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纯洁
目的:推动医院药物咨询工作的展开,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8月我院药物咨询的案例295例,并对其整理和归纳,分析来我院咨询的人群构成、咨询药物类别、药物咨询的内容等,总结体会活动开展的意义.结果:咨询多的是心血管药物,来咨询的人群主要是患者或者是患者的家属,咨询的内容涉及到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的相互作用、特殊人群、药物的基本信息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等.结论:医院开展该活动,可以使患者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的用药,提升了药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对药师工作的认可,这类活动值得医院在其他方面大力推广.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阳化水汤用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患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的80例患者为对象,行常规治疗加温阳化水汤联合治疗,为观察组;另选80例同期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80例患者中5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2.5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师依照舒张性心力衰竭症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自拟温阳化水汤,与常规治疗方案配合,为患者施治,具有更高疗效.
作者:孙江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CBCT在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4例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CB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曲面断层片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确定去骨部位、是否需分根及拔牙通道和脱位方向等判断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是否需否劈/截冠的判断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在阻生牙拔除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为手术提供充分的三维影像信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军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对话交流及细心的观察等方式调查分析我院骨科2013年收治的210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表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老年骨折患者在住院的不同时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通过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了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生活质量及医疗效果得到提高结论:老年创伤性骨折病人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外,应充分重视其心理活动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黄子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的解剖与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659例患LC术中所见胆囊动脉数目、走行及与胆囊管的关系,分析处理技巧.结果:胆囊动脉1支型490例(74.36%),2支型128例(19.42%),3支型12例(1.82%),缺如或细小型29例(4.40%).走行于Calot三角内564例(85.58%),Calot三角外95例(14.42%).走行于胆囊管内侧547例(83.00%),走行于胆囊管前侧53例(8.04%),走行于胆囊管外侧6例(0.91%),走行于胆囊管后侧8例(1.21%).结论:了解胆囊动脉的解剖特点,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处理胆囊动脉的技巧,可减少血管损伤及出血,提高LC成功率.
作者:程永鹏;赵洪;刘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与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知识掌握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优化患者知识结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肛瘘患者采用手术挂线治疗并配合中医中中药熏洗疗法联合治疗肛瘘.结果:98例肛瘘患者全部治愈,随访2年未见1例复发,疗程为16-32天.结论:外科手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照原则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致死率和死亡率等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从接诊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致死率和死亡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治疗过程中实施急性快捷护理流程临床疗效较好,而且有效地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分析60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呼吸道及伤口护理、术后康复等方面的指导,60例喉癌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科学规范的人性化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俞佳;黄静;邹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肝内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例,比较患者冷沉淀输注前与输注后6~24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肝硬化患者输注冷沉淀后6~24h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冷沉淀在肝硬化患者中有良好的纠正凝血功能效果.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米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优点及方法.方法:对采用小切口单侧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m1.112例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结论: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结构破坏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邓庆军;王兴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治疗,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开放性、介入性、创伤性等特点,以及患者血液、唾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气溶液、仪器设备等,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具有困难穿刺因素的特殊患者运用B超引导下颈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探讨与分析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困难的特殊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38例患者盲探穿刺(乙组),另38例采用B超引导下的颈深静脉穿刺(甲组),对两组的穿刺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穿刺和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成功穿刺时间上,甲组要显著短于乙组(P<0.05);在穿刺和直观成功率上,甲组为97.4%(37/38),乙组为73.7%(28/3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没有出现并发症,乙组有4例出现皮下血肿,主要是由误插动脉引发的.结论:对于颈部活动受限或者肥胖等具有困难穿刺因素的特殊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颈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提高穿刺与置管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沈金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慢性胆汁淤积、肝纤维化为特征,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9.本病绝大多数见于中年女性,40~60岁患者占85%~90%.起病隐匿、缓慢,早期症状较轻,瘙痒为本病常见的初发症状,常在黄疸发现前数月至2年左右出现,少数患者瘙痒与黄疸同时出现,先有黄疸后出现瘙痒者少见.黄疸出现后尿色深黄、粪色变浅,皮肤渐有色素沉着.因长期肝内胆汁淤积导致分泌和排泄至肠腔的胆汁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可有脂肪泻和脂肪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出现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维生素A缺乏)、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出血倾向(维生素K缺乏)等.由于胆小管堵塞,血中胆汁含量和胆固醇持续增高,可形成黄瘤(为组织细胞吞噬多量胆固醇所致);黄瘤为黄色扁平斑块,常见于眼睑内眦附近和后发际.当肝功能衰竭时,血清脂类下降,黄瘤亦逐渐消散.
作者:付岩;王鸿东;郝汶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供应室内部消毒隔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进行系列讨论.方法: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隔离工作存在问题出发,逐步细化细化各项工作流程,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为改善消毒隔离质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保障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结果:在总结了供应室消毒隔离常见问题之后,相关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改进目标,及知识技能、思想意识提升方向,加强了对无菌物品隔离控制、室内污染传播的预防.结论:在端正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态度、明确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关于消毒隔离日常细则的制定有效保障了无菌环境质量和无菌物品安全.
作者:雷玲丽;曾桂华;金玲;秦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当今医学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的发展现状,并研究其缺陷问题,为以后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问题提供一个参考借鉴的价值.方法:对宜宾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医院出生缺陷的产妇进行检查并对胎儿进行分析,再对其进行统计.结果:城乡出生缺陷例数为76例,城镇出生缺陷例数为16例,乡村出生缺陷例数为60例.而产妇年龄平均在20至25岁的出生缺陷例数高.结论:当今医学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的研究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对如何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问题上.
作者:罗厚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 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中,女性患者有50例,占总病例数的55.56%;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51例,占总病例数的56.67%;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34%,粉针剂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26%.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特殊人群、中成药制剂类型以及生产工艺、临床用药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提高中成药疗效.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脂及酶类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接受血脂检验与酶类检验的228例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后,使用分析仪进行涵盖血脂检验(主要TC、H DL—C、LDL-C以及TG)和酶类检验(主要包括CK、ATL、LDH以及AST)的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值比较,糖尿病患者的TC、LDL—C、TG的血脂检测结果均升高明显,HDL-C则降低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K、ATL、LDH以及AST的酶类检测结果均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测与酶类检测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对于心血管患者,定期检测酶类可较好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柏彬;徐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实验组同时辅以针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红外线用于治疗面瘫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俞乔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