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比较

严昆

关键词:甲泼尼龙, 氢化可的松, 腹型过敏性紫癜, 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05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氢化可的松治疗,给予实验组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皮疹、腹痛、便血、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5±1.8)d、(1.9±0.6)d、(2.0±0.5)d、(1.8±0.3)d,均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89.6% VS 66.7%,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更佳,甲泼尼龙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儿均使用对症处理措施,其中对照组患儿仅给予传统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和病症消失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无论是手部及足部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病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2/4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9.5%(35/44)。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体征,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赵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分成甲组和乙组两组组,每组40例。利用甲氨蝶呤+清宫术全身治疗甲组,单纯运用刮宫术治疗乙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血清β- HCG 恢复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高(P<0.05);在住院以及子宫内包块消失等时间上,甲组要明显比乙组短(P<0.05);在治愈率上,甲组为87.5%(35/40),乙组为65%(26/4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要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其中较为安全和有效以及与各类型子宫瘢痕处妊娠均适合的方式为甲氨喋冷+清宫术。

    作者:杨晓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妇科全麻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应用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手术切口疼痛,卧床休息等原因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术前、术后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程文燕;王雪华;谢秋如;周芳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201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2012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运用福永街道手足口病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永街道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2012年福永街道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与其他文献相一致。结论: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能评价综合防控措施并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流行。

    作者:甘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肥胖2型糖尿病利用艾塞那肽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其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胰岛素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二甲双胍基础上,以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肥胖2型糖尿病以艾塞那肽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有效控制其体质量,对脂代谢进行有效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与意义,在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药联合中药应用造成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分析西药联合中药应用造成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关解决对策。方法:抽取统计2012年9月~2013年9月五家县级医院中西药物联合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其主要药品类别,用药方式及用药量等情况。结果:五家县级医院发生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有107件,轻度、中度及中度不良反应分别为60,27和20件。其中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所出现比列高的则是中药注射液配伍西药注射液,重度不良反应占据比例高。结论: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其不良反应机理较为复杂,医院可实施全面监察系统,协同医学各个部门一起合作,重点监测发病率较高的合并用药,纠正不合理联用中西药,高度警惕中药注射液和抗生素联用现象,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因此,合理选择中西药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作者:唐帮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进行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在术后放置节育环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到2011年12月来我院做人流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自愿进行节育环放置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月经干净3-7天内在经期进行节育环放置术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研究并观察两组患者上环的成功率、手术后的出血时间、手术后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上环时间等状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上环时间短,成功率高,且在术后的并发症较少;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研究显示,在无痛人流术进行后的患者体内放置节育环可以提高其成功率,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机体的痛苦,在临床上取得极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许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在高龄患者下肢骨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高龄下肢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利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下肢骨骨折高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每组各有42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利用硬膜外麻醉方法来进行麻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来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阻滞起效以及完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之前以及用药之后的5min、15min以及30min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等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阻滞起效较快,麻醉完善时间比较短,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用药之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心率等的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龄下肢骨骨折患者,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时,利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麻醉效果好,起效比较快,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是当前临床上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沈茂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05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氢化可的松治疗,给予实验组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皮疹、腹痛、便血、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5±1.8)d、(1.9±0.6)d、(2.0±0.5)d、(1.8±0.3)d,均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89.6% VS 66.7%,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更佳,甲泼尼龙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严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节育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取宫内节育器绝经后妇女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 组直接使用常规法取器;B组取器前2h使用米索前列醇,再应用常规法取器,对比 AB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宫颈软化情况明显大于 A 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都小于 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妇女节育器取出2h前给其使用米索前列醇,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痛苦,还能够缩减手术时间与出血量。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间208例行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腹股沟疝患儿120例,鞘膜积液患儿88例。结果:全组208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效果良好,切口愈合快,术后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未出现复发状况,男患儿睾丸活动度正常且发育良好。平均手术时间为10min~20min。结论:对患有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疝的患儿行小切口外科治疗手术进程快速,效果明显,复发率低,瘢痕小,恢复快等优点明显,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明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

    目的:探究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方法:使用有关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构建文献回顾的方法,仔细阐述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方法并讨论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对往年相关文献的回顾,构建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框架,然后对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路径予以确定或者是再次进行改进。而构建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整个构建过程中工作的细致和避免出现错误。结论: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这种手段可以广泛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贵娥;杨家仙;周红;金素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4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114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114例产妇,顺产112例,难产2例,顺产率为98.25%;实验组114例产妇,顺产96例,难产18例,顺产率为84.21%;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产程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压力和痛苦,还能提高产妇的舒适度,降低难产率,确保了产妇顺利分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脉压增大对高血压病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脉压增大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的病人80例,同时抽取同一时期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80例,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人为对照组,没有合并心血管事件的病人为实验组,对两组病人采取脉压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病人总体 PP值在40-60mmHg频率高,占总体的65%(52/80);实验组病人总体 PP 值在80mmHg 频率高,占总体的53.7%(43/80),然而40-60频率段当做高血压病人出现心血管时间的初始频率段和对照组病人的 PP的平均值(50.62±7.6)大致相等,所以将60mmHg定义为PP危险界值。结论:对高血压心血管事件进行预测采用脉压增大,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根据脉压增大进行观察,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确诊患者,按照患者肿瘤恶化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甲观察组患者58例,为恶性乳腺肿瘤,乙观察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52例,并选取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CA24-2、CA19-9、CA15-3和CEA 以及CA125五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三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血清 CA15-3、CA19-9、CA24-2、CA125、CEA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恶性肿瘤中五项肿瘤标志物中的血清CEA、CA125、CA24-2、CA15-3和CA19-9分布高,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或者化疗能够使得肿瘤标志物水平迅速降低。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牵引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病人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针灸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明显减轻,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毕贵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新农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几个“抓手”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民生在党的工作中的份量有多重,党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就有多重。新农合是一项惠民民生工程,如何看待和检验这项工作的成效呢?依据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和医改相关文件精神,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抓手”,多管齐下加强管理,新农合工作就会党心民心心心相连,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鮑欢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加强麻疹监测、进一步提高全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资阳市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7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4例(19.32%),临床诊断病例9例(5.11%),排除病例133例(75.57%)。2009-2013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0/10万、1.17/10万、1.31/10万、0.32/10万和0.36/10万,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分别为90.32%、98.04%、100%、100%和100%,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7日内及时报告率分别为11.53%、45.45%、89.23%、92.86%和100%,血标本采集率分别为83.87%、86.27%、100%、93.33%和100%。2009-2013年资阳市无麻疹暴发疫情报告。结论:自2009年新的麻疹监测系统运行以来,资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逐年提高,但是在发病率较低的情况下,监测系统敏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华英;贾勇;廖安波;何平;欧阳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检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及分析体检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医院2012年至2013年之间各个科室300病人作为对象,将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与普通护理,二组给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而对比两组的恢复疗效和满意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二组较一组更更有益于患者的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可以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使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沟通,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梅艳;罗海燕;潘莉莉;孙燕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及生活质量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伴随神经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根据我院5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0例,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量表评分得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 HAMD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患者出现的一些非运动性症状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因此需要对其给予关注,通过药物治疗以及精神症状的缓解来进行治疗,为患者的生活品质提升提供帮助。行药物、心理、康复等综合治疗。

    作者:钟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