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干预探讨

王佳;李波;晁亮

关键词:全身麻醉, 拔管, 麻醉恢复早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干预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366例,依照患者的年龄分成小儿组、成人组和老年组三组,每组122例,针对所产生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实施了有效的干预,对其干预方式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少儿组中有8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6.4%,成人组中有7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7.4%,老年组中有9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8.7%,老年组和少儿组显著高于成人组,三组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严密观察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留意呼吸循环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以防范,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方式,以此降低危险度,保证患者在麻醉恢复期中平稳度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优质护理术后的颈椎病患者

    颈椎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术后护理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早期康复提供帮助。术后的各项护理服务都是为了提升治疗效果而进行的,因此非常重要,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各项护理技巧,并且对于患者的心理和饮食提供指导,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商兴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救治肺结核引发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出现大咳血的患者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58例肺结核出现大咳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过程进行探讨,研究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咳血情况得到控制,获得较好的治疗,安全出院。结论:肺结核患者临床中会有大咳血的情况,该情况发生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对患者提供精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这一情况。

    作者:方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外孕术后合并自发性气胸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已婚,因“停经48天,阴道流血10余天,下腹痛半天”于2012-10-07急诊入院。既往史:2005年及2007年分别顺产1次,人流5次,药物流产1次。查体:体温:36.2℃,脉搏:88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2/64mmHg。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下腹部及右下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未扪及明显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患者10分钟后突发下腹痛加剧,即测血压88/50mmHg ,精神萎靡,自觉头晕、乏力,急诊B超示:右附件包块5cm ×5cm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0.0g/l ,生化全套未见异常,行后穹窿穿刺抽搐不凝血4ml ,考虑盆腔内出血,异位妊娠破裂可能性大,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急诊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病人清醒术毕安返病房,即测血压111/68mmHg ,术后给予心电监测,测血压、脉搏、血氧1次/半小时,予头孢孟多酯钠2g ,2次/日抗感染、注射液白眉蛇毒凝酶2单位,2次/日止血,血浆500ml补充凝血因子,补液等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患者夜里咳嗽后诉胸闷,给予低流量吸氧,症状无明显改善,胸闷加重,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80%并逐渐下降,低至50%急请呼吸科会诊,医生会诊后示:患者精神差,血压105/65mmHg ,左肺呼吸音正常,右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30次/分,心律齐。初步诊断:肺栓塞,急查血气分析,血常规、生化全套、血清肌钙蛋白、血清肌红蛋白、凝血全套、D -二聚体,床边心电图,转 IC U 给予呼吸机辅助面罩给氧,进一步检查排除DIC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暂停输血,控制液体输入量,患者血氧饱和度90%以上,血常规未见异常,生化全套未见异常,血气分析示:肺泡动脉氧分压差307.8mmHg。心电图正常,床边胸片见右侧气胸,右肺大部分萎缩,双肺纹理明显增粗,追问病史,患者诉3天前出现胸痛、胸闷,可自行缓解,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未在意,未就诊,考虑患者气胸为肺炎导致自发性气胸可能性大。请呼吸科医生给予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可见大量气体排出,患者胸闷症状明显好转,停呼吸机辅助治疗,自主呼吸后血氧饱和度维持95%以上。患者术后尿量少,术中及术后补液估计5000ml ,为预防肺气肿,给予速尿20mg静脉推注,控制液体滴速,减少液体输入量,患者双肺纹理明显增粗,考虑双肺炎症,因患者入院后急诊行手术治疗,未能行胸片检查,根据其胸片炎症表现,考虑为入院前感染可能性大,同时患者行全身麻醉,术中行气管插管,为预防误吸导致肺部厌氧菌感染,改抗生素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2.25g ,1次/8小时抗感染联合奥硝唑治疗,继续观察病情变化,术后9天患者恢复正常,给予办理出院手续。

    作者:王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 CT 表现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采取C T 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1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进行C T 平扫结果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1例均单发,呈圆形、边缘光滑,9例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1例可见钙化。空气新月征2例,血管贴边征3例。6例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经过CT 扫描后可见其密度均匀,持续时间比较长,在临床CT 确诊率比较高。

