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文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网底"作用,向居民提供各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服务,普及社区居民卫生防病知识和防病技能,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成为基层医疗单位的重要工作,如何将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笔者浅谈以下自己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静文;王鹏飞;胡晓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麻醉,比较其麻醉和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阻滞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Bromage运动分级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手术中,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麻醉用药剂量小,患者受到的刺激较轻,避免术后发生后遗症,使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完成手术。
作者:刘孟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1]。据统计,我国脑卒中(Stroke)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且大多遗留有功能障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障碍[2]。因此在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上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是当前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关键。
作者:高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过护理之后,血压控制状况较为理想,其中显效8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要采取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调整老年患者的饮食结构,使之保持较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量运动,能够使老年人血压长期处于正常水平。
作者:谢利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显微外科手术中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温度环境适应训练,热盐水恒温控制,关注术中护理细节,对比预后。结果:对照组寒颤、恶心、呕吐发生率16.25%,血管痉挛率53.75%,追加麻醉率11.15%,追加抗痉挛药物率22.50%高于干预组2.50%、25.00%、2.50%、22.50%,血管痉挛时间(7.2±0.6)min/次、抗痉挛热盐水使用量(540±240)ml/次高于干预组(5.8±1.1)min/次、(200±145)ml/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显微外科术中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何丰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羊水过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剖宫产)以及B组(阴道生产),其中A组38例,B组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几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几率。结果:A组出现胎儿窘迫的几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要通过对其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性分析之后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在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几率。而手术分娩相较于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孟和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进行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手术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以及术后的延续性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一般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计划护理,并在术后进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的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以及术后的延续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的天数,值得推广。
作者:何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不损伤肌肉、神经手术治疗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来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无肌肉、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97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全组97例,单发肋骨骨折2例,95例为多发肋骨骨折,其中21例为连枷胸。1例术后死于多脏器衰竭。切口感染5例,其中4例经换药、冲洗引流治愈,1例手术拆除肋骨爪后治愈。其余患者顺利治愈。结论:我们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手术治疗外伤性肋骨骨折损伤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胸廓形态,避免胸廓畸形,改善呼吸功能。对于严重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疗效尤其明显,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远期胸部疼痛不适发生明显减少。
作者:陈锋;白晓宏;牛子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根据世界卫生状况及相关社会问题所提出的全新概念,主要关系着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状况及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展开,其反应着全球卫生服务发展方向,以此实现基层人民均可享有卫生保健相关服务的目标。因此,大力建设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并以防治结合作为主要方针对城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优化,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个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为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作者:温义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2.5±3.2)分和(21.7±3.5)分;对照组患者SAS 和SDS 评分分别为(37.2±5.7)分和(39.1±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使其能够积极乐观的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造成麻风病人误诊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解决办法减少误诊。方法:抽取2001年8月--2014年7月在我县误诊的28例麻风病人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归纳总结误诊影响因素。结果:经整理研究,造成麻风病患者误诊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健康意识淡薄未能及时就诊,延误时间;麻风症状不同,误诊率也不同;诊断医生的自身素质及自身知识,基层医疗机构未接受麻风病系统化、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结论:降低麻风病误诊率可通过提高人们和医生对麻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确判断不同麻风症状的区别。
作者:张发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干预对全血献血者向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调查从2014年1月-8月全血转成分献血者献血数据,对比分析个性化干预前后数据资料。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19-29岁、30-40岁重复献血率明显提高(P<0.05);41-51岁干预前后重复献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52-56岁干预后重复献血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全血转成分献血者采取个性化干预,能明显提升重复献血率。
作者:祖亚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深静脉导管感染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深静脉导管置入的1100例相关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织普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护理流程学习和培训,并对规范化护理流程实施前后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前相比,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减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综合口腔护理对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口腔护理;对比两组口腔炎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炎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97.22%(P<0.05)。结论:综合口腔护理可有效减低口腔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古丽努尔·哈力肯;张华;赖巧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30±3.17)与对照组(48.92±3.55)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而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不良状态,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1400份,及2012年2月至11月期间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静脉血液标本1600份进行分析,并对比实施控制措施前后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收集的14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45份(3.21%)不合格的血液标本,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16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11份(0.69%)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并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可以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能大大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笑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庆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轮状病毒(简称RV )是引起幼儿病毒性腹泻肠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科病毒,它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以后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轮状病毒总共有七种,分别为A、B、C、D、E、F、G,其中A种是为常见的一种,而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超过90%的病儿,都是该种病毒造成的。
作者:张士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托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间综合征(ISM)的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阿托品化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模糊、口干、心动过速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能够有效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效果,减少阿托品的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罗忠;任启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