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谈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新认识

庄云

关键词:护理, 无菌, 安全, 技术
摘要:本文认为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团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并就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5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总计70例采用克拉霉素、洛赛克和阿莫西林三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总计89例采用洛赛克、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的结果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洛赛克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使用,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向天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使病人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鲍玉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64例内科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64位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32位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内科治疗以后,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的概率为81%,观察组有效治疗的概率为97%,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内科治疗,能使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得到减少,提高治愈率,有效的对溃疡面积进行控制,这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作者:王士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普外科术前采用心理护理对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行择期手术的1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54例。一组予以常规的外科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外科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设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焦虑自评量表等指标予以比较。结果: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焦虑评分(38.3±5.7)分,对照组焦虑评分(51.2±7.3)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收缩压(121.4±11.3)mmHg,心率(73.5±9.2)次/min,明显小于对照组收缩压(136.6±11.8)mmHg,心率(90.2±9.9)次/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可以良好的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水平,可以良好的保持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稳定。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壳聚糖制作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动物体内,利用新型生物材料壳聚糖制作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在体外,将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种植于多聚赖氨酸包埋的壳聚糖支架上。体外培养4周,对组织工程软骨进行标本观察,HE染色,检测软骨内DNA含量。结果:制备的复合支架成形良好,交联后的机械强度明显提高。结论:壳聚糖适合细胞的贴附生长,可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

    作者:瞿桂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临床诊治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6月~2012年12月急诊内科昏迷患者78例,将未对78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之前作为对照组,将对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之后作为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从不同昏迷程度方面看,无论是浅昏迷患者、中度昏迷患者,还是深昏迷患者,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均有所提高;从病因角度看,无论是脑血管意外、中毒、颅内感染患者,还是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与治疗前相比,GCS评分均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根据其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做好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GCS评分,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作用意义

    目的:探讨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作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医院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服务是一种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并能够更好的维护护患关系,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徐兰;罗孝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弹性成像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甲状腺结节患者321例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对超声弹性组和常规超声组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弹性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组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进行鉴别。

    作者:李娟;郑佳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8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为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肺益肾汤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缓解期肺肾气虚型患者主要症状:咳嗽、喘、咯泡沫痰、腰膝酸软等症状上的作用。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患者在对改善咳嗽、喘、咳泡沫样痰、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冒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肺益肾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当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加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30例患者;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乙酰谷酰胺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2周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主要观察: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后的GCS评分情况;②1个月时患者清醒人数及清醒时间情况,3、4个月时,治疗疗效评估情况。综合以上数据评估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2周时,两个组别的患者GCS评分均有显著升高,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②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有不同人数恢复神智,逐渐清醒,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清醒率更高,平均清醒时间则短,P<0.05;3、治疗4个月,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钦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效果。方法: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皆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显效率89.36%(42/47),对照组则为59.57%(28/47),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同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在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上都显著降低,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常规治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相关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吕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352例心力衰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6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出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并提高陪护者护理技能,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田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性分析中西医结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00例到我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参照组(5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高于参照组(72%),两组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肩周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直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般认为,所收集的资料包括两大类,一为前人既往的工作状况资料,即间接资料;二为自己实验及实践中所得出的数据、观点等,即直接资料。直接资料的收集,这部分工作应该是论文的中心,也是能体现论文的科学性,具说服力的工作内容。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铁质角膜异物就诊时间与愈后对比观察

    角膜异物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轻型眼外伤,常由于工业劳作过程中溅入眼中,异物包括:铁屑、石屑、尘渣、玻璃、木屑等,我院门诊常见的是铁屑,约占70%以上,因患者未能及时就诊,铁屑在眼中易生锈,出现铁锈沉着,不易取出,引起不同程度角膜感染,导致角膜溃疡,视力下降[1]。我们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就诊我院的132名角膜铁质异物患者,对其就诊时间及对愈后影响进行对比,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路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09年8月~2011年3月间入住我院进行妇科治疗的52例患者,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在患者出院前采用Likert量表对各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2.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减轻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艳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癌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和研究乳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例于2010年6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乳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以及手部和上肢功能锻炼,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3例患者出现患侧上肢水肿,1例患者发生皮瓣缺血坏死,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上肢功能均取得理想的恢复效果,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结论:对乳癌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康复护理以及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能够保证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的上肢功能获得有效改善,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高症的治疗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临床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妊高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护理措施、治疗与护理结果等。临床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遵循镇静、解痉、降压、扩容以及利尿原则,必要时给予抗凝措施,可适时终止妊娠;妊高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全面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时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35例妊高症患者均顺利完成分娩,分娩成功率为100.00%,未出现母婴死亡现象。分娩方式:经自然分娩患者为11例、剖宫产患者为24例。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为产后出血,1例为手术切口感染,均经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结论:对妊高症患者进行及时确诊,并采取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能够尽量确保患者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膝关节滑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附67例报告

    目的:探讨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5例患者分别进行彩色超声、X线平片及核磁共振(MRI )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超声在滑膜厚度、滑膜形态、膝关节腔积液、膝关节软骨病变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彩色超声与X线平片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彩色超声与MRI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廖东萍;邓梅君;吴亨平;张城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疗效

    目的:对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膝关节骨质增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治疗的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作者:张春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