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刘芳;谭艳萍

关键词: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应对措施,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7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时间、临床应对措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7例阴道分娩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时间大多为产后两小时以内,所占比例为75.68%,患者产后出血量大多为500至1000毫升,占患者总数的64.86%;子宫收缩乏力是阴道分娩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患者总数的51.35%,此外胎盘因素与软产道损伤也是引发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论 对阴道分娩后产妇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并对发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定期健康体检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得到了很好地提升,健康体检是一种自我保健的重要的措施.原本人们只有在疾病显现并且病发的时候采取看病,但是这种时候治病不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在人们会主动地去进行健康体检,这样就能及时找出身体存在的健康隐患,进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才改善现在的状况,这样就能达到很好地的保健效果.为了让给多人认识到定期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本文对定期健康检查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定期健康体检的队伍中来,提高我国全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尹幽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缬沙坦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因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高血压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导致心理衰竭患者25例,运用常规处理(如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联合服用ARB类药物缬沙坦,通过病例自身对照比较用药前后2个月心脏方面指标改变,回顾性分析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治疗2个月后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临床有效率为88%.且治疗前后心脏相关指标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方案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安全确切的临床疗效,联合用药后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长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治疗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30例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药物治疗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30例因确诊恶性肿瘤行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分别取其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采用5ml注射器,上述穴位局部消毒后将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穴位后予以提、插、捻、转,使患者得气,后将胃复安注射液10mg平均分别注入两侧足三里穴、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平均分别注入两侧内关穴(即5mg/穴),1-2次/日,若效果不理想,可于第二日重复以上治疗.结果 30例患者经过以上治疗三日:痊愈20例,约占66.7%,好转8例,约占26.7%,无效2例,约占6.6%,总有效率约93.4%.结论 穴位注射是治疗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士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通过鼻内窥检查,直接采用双极电凝或射频止血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均经一次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鼻腔未再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止血具有止血迅速、准确、并发症少、痛苦少、操作简单、易普及、安全有效、一次性止血效果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老年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髓内固定组40例,髓外固定组40例,并总结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例,术后12个月内出现固定失效12例,且术后肺部感染形成肺栓塞患者58人,27人抢救无效后死亡.根据曾铁良评定标准,髓内固定组优良率略高于髓外固定.结论 兼顾老年患者年龄、骨质及伴随性疾病因素,反粗隆骨折及股骨小粗隆不完整老年患者性髓内固定较好,骨间距及小粗隆骨完整老年患者性髓外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姜星明;王红建;李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本科生压力源以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主要压力源及其解压方式,并对其压力源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社会各界更好地关注护理本科生的成长,帮助护理本科生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方式缓解和消除压力,实现自我健康和自由发展.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我校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在读的护理专业学生300名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大学生压力量表和护理专业本身的专业特点而自制的压力调查问卷(Cronbach α=0.854内部一致性满意),从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经济及实习就业五个方面调查护理本科生的压力源,并在问卷的压力管理部分了解他们有效的解压方式.结果 ①学习方面有压力的占79.9%,情感方面有压力的占50.5%,人际关系方面有压力的占51.1%,经济方面有压力的占91%,实习就业方面有压力的占70.2%.②压力得到解决的184名同学中,其中46.2%的同学是采用A转移(心里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这种方式,16.3%的同学是采用B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这种方式,3.8%的同学采用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这种方式,33.7%的同学采用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这种方式.结论 ①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经济及就业等五个方面.②有效的解压方式是转移.

    作者:钟艳;张丽芳;向根芳;周希;李晓凤;朱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漏尿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产生漏尿的患者出现漏尿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干预前后发生漏尿率、尿道感染率、压疮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老年患者发生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老年患者生理结构的变化、生理功能的降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心理不适感等;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漏尿率、尿道感染率、褥疮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老年患者生理结构的变化、生理功能的降低、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心理不适感等原因导致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导尿管漏尿的发生率增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漏尿的发生,终降低漏尿率、尿道感染率、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淑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4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8例患者中,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9.76%、16.94%、4.84%,女性、单身、社会支持较差者与男性、已婚、社会支持较好者相比,更易发生抑郁(P<0.01);结论 要加强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徐光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来说为行之有效的临床的护理体会,为后期临床手术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开展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我院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终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胃癌急性穿孔患者明确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并加以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比例.

    作者:朱双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静脉输液不同进针和拔针方法的临床观察

    进针和拔针是静脉输液的两项重要操作,如果进针部位、角度、患者心理反应及程度、以及拔针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因此,对无痛进针、拔针方法的探索已在全国护理学界越来越被关注[1-2],我们除按照基础护理学教科书和多篇护理杂志、报纸等介绍的方法外,在长期实践中对病人静脉输液疼痛的心理反应及程度,术后满意度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证明了它的可行性,现将介绍如下.

    作者:杜兰芳;鲁凤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小切口组(51例),行小切口切除术;传统组(51例),行传统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小切口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与传统组的切口大小分别为(2.7±0.6) cm和(6.8±0.7) c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患者创口愈合快,瘢痕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廇行不同方式处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廇患者28例,其中初产妇,经产妇例年龄23 ~ 38岁,平均年龄28.7岁,瘤体直径3~10 cm,平均4.9 cm.选择同期单纯剖宫产病例5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为(70.1±5.3) min,术中出血量为(218±50.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0.7)d,术后患病率为3.6%,单纯剖宫产组手术时间为(51.9±6.8) min,术中出血量为(190±52.3)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0±0.7)d,术后患病率为2.0%,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患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同时剔除肌瘤并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据统计每年有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二分之一8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历过跌倒事件,跌倒后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还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为了减少老年病人跌倒的发生率,做好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护理非常重要.1.老年病人引起跌倒的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反应慢,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伸髋不充分,行动时拖拉,故容易发生跌倒.

    作者:吴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环糊精在药学应用上的研究分析

    环糊精(CD)由于具有的特殊的形态结构,近几年来,在药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的制剂中,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常见的环糊精(CD)主要有α-CD、β-CD、γ-CD这三种,就目前来说,在药物的制剂中应用广泛的是β-环糊精,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在药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下面是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环糊精在药学应用上的研究进行分析.

    作者:李玉梅;李剑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防产房医院感染的护理体会

    产房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区域,为有效预防产房的医院感染,我院采取加强管理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及环境卫生、手卫生制度的落实.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无一例因产房操作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梁燕华;王桂英;温素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中至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经超声和或影像检查证实胸腔存在中至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分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组(n=32例)和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组(n=30例).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组较常规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组并发症少,积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的优点,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黄散外敷联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黄散外敷联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治疗的2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和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取金黄散30g用温开水加适量蜂蜜调和成糊状,利用周林频谱仪照射,照射时间40 min,连续治疗10d.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57例,显效4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黄散外敷联合周林频谱仪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创伤,易于掌握,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外科痈疽之探究

    痈疽是中医外科主要病症.本文对历代各医书中有关痈疽文献进行整理,拟对其概念范围等演变进行讨论,以期对外科病证的认识有所廓清.

    作者:周兴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外科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总量、手术完成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手术总费用.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出血总量、手术完成时间、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手术总费用等相关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加安全、简便,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感显著降低,术后恢复好,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尊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 74例患者中3例肝性脑病死亡,自动出院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治疗、细致做好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吕慧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