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颜黎新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西沙必利, 黛力新
摘要:目的:探讨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口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7.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医院的发展。因此,院党委应把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树行业新风”的工作方向,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便民服务四十条”等活动,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素质,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服务素质,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罗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0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体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急救措施和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18例轻度酒精中毒患者5 h后清醒步行出院,27例中度酒精中毒患者和5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1~3天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地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过量乙醇对患者的危害程度。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日益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在不断地变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医疗水平和就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趋于人性化。人性化护理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从患者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尊重患者、关怀患者,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增加术后获得大程度功能恢复提供了可能性。在手术室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作者:牟婉兰;王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癌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和研究乳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例于2010年6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乳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以及手部和上肢功能锻炼,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3例患者出现患侧上肢水肿,1例患者发生皮瓣缺血坏死,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上肢功能均取得理想的恢复效果,不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结论:对乳癌患者进行术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康复护理以及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能够保证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的上肢功能获得有效改善,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徐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其压疮预防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352例心力衰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6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出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并提高陪护者护理技能,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田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位出现高热惊厥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6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医的治疗方式,观察组的患者此基础上使用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是97.7%,对照组患者为82.5%,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都能自行得到缓解,不会对治疗产生影响。结论:对于小儿高热惊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退热较快,疗效比较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48例高胆红素血症及36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胆红素及心肌酶。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心肌酶(AST,CK,CKMBH,LDH,HBDH)均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出现心肌酶增高,合并心肌损害,需营养心肌治疗。

    作者:王隆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100例在我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比较分析在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患者被给予康复护理前、半年后和1年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45.2±9.8)、(48.9±10.1)分、(52.9±10.1)分,护理前后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年后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半年后,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依赖性,减轻家人负担,可行性较强,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素群;金艳红;方晶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是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纯化、精制有效成分后制成供注入人体的无菌制剂,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1]。药物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甚至毒性。为了使中药注射剂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下面对其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李靖;周峻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2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大出血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术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结扎对21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等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平均出血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远远小于对照组,并且止血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导管实施动脉栓塞术对难治性大出血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止血,并且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可以保留子宫,同时不会产生严重性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应予以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伴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HCC 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密切相关。这也正是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潜在靶点。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HCC治疗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临床试验已经取得进展。

    作者:杜帅;孙淑华;于宪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6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症状明显好转,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减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润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精神科护士与精神病人相处艺术

    在精神病医院,与病人接触多、密切的是护士,了解患者病情的是护士,把各项诊疗护理落实到病人身上的是护士。护士与病人艺术相处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前提,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治疗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美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糖尿病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有利于血糖控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俞国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带状疱疹并发水痘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因右侧头顶部红斑、水疱7d,颜面、躯干、四肢水疱2d,于2013年8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确诊肺癌3个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7d前右侧头顶部出现数个红斑、呈带状分布,其上有簇集性水疱,自觉右侧头部疼痛不适,未行特殊治疗。2d前颜面、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水疱并迅速增多。既往无水痘、带状疱疹病史。

    作者:范应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

    近看医疗科技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多项疑难杂症治疗方案均已获取,但因医疗科技增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疾病不得不应用高强度的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加之长期住院及各种导管在体内滞留,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临床病死率显著提高,因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缺乏特异临床表现,通常错过了理想的治疗时机,而临床的微生物学检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婷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腹部超声特征及其与腹部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腹部超声特征及其与腹部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运用腹部超声扫查并确诊并发DVT(深静脉血栓),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腹部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当中,通过腹部扫查确认有腹部疾病的有40例(44.4%),其中,28例(31.1%)是直接病因,12例(13.3%)是间接病因。在40例有腹部疾病的患者当中,18例为恶性肿瘤(20%),7例为良性肿瘤(7.77%),6例(6.66%)为先天性骼静脉受压,9例(10%)为卵巢囊腺瘤漏液。通过手术等方式把腹部疾病病因祛除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祛除的50例患者相对比,有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部超声扫查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引发DVT的腹部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唐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切口妊娠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丰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09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6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通过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并且同期行清宫治疗,共22例;对照组采取氨甲喋呤局部注射后,再清宫治疗,共24例。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HCG恢复时间、妊娠包块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通过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同期清宫治疗临床疗效佳,且能促进预后时间,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充分利用课堂,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课堂,制定合理的课堂目标,坚持课堂五大原则,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教学质量。

    作者:白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