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例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分析

傅晓明

关键词:腹股沟疝, 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 24例,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期间就诊的48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结果: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诸多优点,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方药反证三种小鼠抑郁模型的证类分析

    目的:对三种小鼠抑郁模型进行方药反证研究,确定模型的中医证型,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选用病证结合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利血平拮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法三种常用抑郁症小鼠建模方法,运用肝郁气滞、肝郁痰阻、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四种常见证型的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柴桂温胆汤、逍遥散、归脾汤进行比较研究,以百忧解组为阳性对照,观察汤药干预对各模型指标影响。结果: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柴桂温胆汤、归脾汤对三种抑郁症模型均能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但不及西药百忧解效果明显。初步认为悬尾实验模型为肝郁气滞型,强迫游泳模型为肝郁痰阻型,利血平诱导模型为心脾两虚型。结论:对相关证型的抑郁症的研究,可根据本实验的结果选择对应的模型,并可采用相应的方剂作为阳性对照。

    作者:孙亚京;裘生梁;张副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1]。临床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糖尿病教育的重任。护士在实施糖尿病教育时,会遇到许多干扰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保证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顺利实施。

    作者:崔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牙齿内吸收的临床治疗体会

    牙内吸收是指正常的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其中的破牙本质细胞从髓腔内部开始吸收牙体硬组织,使髓腔壁变薄,严重者可造成病理性牙折。现在一般认为内吸收的关键因素是感染和慢性持续性的牙髓炎,可以由外伤、夜磨牙、咬合创伤、创伤性的窝洞预备、龋坏、深龋修复物等引起。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我们收治的35例牙齿内吸收患者病例,就其病因、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评价全身MRI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全身MRI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做出评价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于2006年4月~2012年4月收治发现的50例患有骨转移瘤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同位素骨扫描的方法,对该部位的病变进行扫描并显示情况,给试验组的25例患者,采用MRI扫描的方法,对部位的病变进行扫描并显示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扫描诊断后的结果。结果:共50例患者参与了本组研究,其中25例患者通过MRI共检查了100个部位(脊柱21个、肋骨14个、骨盆28个、四肢19个、胸部13个、颅骨5个),在MRI的扫描范围之内,将病灶数目作为统计的单位,确诊为骨转移瘤的共有298个病灶。在MRI上,假阴性有5个,真阳性有293个,没有假阳性,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8.6%。在同位素骨扫描上,假阴性有57个,真阳性有201个,假阳性40例,诊断的敏感性高达77.2%。结论:在骨转移瘤的显示方面,同位素骨扫描比MRI扫描的敏感性低,但是MRI在扫描的过程中会受到范围上的限制。

    作者:郑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左室肥厚(LVH)、心动超声以及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来说,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有利于血压的有效控制,并可逆转左室肥厚,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探讨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门诊处方312张,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其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抽查结果显示,312张处方中,有267张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结论:为提高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效率,应做好细菌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征。

    作者:焦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血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肺心病疗效分析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舒血宁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保护心肌细胞,增加心脏灌注,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主要是扩张动静脉血管,减轻患者静脉淤血,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患者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增加患者心排出量。两者联合,改善患者组织循环及血循环的功能,使血液黏滞度降低;减轻水肿,扩张肺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肺动脉压降低而减轻右心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增加侧支循环血流量,有利于患者缺血心肌损伤的恢复从而增加心排出量。

    作者:房喜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1年在我院托管的社区高血压病病人252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家庭访视、卫生行为干预、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然后比较病人的血压情况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不同。结果: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作者:蒋春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

    儿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的临床课程,其教学内容比较琐碎,教学难度较大,文章对提高儿科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作者:贾松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

    目的: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160例在本院接受早期肺癌治疗的患者,其中,82例按照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VATS组,78例按照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OT组。将两组的淋巴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TS组(P<0.05)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具有创口小、痛苦程度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杨毅;吴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轻度认知障碍患者40例(观察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液中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高Hcy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钱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避免护患纠纷在精神科护理中发生

    精神科护理人员所服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故而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风险事件要比普通临床科室多,这样就使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下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怎样有效的避免精神科护理中的各种护患纠纷的发生以及发生之后正确的应对措施。

    作者:杨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卡对眼耳鼻喉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卡对眼耳鼻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眼耳鼻喉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耳鼻喉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孙春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腔前鼻孔层压法填塞对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前鼻孔层压法填塞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将51例经鼻内镜证实为鼻腔深部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前鼻孔层压法填塞;B组: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根据填塞方法有效率、填塞次数、住院时间行组间T检验。结果:A组(30例):前鼻孔层压法填塞1~2次;填塞无效后1例行后鼻孔填塞1次,有效率96.7%(29/30),输血者1例,平均住院5~7d。B组(21例):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1~3次,无效后8例行后鼻孔填塞1次,治愈21例,有效率61.9%(13/21),输血者3例,平均住院6~9d。结论:前鼻孔层压法填塞组与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组,将住院天数及填塞次数行组间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填塞有效性行分类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鼻孔层压法填塞法其在有效率、减少填塞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前鼻孔传统囊袋式填塞。

    作者:李莹;王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查房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护理查房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3月以护理查房形式开展的优质护理评比。结果:有效的提升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结论: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史宝君;刘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分析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建立集中式处理佳模式。结果:实行改进后的集中式处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与以往比较有较大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集中管理的质量,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规范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袁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在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更广泛的应该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来本院妇产科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90例患者,按统计学规律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统计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具有药量少、起效快、肌肉松弛好、术中牵拉反应轻、患者不良反应更少等一系列优点,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何洁;卢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贫血常见原因研究

    目的:对小儿贫血的发病原因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进行小儿贫血治疗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小儿贫血发病原因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发生小儿贫血的患儿中,1岁以下的患儿数量居多,占总患病人数的48.5%;总共有4种原因。这其中,4种原因按照发病数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先天铁元素缺乏为25例,喂养不当为21例,维生素K缺乏为16例,其他原因为6例。结论:对于小儿贫血的早期预防与监控是必要的,并在尽早发现该病的致病因素存在,按照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分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的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服药、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后,纠正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老年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一系列的社区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马巧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