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平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0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20株,占63.9%,革兰氏阳性菌148株,占29.5%,真菌33株,占6.6%。革兰氏阳性菌前3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乙型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亚胺培南等敏感,万古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药敏结果说明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作者:吴兆海;谢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12年3月~3013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DIC患者,22例为顺产或者剖腹产患者,对她们的凝血检验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各种凝血相关时间较短;出现DIC症状的患者在产前就已经出现了凝血时间延长的现象,且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检验指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掌握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检验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既能进行早期确诊,同时也能准确判断患者DIC的发展状况。
作者:马志军;王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不同肠内营养方式针对ICU患者所使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入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共计64例,依据所使用的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给予两组患者全肠内营养插管,营养剂一致,观察组采用鼻肠管插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则采用鼻胃管插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率、肠内营养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进入ICU的时间。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肠内营养支持策略治疗后,其肠内营养指数均的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情况,观察组(21.0%)低于对照组(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5.2±1)d,入住ICU时间为(7.6±1.4)d,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9.2±1.7)d,入住ICU时间为(12.2±1.6)d,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采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所导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采用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入住ICU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机械通气时间相比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组也有着明显的改善,针对临床ICU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其进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策略要好。
作者:黄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和分析几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分别应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腔内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透光直视下大隐静脉旋切术及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共124例(162条肢体)。并对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未见静脉曲张复发,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及局限性,其疗效根据不同患者及病人需求可采用不同术式。结论: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常见几种术式均有其各自优缺点,要适当加以选择,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其疗效均是肯定的。
作者:吕红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100例在我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比较分析在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患者被给予康复护理前、半年后和1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5.2±9.8)、(48.9±10.1)分、(52.9±10.1)分,护理前后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年后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半年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依赖性,减轻家人负担,可行性较强,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素群;金艳红;方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全程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产科的80例妊娠期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则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后对其护理质量和孕妇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30.0%,对照组则为65.0%,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减少孕妇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霞;李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这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发生了饥饿、软弱无力、出汗、心悸、烦躁等相关低血糖症状,随机将上述6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有患者3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另外一组为观察组,有患者30例,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0.0%,对照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33.3%,两组数据相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能明显的降低低血糖再发率,改善预后,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临床护理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裴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作者:肖嫦娟;饶慧;徐湘玉;曾清华;谢硕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在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两组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方法上增加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音消失时间以及气促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盐酸氨溴索静滴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任亚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试讨论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治疗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60例新生儿惊厥的患儿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病因复杂,病死率高,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惊厥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还包括颅内出血、低血糖等,同时易合并低血钙、低血钠等代谢紊乱;苯巴比妥钠可迅速有效控制惊厥发作。结论:警惕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对于有产科异常病史的这类高危新生儿尤其要严密监控。新生儿惊厥一旦发生,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迅速控制症状,尽量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出现。围产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吴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310例共320个病灶。比较3种方法与病理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性能。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联合X线钼靶摄影与病理诊断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appa系数为0.926。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X线钼靶摄影的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或X线钼靶摄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和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肿瘤各有其优劣势,联合两种影像检查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作者:廖湘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不中安全隐患现状,探讨其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结果:有效避免了护理过程中很多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注意对不安全隐患的防范,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避免护理差错事故,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学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11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保守疗法,而研究组则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术后3个月VAS 评分、Cobb 角、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依次为3.2±1.1分、18.2±2.7、100.00%及3.51%,而对照组依次为5.4±1.3分、11.3±2.4、89.47%、10.5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出血是一种脑实质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诱发脑出血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情绪激动等。尤其是近几年外伤的原因,导致脑出血突然发生,常常令患者和家属不知所措,而且对于临床救治也出现许多疑问,尤其是手术治疗的时机,治疗不当的话很容易引起脑出血后遗症。
作者:刘晓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前列腺炎进行重用金银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6月~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两组:中医治疗组即观察组与西药治疗组即对照组,均为39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医治疗组好转14例,痊愈23例,2例未愈,有效率达94.9%;西医治疗组好转11例,痊愈18例,有10例未愈,有效率占74.4%。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之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采用中医治疗方法重用金银花,其临床疗效更佳,患者痊愈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韦克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以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84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心理护理的肝硬化患者在焦虑、失眠、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也对患者生活有着正面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运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X射线的成像原理,并且介绍了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给广大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X射线在我国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意义。
作者:任春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引流方式,将其应用与骨科疾病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效应。本文中通过126例骨科患者因为引流技术不同,所具有的一些治疗效果差异等的研究,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作者:唐奕泉;宁建君;席雅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认为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团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并就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作者:庄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肌电图(EMG)对于神经根性颈椎病的诊断指导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011年的颈椎病患者86例,经肌电图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49例。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17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岁。对所有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入院时及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肌电图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入院时49例患者中,双侧受损12例,左侧或右侧单侧受损37例。经治疗后41例患者病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8例患者无明显疗效。结论:肌电图可作为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一项可靠的诊断手段,并可作为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评定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巧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