困难,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鼻窦手术模式已逐渐被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代替,功能性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鼻内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手术彻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由于鼻内病变复杂加之鼻内镜手术技巧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等因素的影响,除重视医疗技术外,采取严格的专科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我科自2005年开展鼻内镜手术以来,经8年发展完成鼻科手术1300余例,总体治愈率较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202例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0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采气保守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护理满意度和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选取对象中,35例治愈,治愈率为58.33%;22例治疗效果为有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为98.33%,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5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0-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1例(51.72%)患者通过快速尿素酶法检验阳性,18例(31.03%)患者嗜银染色法检验阳性,29例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检验均显为阳性,5例(13.16%)患者快速尿素酶法临床检验为阴性、嗜银染色法临床检验为阳性,9例(15.5%)患者采用快速尿素酶法检验为阳性、嗜银染色法检验为阴性。结论:快速尿素酶法联合应用嗜银染色法后,能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的准确性。
作者:蒙正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对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临床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出现脑出血患者,在CT 检查并确诊病情的情况下,为其施以局部麻醉和颅骨钻孔治疗,并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所选取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有43例得到治愈,4例死亡,3例再出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颅内感染及张力性气颅病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颅骨钻孔引流属于一种安全系数和有效性均较高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为乙肝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指标进行检验,统计阳性率。同时,统计观察组患者中“乙肝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各指标的阳性率依次为82.5%、25%、47.5%、62.5%、73.75%;对照组依次为33.33%、5%、16.67%、25%、3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乙肝大三阳的检出率为53.75%(43/80),乙肝小三阳的检出率为31.25%(25/80)。结论:对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病毒学检验,对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因盆腔炎性包块而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腹腔镜手术,3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其住院天数、疾病种类、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所用抗生素种类、剂量、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碧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59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观察组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敷双氯芬酸二乙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治愈率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彪;彭杉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 A1组(观察组50例)与 A2组(对照组50例)。针对 A2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 A1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支持治疗、心理护理以及生活干预等),对比 A1组、A2组患者完成护理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A1组优于 A2组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方面,A1组优于 A2组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围手术期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成功凸显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
作者:谭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住院新生儿黄疸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游泳护理、抚触护理、光照治疗护理等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干预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胎便初排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介入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血清胆红素及胎便的排泄,改善黄疸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半枝莲提取物抗血管生成活性。方法:采用提取及萃取过程制备半枝莲提取物分离化合物,以斑马鱼体间血流的血管数目及血流情况为模型,测定其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半枝莲所提取出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结论:半枝莲提取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胡二文;廖嘉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8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9克/次,3次/日)与倍他乐克(6.25mg -25mg/次,2次/日)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倍他乐克(6.25mg -25mg/次,2次/日)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明显优于单用倍他乐克组。
作者:范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主要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回顾分析泸州医学院2012~2013年98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颅骨钻孔冲洗引流73例,开颅骨瓣成型血肿清除12例,穿颅冲洗引流8例,神经内镜下手术5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好,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4例,并发颅内出血1例,硬膜下积液3例,少量硬膜下积气2例。上诉4种术式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案,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颅骨钻孔引流仍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常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小林;顾应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295例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运用克霉唑片治疗,观察组运用中医熏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06例,显效31例,好转9例,无效4例,综合有效率为91.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66.90%,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阴道炎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2011年至2012年我院的4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是此次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伤口未出现感染的病例,术后患者获得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让患者在手术前后心理状态平稳,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不足之处是手术费用偏高,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吴金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时期层流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比较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以及2012年3月~2013年3月两年医院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分析检测的结果,总结对院感管理的措施。结果:第一年的医院感染合格率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第二年(p<0.05)。结论:只有不断做好手术室感染的各项工作,完善院感管理中的各项细节,才能够不断提高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大限度地降低手术室感染。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