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兰
目的:分析利柰唑胺在治疗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80例,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是哌拉西林和利奈唑胺进行联合应用,对照组是应用哌拉西林治疗,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平均用药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8±1.6)h、(11.5±1.7)h,在体温恢复的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是:(3.6±2.0)h、(7.3±1.5)h,观察组两项平均应用的时间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血液病伴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采用利奈唑胺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体温恢复的时间较短,平均用药的时间明显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美红;曹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对疾控档案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可以有效提高疾控档案信息管理的收集利用。
作者:耿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究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目的:从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口腔内科患者中选取其中的580名,选择性回顾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比分析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治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对比发现,口腔内科疾病中患根尖周病与龋齿的患者较多,其次为牙周炎与牙髓炎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根管与牙髓治疗。结论:为降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应加强相关口腔卫生的知识与宣传教育,培养正确刷牙的习惯,同时若早期出现龋齿的临床症状,应及时给予治疗,近而减少口腔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文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两种修补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修补手术进行治疗,一组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无张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无张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手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贵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干休所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癌症发病情况,根据老年人群进行体检的结果对比分析提出合理建议。方法:查阅干休所保存的295名老年人多年体检报告、出院诊断记录、各项登记本等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组同时患有癌症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现就老年人群进行体检时提出合理建议,可以侧重于对男性糖尿病患者的癌症筛查。
作者:叶菲;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病人、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并实行热心接待、细心计划、耐心治疗及暖心沟通等人性化护理。
作者:戴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于无产史、剖宫产者及精神过度紧张害怕疼痛等这些特殊的育龄人群,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给予必要的干预来降低手术所引发的盆腔疼痛。方法:选择剖宫产术、无产史、及精神过度紧张等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并术前检查合格的妇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选择适宜放置节育器的时期及时间内,干预组根据特殊人群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在术前及术中采用心里疏导与药物配合结合的方法共同给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结果:干预组镇痛效果及宫颈口令手术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脑综合症及置器失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联止痛法对于特殊人群在放置节育器时给予干预有其必要性和可施性。
作者:邓殊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导致肝性脑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导致肝性脑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纳洛酮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浓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改善均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导致肝性脑病疗效可靠,降低患者血氨浓度,有效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清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危重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360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子和总结,同时对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360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为48例,占13.3%。然而导致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和卧床时间以及静脉采血次数、心功能、机械通气时间等。结论:对于临床危重患者来说,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则能够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其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源;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多层螺旋C T 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拟诊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 T 检查和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 T 对不同类型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率。结果:120例肺癌拟诊患者经多层螺旋C T 检查诊断为肺癌102例,良性病变20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的97例,良性病变27例,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 T 可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率,使患者能够及时治疗,提高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刘克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未做新生儿筛查发病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给予有效的诊断,并对其给予饮食等方面的相关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治疗延迟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在体格和智力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能够减少相应的缺陷,预防残疾。给予漏筛出现的延迟诊断、延迟治疗的苯丙酮尿症患儿采用相应的治疗,能够使智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病症减轻。
作者:徐要选;马德军;杨萌萌;张杨;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医院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工作中主要是从标准制定、分析分析、加大质量控制力度等方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无菌医疗仪器杀菌有着100%的合格率。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措施,能够促进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高,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得到明显降低,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覃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比灰阶超声检查与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7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灶121个,分别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检查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灰阶超声检查准确率85.95%,敏感度80.95%,特异度88.61%;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95.87%,敏感度88.10%,特异度100.00%;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技术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中相较于灰阶超声,有一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优势,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治疗疾病的方法众多,但简单归纳主要是中西医结合。多数是将西医确诊的疾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将疾病所表现出的证候加以辩证,然后提出不同证候的基本治疗方法。不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都要求对病情作深入地分析,然后根据病、证不同制定相应的治则。从同证异病的差异中寻找针对性强,能阻断疾病发展的有效方药。因此,探讨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10例患者热射病的急救及激素,改善机体应激状态,纠护理体会。方法:全面有效的降温,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保护及改善重要脏器功能,加强营养支持,加强脏器功能障碍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0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7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1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及时有效的降温、快速补足液体、纠正缺氧和稳定循环,是抢救热射病患者的关键,正确预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得当,可提高热射病的治愈率。
作者:张利敏;王莹;陈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自制3升袋在临床护理防压疮中的效果。方法:将用过的一次性肠外营养袋(3升袋)和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中的漏斗用75%的酒精或用1000mg/l的有效氯浸泡30min后晾干,灌入1/2-2/3的自来水,排除袋内空气后拧紧螺帽,并夹闭袋上的两个开关夹,备用。结果:应用3升袋自制的防压疮水袋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并可减轻护士给病人翻身时的工作强度。结论:应用自制3升袋来防压疮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基本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据统计,目前我国各家医院有90%~95%的住院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门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数量也较大,其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开展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病人的输液安全。
作者:许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可以通过对其听力的筛查的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来实现。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还没有通过的患者要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42天后,复筛还是不通过的患者,将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对在我院分娩的大部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共40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3500例,新生儿科500例,以上新生儿均在出生48小时后进行检查。检查前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初筛未通过的有1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46例,新生儿科64例。复筛正常新生儿46例中有10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8‰;新生儿科64例中有8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存在高危因素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危新生儿听力异常明显高于正常儿,应加强对高危儿的听力监测。
作者:段中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老中医称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原因较多,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且不孕症2/3的原因在于女方,宫颈因素所致的不孕,是不孕症较为重要的原因约占不孕症的10%~20%。
作者:关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问题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1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病人,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可能影响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过敏因素、造口位置不当、潜在的皮肤损害、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缺乏且应用不灵活,是引起皮肤问题的4大因素。结论:适宜的粘贴方法和体位、合适的造口产品、正确的裁剪方法、适宜的粘贴时间和合理饮食、系统的造口知识培训,可明显降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刘艳华;刘桂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