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环醇预防抗痨药物肝损害疗效分析

李应敏

关键词:抗痨药物肝损害, 临床疗效, 双环醇,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抗痨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双环醇,对照组应用水飞蓟宾,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TBiL、ALT和AST恢复情况,其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双环醇的效果与水飞蓟宾基本相似,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比照观察

    目的:讨论在临床足月引产中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缩宫素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足月引产孕妇,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缩宫素,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前提下,选择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孕妇的引产总有效率为65.0%,而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引产孕妇来说,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结合缩宫素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对患者宫缩进行诱发,并使产程得到缩短。

    作者:杜黎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将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依从性行为量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以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展开调查。结果:本组382例患者的的治疗依从性行为属中等水平,得分为(28.0±6.8)分;其影响因素中,责任因子水平低,药物治疗因子高;经多因素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并发症为重要因素(P<0.05)。结论: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为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应加大对患者生活方式、疾病知识、责任、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并发症等的指导与宣教。

    作者:何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只是常规性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知性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产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产科护理服务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多变性等因素。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47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资料,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并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其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行为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管理中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医护关系。

    作者:杨敏;覃素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比两者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1%,且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休息指导以及活动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桂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了风险管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和护理的患者87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总结归纳了其护理情况。结果:归纳了心血管内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结论:加强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提高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王飞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环醇预防抗痨药物肝损害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抗痨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双环醇,对照组应用水飞蓟宾,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TBiL、ALT和AST恢复情况,其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双环醇的效果与水飞蓟宾基本相似,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张力缝合修补术,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2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7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王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临床资料,并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药物对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压等各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石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探讨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作者:文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香菇多糖联合顺铂组和单纯顺铂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香菇多糖联合顺铂组的治疗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单纯顺铂组60.7%,且其生活质量改善率82.1%亦明显优于单纯顺铂组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联合香菇多糖与顺铂有更高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苏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监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血压是否准确,为临床护理工作节约时间,提供有效诊疗和护理的依据,从而使护理人员更优质地服务于临床。方法:抽取我科需严密监测血压的患者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分别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和手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两种血压计所监测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血压计对神经外科患者的血压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电子血压计操作流程更为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临床工作量,节约了时间,提供有效依据,且没有水银柱台式血压计的汞污染风险,所以值得在神经外科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柏基香;苏雪晴;黄慧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邢燕;徐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对我科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与术后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基础护理与脑外科专科护理相结合,结合小儿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果:患儿病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结合患儿病情特点,对患儿实行及时有效的整体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珠静;柏基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体会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护理的手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更加深入人心。心理科现代护理管理模式采用了开放式的管理,不仅使患者的陪护率有所降低,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满意度,此种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比起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更加的适应各种心理症患者,因此,值得我国临床的应用和大力推广,以下本文针对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韦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市售茶叶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市售茶叶的卫生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茶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市售茶叶,进行水分、重金属和农药检测,了解影响茶叶卫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总检测数:137,合格数:122,合格率:89.05%,不合格数15,不合格原因均为三氯杀螨醇超标。结论:农药残留超标为影响茶叶卫生状况的主要原因,应加大对茶叶种植农户的指导,合理施用农药,加强对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把好原料进货关,同时加强采样监测,强化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提高市售茶叶卫生质量。

    作者:吴向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梗塞患者坠床防范措施的实施

    目的:防范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的方法。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坠床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坠床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坠床知识试教及防治床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1年后患者坠床发生率,结果:实施坠床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坠床发生率有11.11%降至到零,于实施防范措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坠床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相应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并改善预后情况,值得推荐。

    作者:王万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