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贵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CL-90、SDS、SAS评分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CL-90、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姮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基层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医院未开设康复科室,许多中风患者只能在其他科进行治疗,很少有正规康复运动训练机会,导致躯体功能障碍,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加了社会及家庭负担。因此,本人将在我院针推科住院的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及出院后患者的追踪康复训练的方法报告如下,让更多的基层医院可以借鉴。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用于急救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急诊收治的患者85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院前急救,直接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干预组则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首次治疗时间(72.5±4.3)显著短语对照组(102.7±5.1),且干预组患者生存率达8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首次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急救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62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11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对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平均住院时间(t=3.26,P<0.05)、两组护士接瓶次数(t=7.98,P<0.05)和记录时间(t=6.48,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X2=7.34,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护理质量,获得家属及患儿的认可,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崔卯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011年收治住院及门诊治疗的8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袋(9g),1日3次;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每次50mg,1日2次,显效后减量(25mg,1日2次)维持。对照组:普鲁帕酮,每次150mg,1日3次,显效后改为100mg,1日3次维持。结果:两组治疗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室性早搏的疗效和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的疗效相近,副作用少而轻。
作者:姜俊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肾固冲煎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中药方剂益肾固冲煎为主方治疗,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88,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结论:以中药方剂益肾固冲煎为主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站计生科准备终止中期妊娠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73例和B组73例。A组手术前2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75mg,每天1次,手术日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B组手术前3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150mg,每日1次。手术日清晨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比较两组成功流产率以及阴道流血量及胎儿排出时间。结果:A组16~24周以及初产妇、经产妇的成功流产率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阴道流血量、胎儿排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150mg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终止中期妊娠疗效肯定。
作者:孟秋萍;邹海燕;杨贤碧;阳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实习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价其效果。方法:对我院80名临床实习护生(A组),分阶段进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对另外80名临床实习护生(B组)实施有效对策,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本研究显示,A组护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表现有显著差异,即在实习初期,专业态度较好,但专业技能较差;实习中期,专业态度非常好,基本操作技能呈现较大提高,但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完成能力;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较差,出现倦怠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无明显提高。经带教有效对策实施,B组在实习不同阶段,均有佳表现,即不同于A组的是,在实习初期护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临床实习护生各阶段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是护理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
作者:杨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接受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未接受镇痛药物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术后4h及24h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 d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表现为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关节周维注射镇痛药物,可早期控制疼痛,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明俊;刘日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76例,将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进行吲达帕胺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的TG为(2.34±0.33)mmol/L、TC 为(5.65±0.72)mmol/L、LDL-C为(5.12±0.51)mmol/L、HDL-C 为(1.21±0.15)mmol/L,观察组39例患者的TG为(1.45±0.28)mmol/L、TC 为(4.25±0.66)mmol/L、LDL-C为(3.45±0.53)mmol/L、HDL-C为(1.76±0.36)mmol/L。观察组的TC、TC、LDL-C在下降幅度上,和HDL-C的上升幅度上都要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量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92.1±5.5)mmHg、舒张压为(136.4±9.8)mmHg,而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79.2±4.4)mmHg、舒张压为(119.3±8.6)mmHg,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贾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临床不同病因的牙列中线偏斜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要点及方法。牙列中线偏斜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牙性、骨性、功能性,临床诊治中首先要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做出明确诊断,然后给予针对治疗。
作者:李俊慧;苏洲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在偏头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头痛的发作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能够显著提高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头痛。
作者:贾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院内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情况并探究合适的护理措施,以预防MRSA传播。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内发生MRSA感染的81名患者为感染组,非MRSA感染的81名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诱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诱发因素探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感染组中,100%的患者存在基础疾病,83.95%的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对照组中,上述比例为39.51%和43.21%。结论:诱发感染的因素有: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为预防MRSA医院感染,必须采取有效护理干预: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积极宣教医院感染知识,加强重点监测检查等。
作者:支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在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S)进行临床对比,分析LPS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30例患者LPS手术治疗,24例患者则采用VPS手术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结果:LPS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30±7)min,VPS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42±8)min;LPS组患者有效率为93.33%,并发率为3.33%;VPS组患者有效率为87.5%,并发率为16.67;结论:通过运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给予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手术时间更短,且在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从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生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等方面叙述了恶性肿瘤病人的家庭舒适护理,提出有效的家庭舒适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下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针对150位手术室实习护士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对照组68名,实验组是82名,两组实习护士在教学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组采用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的模式,将两组护理实习生在理论与操作中的考核成绩进行对照分析,并且根据调查对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分析两组教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护理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根据调查评价分析,这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生在理论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以及工作状况得到了满意的成果。结论:采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的教学质量,加强管理模式。
作者:牛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急症救治对策,为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治疗总结理论经验。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救治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急症损伤临床表现特征和有效救治措施。结果:共回顾分析了84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其中治愈了50例,占总数的59.5%;致残14例,占总数的16.7%;死亡20例,占总数的23.8%。结论:挽救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生命,提高预后良好率重要的就是把我救治时机、早期做出明确诊断并科学对症处理,同时做好其他合并伤的处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变预后结局,提高治愈率。
作者:潘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针对近年尿毒症患者低龄化,结合某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尿毒症患者患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护理进行了一些探讨,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谌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12种中药注射液质量检查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12种中药注射液的检验报告单中相关项目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注射剂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对照,对说明书中标明的成分进行归类分析。结果:部分中药注射液未能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项目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结论:建议将蛋白质、鞣质、树脂、草酸盐及K+等有关物质作为法定检查内容,并针对临床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时调整专项检查规定,控制中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