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明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护理的手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更加深入人心。心理科现代护理管理模式采用了开放式的管理,不仅使患者的陪护率有所降低,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满意度,此种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比起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更加的适应各种心理症患者,因此,值得我国临床的应用和大力推广,以下本文针对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韦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基层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医院未开设康复科室,许多中风患者只能在其他科进行治疗,很少有正规康复运动训练机会,导致躯体功能障碍,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加了社会及家庭负担。因此,本人将在我院针推科住院的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及出院后患者的追踪康复训练的方法报告如下,让更多的基层医院可以借鉴。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4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58例,诊断正确率为90.6%。在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典型孕囊型42例,不均质包块型16例,不同类型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可为临床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刘艳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目的: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90,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能够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社区临床药学服务的有效开展能够改善和提高临床医疗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工作职责,并从多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社区药师发挥的作用,确保社区药师能够更好的为病人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钟跃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抗痨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双环醇,对照组应用水飞蓟宾,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TBiL、ALT和AST恢复情况,其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双环醇的效果与水飞蓟宾基本相似,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来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无肌肉、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97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97例,单发肋骨骨折2例,95例为多发肋骨骨折,其中21例为连枷胸。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衰竭。切口感染5例,其中4例经换药、冲洗引流治愈,1例手术拆除肋骨爪后治愈。其余患者顺利治愈。结论:我们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手术治疗外伤性肋骨骨折损伤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胸廓形态,避免胸廓畸形,改善呼吸功能。对于严重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疗效尤其明显,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远期胸部疼痛不适发生明显减少。
作者:陈锋;白晓宏;牛子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60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00张门诊西药房处方中有152张用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到了2.53%。其不合理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同功能药物重复使用、药物联用理化性质改变、无指征使用抗生素、药物种类选用不当、药物剂量不足、用药间隔不合理等。结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问题,需要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调配和审查,待合格之后才允许患者服用。
作者:马丽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患者28例,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治愈患者20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全面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改善产妇症状与预后质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雷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于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8.51%);观察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人数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人数,对比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驰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W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经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奥拉美唑,将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临床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更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验收、安装、使用、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我院主要通过分析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途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应用范围。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入我院诊治的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76例,将7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进行吲达帕胺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的TG为(2.34±0.33)mmol/L、TC 为(5.65±0.72)mmol/L、LDL-C为(5.12±0.51)mmol/L、HDL-C 为(1.21±0.15)mmol/L,观察组39例患者的TG为(1.45±0.28)mmol/L、TC 为(4.25±0.66)mmol/L、LDL-C为(3.45±0.53)mmol/L、HDL-C为(1.76±0.36)mmol/L。观察组的TC、TC、LDL-C在下降幅度上,和HDL-C的上升幅度上都要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测量对照组患者收缩压为(92.1±5.5)mmHg、舒张压为(136.4±9.8)mmHg,而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79.2±4.4)mmHg、舒张压为(119.3±8.6)mmHg,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血压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建议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贾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 mg/次,2次/日,首剂倍量,至第3日清晨,观察组1小时后给予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放置,对照组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7%和88%;孕囊排出时间分别为(3.21±1.05)h和(4.91±1.43) h;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和82.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150mg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400?g阴道置药是终止早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腕、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X线平片、单排CT检查以及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三种方法的检查优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所得出的优片率高于X线平片以及单排CT检查,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诊断方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三维图像,对于腕、踝关节损伤诊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陈志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实习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价其效果。方法:对我院80名临床实习护生(A组),分阶段进行问题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对另外80名临床实习护生(B组)实施有效对策,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本研究显示,A组护生在不同的实习阶段,表现有显著差异,即在实习初期,专业态度较好,但专业技能较差;实习中期,专业态度非常好,基本操作技能呈现较大提高,但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完成能力;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较差,出现倦怠情绪,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无明显提高。经带教有效对策实施,B组在实习不同阶段,均有佳表现,即不同于A组的是,在实习初期护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实习后期专业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临床实习护生各阶段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是护理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
作者:杨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带状疱疹治疗的患者共4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阿昔洛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痊愈患者共15例,好转患者共4例,无效患者共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0例,好转患者共5例,无效患者共5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5%,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过程中,龙胆泻肝汤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效快,疗效明显的特点,减轻患者痛苦,副作用小,因此应加强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进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干预对全血献血者向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调查从2014年1月-8月全血转成分献血者献血数据,对比分析个性化干预前后数据资料。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19-29岁、30-40岁重复献血率明显提高(P<0.05);41-51岁干预前后重复献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52-56岁干预后重复献血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全血转成分献血者采取个性化干预,能明显提升重复献血率。
作者:祖亚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对缓解肝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作用,适合深化推广。
作者:傅佳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院利用丰田模式应用在提高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2型流程改造及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
作者:许巧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