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倪红芳

关键词:PBL教学法, 手外科, 护理带教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手外科实习的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护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护生接受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兼自学教学方法(PBL),分别于带教前后进行知识技能测验,比较两组患者带教前后的学习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带教学习后均较带教前知识技能掌握牢固,但研究组护生成绩提高较对照组显著,同时研究组护生在临床学习中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明显改善。结论: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理论联系临床可提高自身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2.5±3.2)分和(21.7±3.5)分;对照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分别为(37.2±5.7)分和(39.1±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使其能够积极乐观的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治疗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共有37例侧疝,有3侧为Ⅰ型,11侧为Ⅱ型,20侧为Ⅲ型,3侧为Ⅳ型;7侧为直疝,30侧为斜疝;有3例实行急诊疝修补术;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以及睾丸炎等症状,有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现象,占8.11%。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天~6天,平均4.85±0.62天,对患者随访3个月~12个月,35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以及慢性疼痛症状。结论: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照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选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比较两组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保证血标本质量,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涂娟;程岚;滕登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早孕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早孕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 mg/次,2次/日,首剂倍量,至第3日清晨,观察组1小时后给予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放置,对照组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7%和88%;孕囊排出时间分别为(3.21±1.05)h和(4.91±1.43) h;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和82.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150mg配伍注射用水湿化米索前列醇400?g阴道置药是终止早孕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位水囊在羊水过少中促进宫颈成熟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位水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实行计划分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增高(9.18±2.15)分、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普贝生组明显低于水囊组(P<0.05)。结论:低位水囊有显著地促宫颈成熟作用,配伍人工破膜或静滴缩宫素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引产过程中是一种简单、安全、方便、有效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雯;孟茜;张建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精神患者进食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

    精神患者进食障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患者本能障碍的症状,例如:精神分裂、抑郁、痴呆等症精神患者,都会出现几天到几周的进食障碍,既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的治疗,也为护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本文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52例精神患者,分析精神患者产生进食障碍的原因,探讨精神患者进食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刘晓明;汪赛男;曹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方法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92例,将其均分成同步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然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和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对比不明显(P>0.05);而远期疗效对比中,同步放化疗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而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步放化疗组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可明显提高其远期的存活率,并可有效的降低其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并会出现明显的副反应,但通过对症治疗后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刘洪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内科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明显优于对照组72%(P<0.05);在出血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2.27±1.16)d优于对照组(3.39±2.37)d(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15.24±3.27)d优于对照组(20.32±3.56)d(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综合内科护理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孔昀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五味子多糖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Schisandra polysaccharide,SCP)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SCP高剂量组、SCP中剂量组和SCP低剂量组,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P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使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五味子多糖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影响凋亡蛋白的表达相关。

    作者:姜恩平;王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病社区干预路径探究

    目的:研究社区对慢性病的干预措施,提升社区对慢性病的规范化预防水平。方法:我社区根据过去的干预路径经验,对慢性病社区干预的长度、时间、动态监测、周期等指标进行筛选,改变原有的路径书版本设计,提升社区干预路径水平。结果:医生对慢性病的每一步干预措施都有章可循,患者版的路径书让患者全年度都有计划的进行干预,能够积极的配合各项干预措施。结论:慢性病社区干预路径的创建和研究能够发挥引领航作用。

    作者:郑建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宫瘤消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瘤消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宫瘤消方组与常规西医组,分别采用宫瘤消胶囊与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前,宫瘤消方组与常规西医组患者在月经量、月经周期与月经量上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宫瘤消方组月经量、月经周期与月经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西医组,两组痛经缓解率分别为95.8%与62.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宫瘤消方治疗法可以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痛经情况,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滕淑玲;国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产房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质量的需求不断上升,优质护理服务日渐完善,产房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产妇健康的心理是分娩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过程要以产妇为中心,兼顾生理、心理护理,使她们能顺利而愉快地度过这一时期,促进自然分娩,保证母婴的身心健康。

    作者:索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发展途径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验收、安装、使用、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我院主要通过分析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途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应用范围。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体会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护理的手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也更加深入人心。心理科现代护理管理模式采用了开放式的管理,不仅使患者的陪护率有所降低,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满意度,此种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比起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更加的适应各种心理症患者,因此,值得我国临床的应用和大力推广,以下本文针对心理科开放式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韦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从黄褐斑的治疗谈谈中药的祛斑前景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严重影响容貌美。中药千百年来不断被实践证实、筛选,并以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中药在祛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未来也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吴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截石位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截石位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法:拟择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5岁,无心血管疾病史患者60例,分为截石位组(A组)、弹力袜组(B)和对照组(C组)各20例,A组摆置截石位后行全麻诱导;B组穿弹力袜诱导后摆置截石位;C组无干预全麻诱导后摆置截石位。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A、B组病人血压维持稳定,诱导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C组病人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与插管前及 A 组和B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病人心率均出现减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在截石位全麻诱导时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魏铁钢;宋玮;韩庆强;王维明;张曦;周鑫;石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环醇预防抗痨药物肝损害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抗痨药物造成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双环醇,对照组应用水飞蓟宾,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TBiL、ALT和AST恢复情况,其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预防过程中,应用双环醇的效果与水飞蓟宾基本相似,具有较好预防效果。

    作者:李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干预

    对骨科老年患者压疮发生机制、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杨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8,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发病4.5 h内予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80岁组和<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及90 d随访时mRS评分。结果:两组溶栓后7d的NIHSS评分都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5)。90 d随访,≥80岁组13例,<80岁组47例预后良好,两组预后良好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0岁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包黎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