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刘才勇

关键词:茵栀黄, 蓝光,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将收治的84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蓝光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29例,占69.05%,有效11例,占26.19%,总有效率达95.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7例,占40.48%,有效14例,占33.33%,总有效率达73.81%;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5)。结论:与单纯蓝光治疗相比较,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退黄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浅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诊治的3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本组患者共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患者的黄褐斑变淡或面积明显小于治疗前,月经不调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可促使黄褐斑颜色变淡,明显缩小黄褐斑面积,使月经周期经期恢复正常,疗效令人满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任国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轮状病毒(简称RV )是引起幼儿病毒性腹泻肠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科病毒,它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以后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轮状病毒总共有七种,分别为A、B、C、D、E、F、G,其中A种是为常见的一种,而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超过90%的病儿,都是该种病毒造成的。

    作者:张士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62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11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对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平均住院时间(t=3.26,P<0.05)、两组护士接瓶次数(t=7.98,P<0.05)和记录时间(t=6.48,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X2=7.34,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护理质量,获得家属及患儿的认可,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崔卯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腔材料学教学在基于疾病为教学模块中的具体应用

    口腔材料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医学和材料科学的边缘学科,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本文简要介绍口腔材料学的教学现状,基于此提出基于疾病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介绍口腔材料学教学应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

    作者:施百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CU病人早期康复的进展及现状

    随着现今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早期康复医学的研究的进展使得其与临床的联系更加紧密。近年来,临床上对于病人早期康复的研究,特别是对ICU病人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对ICU病人适应环境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提高ICU病人治疗与康复的效果,缩短病程,改善护患间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肖文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的下肢骨折护理研究

    目的:本文探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有一个完善的护理和功能锻炼,通过这些完善的护理和锻炼帮助老年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首先要对下肢骨折的患者心理状况、健康状态、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以及术后恢复等情况做一了解,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护理方法。在实际的护理和训练当中应当采取护理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式,相互配合。结果:患者能够已较为积极的心态参与功能锻炼,能够配合护理人员接受相关的护理,未出现不掌握现象。结论:通过护理和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同时医护人员要针对病患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和锻炼方式,以增强恢复效果。

    作者:古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早孕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 mg/次,2次/日,首剂倍量,至第3日清晨,观察组1小时后给予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放置,对照组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7%和88%;孕囊排出时间分别为(3.21±1.05)h和(4.91±1.43) h;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和82.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150mg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400?g阴道置药是终止早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观察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保守治愈成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保守治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9,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9.02,P<0.01)。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保守治愈成功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庞翠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列中线偏斜的病因及临床诊治

    对临床不同病因的牙列中线偏斜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要点及方法。牙列中线偏斜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牙性、骨性、功能性,临床诊治中首先要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做出明确诊断,然后给予针对治疗。

    作者:李俊慧;苏洲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对其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患者的暴躁情绪明显改善,期间未发生暴力行为,患者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作者:那雅巍;张宏;穆博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腺癌早检率影响因素之浅尝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的乳腺癌检查模式和不同的乳腺X线检查设备对早期乳腺癌检出率的影响,为今后检查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县2009年-2013年度126021名35-64周岁农村女性进行乳腺癌检查的结果进行阶段性、回顾性分析。结果:三个阶段应用不同的检查模式、不同的X线检查设备,乳腺癌检出比例有不同的结果。结论:优化的模式、优良的设备、逐年积累的经验可以大幅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

    作者:顾建;吴春玫;康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将收治的84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蓝光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29例,占69.05%,有效11例,占26.19%,总有效率达95.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7例,占40.48%,有效14例,占33.33%,总有效率达73.81%;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5)。结论:与单纯蓝光治疗相比较,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退黄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才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目前新形势下的医院检验发展,是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医学检验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科研事业的进程,因此对于医学检验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目前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检验事业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是推进医学检验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中椎管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麻醉,比较其麻醉和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阻滞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Bromage运动分级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手术中,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麻醉用药剂量小,患者受到的刺激较轻,避免术后发生后遗症,使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完成手术。

    作者:刘孟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参健脾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处方中的人参、当归、草豆蔻药材。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斑点清晰,背景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薄层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人参健脾片的质量。

    作者:张罡;齐喜红;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应用应用强心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2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有所改善,且治疗2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6.7%,治疗2组为93.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普及。

    作者:张建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下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针对150位手术室实习护士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对照组68名,实验组是82名,两组实习护士在教学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组采用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的模式,将两组护理实习生在理论与操作中的考核成绩进行对照分析,并且根据调查对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分析两组教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护理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根据调查评价分析,这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生在理论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以及工作状况得到了满意的成果。结论:采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的教学质量,加强管理模式。

    作者:牛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80例肺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围术期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7例子宫瘢痕患者按声像图表现分为两型:1胚胎型2不均质团块型,患者的治疗方案与超声声像图中孕囊或包块的血流情况及其与膀胱及子宫肌层厚度有关,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灌注,成功保留子宫。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能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在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及治疗过程动态观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慧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