    作者:夏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比分析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

    目的: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镇接种门诊科,实施计划免疫集中规范化接种,抽取实施前后120例接种人员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种记录符合率、证卡符合率、合格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及时率为95.8%,对照组接种及时率为70.8%,组间对比(P<0.01)。结论:开展规范化计划免疫集接种门诊,可明显提高接种质量,减少冷链运转环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方翠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仅为83.6%,两组患者满意度也是实验组比较高,说明实验组的效果和患者接受度都比较理想。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不错的效果,临床中比较推介使用。

    作者:田锦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MI 患者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与护理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作者:侯吉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86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2013年5月接诊,全部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同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81.40%(35/4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莉;王淑会;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儿童急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临床中对儿童急性肺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质护理的理念是处于对患者本身进行处理,既包括了患者的疾病、生理,也包括了患者的心理等各方面的护理,让患者处于比较好的状态,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的护理方式。

    作者:陈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漏吸15例引发的思考

    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早期采用人工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它包括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人工流产钳刮术。人工流产手术是为计划生育失败、或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妊娠的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也是补救辅助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安全可行。其中极少数人工流产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漏吸即是其中之一。人工流产漏吸是指凡因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胚胎组织不能完全吸出,以致继续妊娠者。我院门诊部于2009年-2013年共收治人工流产漏吸15例,现对漏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5例人工流产漏吸患者中,有5例来自外院。年龄18-38岁,经产妇为11例,初产妇为4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3例。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护理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体会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5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长时间的进行机械通气或让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因为患者的免疫力本来就很差,受到感染后,很容易发生肺炎,临床中经过良好的护理服务,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中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进行预防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来实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情况。

    作者:郝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IMENS生产的1.5T SYMPHONY 核磁共振仪进行检测,体部线圈,呼吸门控,检测当日早晨患者需要禁食禁水,保持心情平静。检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检测结果。结果:和单纯 MRCP相比,MRCP+ FST1WI、T2WI平扫以及 MRCP+ FST1WI、T2WI动态增强,在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良好。

    作者:张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秋冬腹泻患者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并给与小儿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思密达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观察30例患者中显效有24例,占80%,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63.3%,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并且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1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4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病情及治疗方法的告知,根据病人的要求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治疗)88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经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处形成血栓或出现持久痉挛,造成动脉管腔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量短暂,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以致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会造成心肌坏死。临床上以持久的胸骨剧烈镇痛,发热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为特征,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在工业化国家是常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也较高。1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坏死、新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引起中药器官的功能变化。可因梗死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的情况及患者的体质等不同而差异较大。

    作者:姜婷婷;卞晓璐;姚志丹;李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观察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30例患者给予静脉全麻(A 组),30例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阻滞(B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PaCO2(二氧化碳分压)、SpO2(血氧饱和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但 A 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SpO2较B组患者更佳稳定,且PaCO2明显低于B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相比于连续硬膜外阻滞,静脉全麻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更加稳定,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丁学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在难治性哮喘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在难治性哮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EF昼夜变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有助于改善气道功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质增生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骨质增生临床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达到理想效果,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及护理

    我院2013年1月至3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通过科学规范治疗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8~85岁;均为支气管哮喘。其中轻度30例,中度12例,重度6例,危重2例;绝大部分支气管哮喘都能得到控制或缓解。2护理2.1环境的洁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每天开窗通风,尽量减少病室内过敏原的存在,如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避免使用陈旧被褥,湿式或使用吸尘器打扫。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孕期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在妊娠合并症、因精神因素行剖宫产的比率、难产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4593例,其中3803例参加过孕妇学校培训为 A 组,未参加学期培训790例为 B组。比较两组间孕妇在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概率、巨大儿、阴道助产、剖宫产的比率。结果:A 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概率,难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方面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结论:孕期健康教育能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概率,降低难产率、剖宫产率,促进支持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作者:石爱辉;舒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