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梁玉梅
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临床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妊高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护理措施、治疗与护理结果等。临床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遵循镇静、解痉、降压、扩容以及利尿原则,必要时给予抗凝措施,可适时终止妊娠;妊高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全面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时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35例妊高症患者均顺利完成分娩,分娩成功率为100.00%,未出现母婴死亡现象。分娩方式:经自然分娩患者为11例、剖宫产患者为24例。2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为产后出血,1例为手术切口感染,均经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结论:对妊高症患者进行及时确诊,并采取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能够尽量确保患者分娩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英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看医疗科技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多项疑难杂症治疗方案均已获取,但因医疗科技增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疾病不得不应用高强度的化疗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加之长期住院及各种导管在体内滞留,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临床病死率显著提高,因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缺乏特异临床表现,通常错过了理想的治疗时机,而临床的微生物学检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婷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此外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评分和插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结肠镜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刘清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外科手术后入我院康复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潘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后勤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呈现粗放、单一、低效的状态。但是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促使后勤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部门。后勤管理工作要开展得好,就非常需要一支优秀的后勤管理人才。本文从探讨后勤管理人才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就做好后勤管理的人才储备工作提出了路径探索和对策建议。
作者:赖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当中,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520位在我院进行妇科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融入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日常护理方法,通过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6.9%。结论:护患关系的和谐一直是医疗工作者关心的重要矛盾,在医院的护理中,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必会带来的良好的护患关系。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对于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证护患关系稳定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作者:李彦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静脉阵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静脉镇痛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术后采用静脉镇痛及相应的干预措施,镇痛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桂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作者:肖嫦娟;饶慧;徐湘玉;曾清华;谢硕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和分析几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分别应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腔内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透光直视下大隐静脉旋切术及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共124例(162条肢体)。并对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未见静脉曲张复发,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及局限性,其疗效根据不同患者及病人需求可采用不同术式。结论: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常见几种术式均有其各自优缺点,要适当加以选择,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其疗效均是肯定的。
作者:吕红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加强对阑尾炎切口的护理要点观察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性问题,是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使以后的护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展开。切口感染是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且会增加患者住院的时间。
作者:陈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不中安全隐患现状,探讨其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结果:有效避免了护理过程中很多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注意对不安全隐患的防范,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避免护理差错事故,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学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口腔牙周炎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替硝唑口腔贴片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是采取了替硝唑口服片,1日3次,每次1片,之后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了1周后,两组患者的牙周炎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两组患者的PD、TM、SBI、PLI以及CFU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其差异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对于治疗牙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使用时也非常的方便。
作者:吴颜;吴美;邵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Ⅰ、Ⅱ组。Ⅰ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30mg/d静点,观察患者咳痰、肺部哮鸣音消失天数。结果: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组治疗患者咳痰,肺部哮鸣音消失天数比对照组临床疗效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潇文;双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有消化性溃疡的64位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32位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结合,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内科治疗以后,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的概率为81%,观察组有效治疗的概率为97%,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内科治疗,能使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得到减少,提高治愈率,有效的对溃疡面积进行控制,这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作者:王士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新改革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能缓解护士压力的相关措施与对策。方法:调查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调查数据,根据护士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流以及疏通。结果: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的压力呈现增大的趋势。结论:根据护士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合理的满足其心理需求,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能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刘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作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50名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服务,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医院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服务是一种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并能够更好的维护护患关系,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徐兰;罗孝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的不规律,导致现阶段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增,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我国DM患者群的93.7%。采用合适的方法,准确的诊断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T2 DM)显得极为重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一般出现的并发症,其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微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很严重。本文根据正常人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对比,并对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对于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初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腹部超声特征及其与腹部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运用腹部超声扫查并确诊并发DVT(深静脉血栓),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腹部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当中,通过腹部扫查确认有腹部疾病的有40例(44.4%),其中,28例(31.1%)是直接病因,12例(13.3%)是间接病因。在40例有腹部疾病的患者当中,18例为恶性肿瘤(20%),7例为良性肿瘤(7.77%),6例(6.66%)为先天性骼静脉受压,9例(10%)为卵巢囊腺瘤漏液。通过手术等方式把腹部疾病病因祛除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祛除的50例患者相对比,有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部超声扫查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及时发现引发DVT的腹部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胰腺炎患者ICU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肠内营养耐受量、精神症状、平均ICU住院日进行比较[1]。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ICU 护理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并能增加肠内营养量,减少精神症状,缩短ICU 住院日。
作者:谷一梅;徐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伴随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HCC 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密切相关。这也正是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潜在靶点。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HCC治疗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许多临床试验已经取得进展。
作者:杜帅;孙淑华;于宪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