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生;黄华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接种基础之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在常规的接种技术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0%,干预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丽梅;张俊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显微外科手术中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温度环境适应训练,热盐水恒温控制,关注术中护理细节,对比预后。结果:对照组寒颤、恶心、呕吐发生率16.25%,血管痉挛率53.75%,追加麻醉率11.15%,追加抗痉挛药物率22.50%高于干预组2.50%、25.00%、2.50%、22.50%,血管痉挛时间(7.2±0.6)min/次、抗痉挛热盐水使用量(540±240)ml/次高于干预组(5.8±1.1)min/次、(200±145)ml/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显微外科术中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何丰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监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血压是否准确,为临床护理工作节约时间,提供有效诊疗和护理的依据,从而使护理人员更优质地服务于临床。方法:抽取我科需严密监测血压的患者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分别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和手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两种血压计所监测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血压计对神经外科患者的血压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电子血压计操作流程更为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临床工作量,节约了时间,提供有效依据,且没有水银柱台式血压计的汞污染风险,所以值得在神经外科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柏基香;苏雪晴;黄慧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断指患者84例共84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2例,前者给予基础术前及术后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高标准肤温动态监测、危险因素管理,对比预后。结果:干预组血管危象发生率11.90%、血管危象救治失败率7.14%低于对照组33.33%、23.81%,患者满意度83.33%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治疗与基础护理外,存在其它因素可致血管危象,通过心理干预、高标准肤温动态监测、危险因素管理,有助于降低血管危象发生风险,及时发现、处置危象,改善预后。
作者:何艳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共诊治的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护理分析。结果: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均成功克服手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并保证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将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依从性行为量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以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展开调查。结果:本组382例患者的的治疗依从性行为属中等水平,得分为(28.0±6.8)分;其影响因素中,责任因子水平低,药物治疗因子高;经多因素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并发症为重要因素(P<0.05)。结论: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为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应加大对患者生活方式、疾病知识、责任、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并发症等的指导与宣教。
作者:何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利用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病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将两组病患分成两组对比。治疗组利用病灶根治加常规性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为病患诊疗。对照组清扫病患同侧Ⅵ区淋巴结。结果:实验组相关医学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统计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是治疗颈淋巴阴性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疗效好,痛苦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为临床的常见危急重症,低氧血症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出现自主呼吸功能障碍时,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的使用,虽然是治疗和抢救患者呼吸功能障碍重要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其为侵袭性的操作,破坏了患者呼吸道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存在很多相关的影响因素,假如护理措施不到位,将会带来相当严重性的后果。因此注重对低氧血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胆道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胆道结石69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36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较少,住院天数短,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胆道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较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雷琴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患者进食障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患者本能障碍的症状,例如:精神分裂、抑郁、痴呆等症精神患者,都会出现几天到几周的进食障碍,既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的治疗,也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52例精神患者,分析精神患者产生进食障碍的原因,探讨精神患者进食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刘晓明;汪赛男;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张力缝合修补术,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2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并观察其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到2014年收治的76名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36例患者,使用罗红霉素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红霉素,连续用药一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应用一周后观察,实验组33例痊愈,有效率为91.7%,对照组31例痊愈,有效率为77.5%,两组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实验组有2例,所占比例为5.6%,对照组有5例,所占比例为12.5%,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药效比较显著,不良反应状况少,适合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钱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W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经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奥拉美唑,将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临床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更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101例,根据患者的自愿选择结合手术指征,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组50例和B组阴式手术组各51例,从不同角度评估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阴式手术组病例在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疼痛发生几率,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疗效均优于A组腹腔镜手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在术后4周和12周时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在月经正常与子宫恢复正常大小两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阴式剥除手术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剥除手术,二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利;徐胜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肿的临脓床特点及治疗,为减少临床医师漏诊误诊,及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基础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情况。结果:116例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只有45例患者出现腹痛,116例中大部分呈现出空腹血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呈"四高三低"现象。6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4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8例行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3例行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110例好转出院。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C反应蛋白、血沉和B超有助于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治疗应及时纠正高血糖,抗感染,脓肿予以穿刺引流,必要时切开引流。
作者:贺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方法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将其均分成同步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然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和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对比不明显(P>0.05);而远期疗效对比中,同步放化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而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步放化疗组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可明显提高其远期的存活率,并可有效的降低其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并会出现明显的副反应,但通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刘洪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我科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与术后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基础护理与脑外科专科护理相结合,结合小儿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果:患儿病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结合患儿病情特点,对患儿实行及时有效的整体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珠静;柏基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磁疗的综合疗法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甲乳外科就诊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17例,随机分入TDP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两组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TD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特定电磁波照射。治疗一周之后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治愈时间。结果:TDP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DP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褚瑞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安定、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联合术前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与单纯用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早孕后,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设置分成两组。研究A组:采用宫颈注射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术前1小时阴道放置;B组对照组,宫颈直接注射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阵痛效果,宫颈软韧,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操作难易度。结果:研究阵痛效果;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定、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阵痛效果好,用药后宫颈松弛,解决了初孕妇人流术中宫颈扩张的困难,手术时间短,且简便安全,并发症机率低,能有效减轻人流时的痛苦,预防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降低了麻醉手术的风险,术者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在肺结核患者中表达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结核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对照组42例。PCR检测根据操作说明进行实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6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NF-α及IL-6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在肺结核患者中表达可研究结核杆菌对人体致病机制。
作者:于素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