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不良麻醉事件的成因及特点,提出相关思考,为临床麻醉的安全管理以及麻醉质量的改进提出相关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之间,我院手术室麻醉科的麻醉不良事件资料。结果:在以上18例麻醉不良事件中,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的为13例,约占72%。从患者年龄上来看,所有麻醉不良事件中,小儿患者为4例,约占23%,中青年患者为8例,约占45%,老年患者为6例,约占42%。从不良事件分类上来看,以上18例患者均为麻醉或手术操作损伤,及循环不良事件。从成因上来看,麻醉管理工作疏漏以及麻醉操作技术失误是导致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麻醉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要不断提高医生的业务素质,认真贯彻科学的麻醉流程,建立健全院内相关诊疗制度和流程,对保证麻醉安全,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耿艳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ICU病房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共计100例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腹泻分为34例腹泻组和66例无腹泻组。专人负责记录每例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史,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血白蛋白水平、每日抗生素使用种类、管置时间。结果:腹泻组和无腹泻组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比例分别为(82.4%、76.5%、91.2%、97.1%、76.5%)、(21.9%、28.1%、40.6%、57.6%、50%),经X2检验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为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
作者:杨秀娟;黄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临床总结分析泮托拉唑纳临床应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再此基础上探讨合理用药措施。方法:临床研究中随机选取中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惠南镇光明中医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4月间服用泮托拉唑纳产生不良反应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ADR病例中,男性比例(60.61%)高于女性(39.39%),ADR率高的年龄段为41~60岁(39.39%);ADR发生时间比较分散,可累及心血管系统、皮肤及附件、全身损害等。结论:临床不合理应用泮托拉唑纳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症状,建议基层医院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控力度,规范药物临床应用,预防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率。
作者:付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人体内一种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其增高与多种疾病相关,尤其是在心脑血管方面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爱花;魏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防治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期间,为防止患者出现瘢痕畸形,针对患者烧伤的情况以及患者生理与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防治护理措施。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实施相应的防治护理措施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烧伤的手部逐渐恢复,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部烧伤后有可能会给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还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作者:陈飞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患儿术前如何让患儿缓解不安和恐惧的心理,从而轻松、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渡过手术期。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手术的120例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安全地渡过了手术期,根据不同年龄患儿及家人做好手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1]。
作者:石婷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院利用丰田模式应用在提高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2型流程改造及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
作者:许巧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其开展尿液检验,搜集新鲜尿液(10-20)ml,采用干化学分析法完成尿液检验。结果:对100例患者的尿液检验结果如下:46例糖尿病史患者中,11例的尿蛋白、尿比重、尿酸碱度、酮体及尿糖均基本正常,但因糖尿病尚无彻底治愈方法,所以要定期开展检查,另外的35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观察。18例慢性肾炎史患者中,6例尿红细胞、尿蛋白呈阳性,12例基本正常。36例未出现病史的患者经尿液检验发现,11例为糖尿病患者,黄疸患者3例,尿路感染9例,酸中毒2例,11例正常。结论:尿液检验能够协助医务人员尽早发现各类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对于临床诊疗及病情监护有着广泛的意义。
作者:田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患者男,53岁。自觉上腹部不适10d,突发上腹痛伴呕吐4h。患者于4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心前区压迫感。多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样物,大汗淋漓。胃纳差,大小便尚可,无发热。血压128/78mmHg。脉搏85次/分。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下结节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清AFP阴性。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随意心绞痛收入心内科。既往体健,无类似病史,无牧区居住史。
作者:徐后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向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心脏病患者,调查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总满意率(93.3%)明显优于心理护理前(78.3%),心理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心脏病患者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并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在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S)进行临床对比,分析LPS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30例患者LPS手术治疗,24例患者则采用VPS手术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结果:LPS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30±7)min,VPS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42±8)min;LPS组患者有效率为93.33%,并发率为3.33%;VPS组患者有效率为87.5%,并发率为16.67;结论:通过运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给予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手术时间更短,且在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8,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上的一种弱势群体,急需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近几年,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通过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重性精神病患者也享受到了贴心、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供了坚强的支持,笔者对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浅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作者:胡晓娟;王鹏飞;张静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死亡人口数的报告质量,准确反映居民死亡率及死因分布,寻求提高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完整性的方法,为政府部门制订人口和医疗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调4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分为2组,对我县5个乡镇5个行政村2703名常住居民,通过一对一入户询问及座谈的方式,向死者家属或知情人士核实并确认死者身份、死亡原因等相关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子系统、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系统等数据进行核对,确认有无死亡漏报情况。结果:本县无殡仪馆,2012年我县被抽查5个村死亡74人,报告68人,报告人口粗死亡率2.51%,漏报6人,漏报死亡信息均未到户籍地派出所注销户口,漏报率为8.11%,校正死亡率为2.73%。漏报率大于人口粗死亡率,漏报病种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及肺心病。结论:平罗县居民死亡漏报情况较为严重,县政府应尽快建立殡仪馆,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各部门间合作,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督导及培训,提高死因登记报告质量。
作者:马玉霞;陆燕华;吴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形势下,医疗装置取得一定的进步。目前医疗装置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有效的医疗装置维护保养与检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
作者:蒋梦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病人实施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的方式及效用。方法:任意抽选本科室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72例冠心病病人,并采用平均分组法将抽样标本分成例数相等的实验组与对照组。选用低分子肝素对72例病人实施治疗,其中实验组36例病人在接受低分子肝素推注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接受治疗的有效概率。结果:72例病人经过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均得到缓释,其中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概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低分子肝素为冠心病病人实施治疗时,辅以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提升用药效果,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两种药剂联合治疗的方案。
作者:孟令奎;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发病4.5 h内予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及90 d随访时mRS评分。结果:两组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都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5)。90 d随访,≥80岁组13例,<80岁组47例预后良好,两组预后良好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0岁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包黎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来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无肌肉、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97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97例,单发肋骨骨折2例,95例为多发肋骨骨折,其中21例为连枷胸。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衰竭。切口感染5例,其中4例经换药、冲洗引流治愈,1例手术拆除肋骨爪后治愈。其余患者顺利治愈。结论:我们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手术治疗外伤性肋骨骨折损伤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胸廓形态,避免胸廓畸形,改善呼吸功能。对于严重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疗效尤其明显,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远期胸部疼痛不适发生明显减少。
作者:陈锋;白晓宏;牛子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