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许燕萍

关键词:心理干预, 乳腺癌,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心理障碍明显降低,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大大增强乳腺癌病人的信心,使其加深对乳腺癌疾病的了解,进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乳腺癌,并改变自身行为,提高生存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PSE)发生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病历资料完备的341例脑卒中患者,对其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比PSE患者与脑卒中未发生癫痫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341例脑卒中患者中继发癫痫38例,发生率为11.14%。脑卒中后2周内继发癫痫(早发性)22例(57.89%),2周后继发癫痫(迟发性)16例(42.11%)。脑卒中位于皮层23例(60.52%),皮层下15例(39.47%)。其中脑中叶25例,基底节10例,丘脑3例。PSE组患者的显效比例低于对照组,无变化及恶化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PSE组的NF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抢救治疗中,对于继发癫痫患者应当尽早进行有效的抗癫痫治疗,避免癫痫对于脑卒中的不利影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国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产孕妇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目的:为了解临产妇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的50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于产妇自身的原因,临产妇在分娩时会因为害怕疼痛,担心婴儿不健康等因素而产生焦虑心理,且需要家人能陪伴在身边,给与情感上的安慰。结论:针对临产妇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增强产妇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D-二聚体和血栓弹力图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D-二聚体和血栓弹力图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麻醉之前、手术开始后2小时内、第一天、第三天采取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的各项指标,另选取22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K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R时间变短,角和MA变大,且CI延长,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D-Dime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时,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液处于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TE G的各项指标和D-二聚体是评定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发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其中TE G的各项指标中和患者血液是否高凝有密切关系的是R值、角以及MA、CI等。

    作者:张振芳;崔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意识并加强防范措施

    手术室作为治疗病人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护理安全已经发展成为衡量手术室甚至医院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手术室护理安全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因此,强化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努力提高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手术室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和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李在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餐饮行业就餐人员吸烟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餐饮单位顾客的吸烟状况,为餐饮行业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2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家餐饮单位,对顾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62名顾客,吸烟率为58.9%。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年轻人(18岁-)吸烟率略低于≥30岁人群,但差异无显著性(P=0.14)。每天吸烟≤10支、11~20支和>20支的比例分别是62.9%、30.1%和7.0%。按年龄段比较,年轻人(18岁-)每天吸烟11~20支比例高于30岁~和40岁~段。结论:餐饮单位的各个年龄段的顾客吸烟率都较高,需要积极推进餐饮行业的控烟工作。

    作者:汤熙;杨君;秦立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1年在我院托管的社区高血压病病人252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家庭访视、卫生行为干预、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然后比较病人的血压情况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不同。结果: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作者:蒋春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卡对眼耳鼻喉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卡对眼耳鼻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眼耳鼻喉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耳鼻喉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孙春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提高基层医院手术相关人员的手消毒效果对策

    我院为新建的二级医院,手术科室医生、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不重视、手卫生意识不强、洗手不规范。通过对手术科室人员的洗手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洗手不合格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洗手设施、提高手卫生意识、选用有效手消毒剂、加强培训、进行指导与监督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手术相关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使人员掌握了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了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作者:沙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吸烟的关系

    目的:对肺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其与吸烟患者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我院胸外的肺癌患者93例,并根据患者是否有长期吸烟史将患者分为吸烟组以及非吸烟组,吸烟组患者共62例;非吸烟组患者共31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这93例患者肺组织中的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吸烟组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3%,非吸烟组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1%,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吸烟组MGMT蛋白表达评分为(2.69±1.08)分,非吸烟组MGMT蛋白表达评分为(1.49±1.09),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吸烟习惯密切相关,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其MGMT蛋白的表达越活跃。

    作者:王佩君;李喜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27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6例掌握一般,7例掌握较差,观察组40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8例掌握一般,2例掌握较差。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辩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脊柱创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53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全部患者于住院后立即安排CT、X线平片、MRI等一般检测,按照实际情况实施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医务人员的严格检测,其中16例为颈椎创伤,18例胸椎,7例腰椎,5例腰和胸椎,7例骶椎,经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健康出院。结论:一般检测能有效地诊断急性脊柱创伤疾病,进而能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福明;刘德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的声像图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输卵管妊娠79例(91.86%),宫角妊娠6例(6.98%),肠系膜妊娠1例(1.16%)。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为子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检查无创伤、诊断直观、图像清晰等优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检出率,对异位妊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32例患者,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2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情绪不太稳定,其中有1例发生心包填塞导致死亡,20例行中医情志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地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使患者能够配合手术,且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急诊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病情的好转以及恢复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效果十分显著,“中医情志”护理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付文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品质影响对比

    目的:将单独运用维思通与中医辨证运用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文中将我科于2008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6个月的治疗以后,使用ADL、PANSS、SDSS量表来比较两组的生活品质。结果:两组病人在3个月的治疗以后,病情有所好转,治疗6个月以后,两组病人的评价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辨证合并维思通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维思通。

    作者: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考察综合心理治疗措施对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力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近年来笔者参与的78例恢复期患者,对采取综合心理治疗措施,对其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治疗后(0.5年、1年)BP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效3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5%,复发率10.0%(4例)。结论:综合心理疗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从而尽早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并积极避免疾病的复发,从而摆脱疾病的困扰,尽早实现正常的社会生活。

    作者:何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预防保健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社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水平,是当前社区免疫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社区计划免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预防保健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与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韦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评价全身MRI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全身MRI在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做出评价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于2006年4月~2012年4月收治发现的50例患有骨转移瘤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同位素骨扫描的方法,对该部位的病变进行扫描并显示情况,给试验组的25例患者,采用MRI扫描的方法,对部位的病变进行扫描并显示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扫描诊断后的结果。结果:共50例患者参与了本组研究,其中25例患者通过MRI共检查了100个部位(脊柱21个、肋骨14个、骨盆28个、四肢19个、胸部13个、颅骨5个),在MRI的扫描范围之内,将病灶数目作为统计的单位,确诊为骨转移瘤的共有298个病灶。在MRI上,假阴性有5个,真阳性有293个,没有假阳性,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8.6%。在同位素骨扫描上,假阴性有57个,真阳性有201个,假阳性40例,诊断的敏感性高达77.2%。结论:在骨转移瘤的显示方面,同位素骨扫描比MRI扫描的敏感性低,但是MRI在扫描的过程中会受到范围上的限制。

    作者:郑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依那普利联合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与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的8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治疗组45例患者,同时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4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1.43%。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丰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对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整体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使患者明确进行CT模拟定位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体位摆放的配合度,使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得到有效的减少,提高定位的精确度。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患者肿瘤进行CT模拟定位同时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CT模拟定位时,对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为实施治疗计划设计、剂量分布提供更高的定位精确度和更多的图像信息,从而有效降低靶中心和治疗中心误差,使定位的精确度获得有效提高。结论:对肿瘤放射治疗中CT模拟定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能够保证肿瘤定位的精确性,保证治疗计划设计以及治疗计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作者:杜巧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评价和认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32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为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PaCO2、PH、RR、HR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较对照组低。这一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为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武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