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李波;晁亮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作应用价值,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董纪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红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进行肾切除术患者30例,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腰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RBC -C3bRR和RBC -ICR测定,比较两组治疗方法下术前、术后、术后1d和术后4d的 RBC -C3bRR和 RBC -ICR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治疗之后,采用腹腔镜肾切除方法与开放性肾切除测定 RBC -C3bRR和 RBC -ICR数据在术中、术后1d、术后4d比较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于红细胞损害小,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唐一涛;杨国胜;钟瑞伦;王炳卫;刘百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卵巢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大隐患,因为卵巢囊肿会逐渐的演变成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恶性肿瘤的三大肿瘤之一。现在治疗卵巢囊肿采取的都是手术治疗,因此配套使用有效的护理来确保治疗效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我院的卵巢囊肿患者采取外科治疗以及科学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下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作者:杨富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科2014年1月成功救治一例疑似急性胰腺炎的脾动脉瘤破裂患者,现在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张某某,女性,52岁,2014年1月15日18:07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左上腹为主,隐痛”。因血压一直升高急诊入住我院。立即给予降压,半小时后后血压降至140/60 mmHg ,停用降压药。但血压很快下降至60/40 mmHg ,患者心慌,多汗,给予加快补液,多巴胺升压,无好转,拟“急性胰腺炎可能”收住我科。入科体检时见腹部膨隆,腹软,叩诊鼓音,左上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消失。治疗方案为:鉴别诊断,抗休克,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治疗。患者血色素进行性下降,否认贫血病史。三小时后患者腹痛加重,腹肌紧张,心率160次/分,考虑原有脾动脉瘤,立即加快补液,止血,输血。复查B超,大量腹腔积液。B超引导下准备做腹腔穿刺,急送检腹水淀粉酶阴性,结合患者血尿淀粉酶阴性,考虑腹腔出血,脾动脉瘤破裂可能。抗休克治疗同时急诊准备手术。手术中近脾门出见一瘤样结构,直径约5cm ,已破裂,立即行“脾切除+胰腺体尾部切除术”。
作者:冯建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长效的可逆性节育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对于绝经后妇女因节育器放置时间相对较长、生殖器官的改变、生理功能的改变等,因此取出宫内节育器较困难。临床常见绝经后不提前进行宫颈等预处理,直接取环而失败的;或者方法欠合理,临床效果欠佳的。现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即补佳乐与米非司酮(后者联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环的临床疗效,从而优选一种佳方法,以提高成功率。方法:绝经后(大于2年)需取环妇女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前连续7天口服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3mg/天,服完后来院取环,B组给予米非司酮50mg每天早上7点空腹口服,连续3天,第3天来院取环,B组术前2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 ;按常规进行取环。比较 A、B 两组宫颈外观弹性,宫颈软化,术中不良反应,取环操作时间、一次性取环的成功率。结论:补佳乐可明显改善宫颈弹性条件,减少患者取环时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其各项指标优于米非司酮,更适合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术前准备。
作者:唐玉芳;郑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75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对照组共有25例子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共有50例患者,采取的是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6例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76%,说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中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有效率比较高。
作者:吴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这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或住院治疗120位小儿患者,其中60位小儿患有急性肺炎(肺炎组),60位小儿为非急性肺炎感染(感染组),并随机选取了60位健康体检的小儿(对照组),比较三组患儿的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三项检验学指标。结果:肺炎组的白细胞总数(WBC )、中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N%)、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显著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这三种检验学指标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做出诊断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作者:章焱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发病率逐渐加大,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确保整个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当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并为整个应用解剖提供详实的治疗数据,更好的形成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跃华;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是法定职业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特效疗法。本文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对 HAV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认为 HAVD是劳伤损害脉络、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所致,寒邪入侵是加重 HAVD 主要因素。治疗当以通络为宜,治法以辛温通络和活血通络为主。根据络病学说结合西医治疗 HAVD的经验制定出的中西医结合 HAVD综合性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取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小峰;李聪;赖丽丽;李斌;曾子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护理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尤为凸显,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引起护理人员角色的改变,也为护理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为护理者提出更高的医德要求。
作者:马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7-12月间出院的7656例病人处方进行统计,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为53.21%,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比例占64.4%,不合理用药3582份,占46.79%;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度为41.47DDD。结论:抗菌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价格较昂贵,以及临床医生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等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值得给予关注,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以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术前软通道引流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另选取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为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GCS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 GCS 评分(7.59±1.04)、术后6个月良好率(3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术前软通道引流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能够有效促进脑组织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唐德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益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活血化痰益气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痰益气方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有明确疗效,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显著效果。
作者:贺显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在难治性哮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EF昼夜变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有助于改善气道功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1例,占总数的77.5%,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2例,占总数的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24例,占总数的6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9例,占总数的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述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显着优越性,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两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更好的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方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近年来我院抗生素使用下的不良反应病例,总结抗生素不良反应累及发热器官以及不良反应的抗生素种类。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2013年抗生素使用患者,选取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0例,统计每年出现不良反应病例数目,观察抗生素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趋势以及抗生素副作用累及的器官组织。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抗生素在我院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逐年呈上升趋势,由2011年20.1%增长到2013年40.1%;主要引起副作用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累及器官有皮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其中累及皮肤的副作用多,比例达29.2%,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需要严格遵循用药原则,禁止滥用抗生素,提倡联合用药降低不良反应与提高疗效。
作者:梁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高血压急症病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进行随访工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症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其中高血压脑病患者有5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有7例,恶性高血压患者有10例,并发症脑卒中患者有8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高血压脑病治愈人数为39例(75%),高血压危象治愈人数4例(57.14%),恶性高血压治愈人数6例(60%),并发症脑卒中治愈人数6例(75%),并发性心肌梗死治愈人数2例(66.67%)。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当患者出院之后也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随访观察,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免病情恶化。
作者:宋海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根据10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期特点及症状表现,通过合理的分组,采取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安全干预,能有效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为降低小儿肺炎的病死率、窒息情况等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嗜肺军团菌肺炎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为患儿提供周到、细心、体贴的护理,有助于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作者:周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