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主要心理特征包括紧张恐惧、孤独悲观、自卑自责及依赖等,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恢复情况基本良好。结论: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密切联系着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着重介绍,显现出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比较分析我国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与国外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差异,探究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优化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建议。
作者:费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主要从医院的完善人员管理以及规范强化医院重症科制度管理这两方面简单的分析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希望能够为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作者:于文慧;李娟;刘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6月发生的20起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事故,对妇产科护理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安全责任意识以及患者不配合等是导致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且在实施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我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事故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妇产科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玉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康复医学的兴起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及重新认识,为针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发展的平台。自古以来,针灸就一起适应症广泛、疗效确切而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各地临床已将治疗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领域,但多数医院的针灸科的主流仍局限于“疼痛”和“瘫痪”两大类,即“痹证”和“痿症”。就本人从事针灸工作20多年以来,在本院的工作中也面临同样的现实。再者就是治疗时机的错过,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在门诊工作中,许多病人都是在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也就是失败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走进针灸科,无形中,好多疾病的佳治疗时机已经错过,使得针灸的很多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康复就是让患者恢复原来的生活,这也是治疗的终目的,而针灸及时介入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样在针灸时,如果能正确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治疗的效果。许多身体残障和精神残障的疾病,针灸治疗都有很大的价值。显示了针灸在人类健康事业中一个方面军的作用,未来的针灸临床应该更积极,更主动地介入到康复医学中来。
作者: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逐渐为大家所接收,其核心是将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经行优化,减轻手术治疗对患者引起的应激反应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处理构成要素具有相互独立性,其有效性尚未明确。本研究在加速康复外科概念下对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术前未置胃管与常规术前放置胃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作者:周红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72例颈椎病患者,通过康复护理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加之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和有效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不仅能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心理压力,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结论: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颈椎病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重要护理手段。
作者:廖金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因患有糖尿病而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开展门诊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选择开展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程度作为观察判定依据。结果:通过对上述患者开展相关门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病情维持相对稳定,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与接受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陈红香;明红萱;张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治疗中的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并对其给予适当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有74例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1例患者固定失败,1例患者出现了深部感染,4例患者出现了浅表感染。结论:在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术后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骨折处的愈合,降低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到的护理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高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妊娠期进行一些比较具体且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保障母婴身体健康的一个重点措施。妊娠期间,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身健康和胎儿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分析。若在妊娠期间孕妇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那么将非常容易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不良反应,释放并传递不良激素到胎儿身上,影响胎儿身体健康。所以,在孕期进行比较规范且兄弟健康教育,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分娩治疗。产后延续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远期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素红;刘爱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的临床治疗和效果分析。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普通人流手术,而观察组行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和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67%;观察组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可有效缓解终止早孕妊娠,镇痛效果显著,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麻醉后恢复室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上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症情况: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5.82%),神经系统疾病5例(4.17%),呼吸系统疾病2例(1.67%),消化系统疾病2例(1.67%)。经统计学处理后,麻醉后恢复室收治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相比发生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后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认知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分析目前更适合于宫外孕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12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名,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的量、术后排气发生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可以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输卵管的通畅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的情况。结果:60例宫外孕患者成功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另60例患者实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的量、术后排气发生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后发热情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可以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的情况等均较开腹组患者的低,且两组患者在上述各项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治疗组,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外孕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小,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而且术后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明显较开放手术组的高,且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小儿贫血的发病原因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讨论。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进行小儿贫血治疗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分析小儿贫血发病原因的分布情况。结果:在发生小儿贫血的患儿中,1岁以下的患儿数量居多,占总患病人数的48.5%;总共有4种原因。这其中,4种原因按照发病数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先天铁元素缺乏为25例,喂养不当为21例,维生素K缺乏为16例,其他原因为6例。结论:对于小儿贫血的早期预防与监控是必要的,并在尽早发现该病的致病因素存在,按照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预防小儿贫血的发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郭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腹泻患儿应用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的终临床疗效。方法:整合性分析2013年4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所收治60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成应用推拿法结合中药贴敷治疗实验组和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7%,说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应用推拿疗法结合中药贴敷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双侧输尿管中段结石致患者无尿3天1例患者,男,17岁。6天前右侧腰部疼痛,放射至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经村卫生室以肠胃炎处理,后疼痛缓解。到第3天左侧腰部疼痛,放射至左下腹腰部疼痛,放射至左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经村卫生室以肠胃炎处理,后疼痛缓解。因患者家中贫寒,又离城较远,故一直未到医院治疗,3天来患者一直无尿,所以才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稍差,面色苍白,全身无浮肿。双肾区叩击痛明显,双侧下腹部压痛明显。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Cr840,B超表现:双侧肾呈漏斗样分离,双肾上盏,中盏探及多个大小1.2~0.4强光团,后伴声影,双侧输尿管上中段扩张,右侧内径1.4cm,于显示段长12.3cm探及大小1.2cm ×1.0cm的强光团,后伴声影。左侧内径1.0cm于显示段长10.2cm探及大小0.9cm ×0.7cm的强光团,后伴声影。膀胱内无尿,探查不清。因患者经济困难,故未转到上级医院治疗,自动要求在我院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23天后好转出院。
作者:徐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孟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康复锻炼,可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不同种类胎儿畸形的处理以及预后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产前超声检查时诊断的118例畸形胎儿的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总结。结果:118例畸形胎儿中64例选择引产,其中有6例为染色体异常。54例胎儿为非致死性畸形,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孕妇继续妊娠。2例胎儿胎死宫内,1例胎儿生后当天即死亡。20例胎儿经术后手术治疗有18例健康存活,2例术后发生死亡。31例胎儿生后密切观察和调查,10例泌尿系统异常者恢复正常,7例仍在观察中;3例轻度侧脑室扩张者,2例经生后追踪调查未发现异常,1例仍在观察中;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2例发生新生儿期死亡,6例患儿已经进行手术治疗,正在恢复当中,2在等待手术;1例卵巢囊肿的胎儿在生后2个月后消失并且健康存活。还有其他异常的患儿接受治疗。结论:非致死性的胎儿畸形或异常在家属和产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择继续妊娠者,通过与儿科密切合作,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并对异常情况采取手术或其他方法及时正确的处理,尽力使胎儿和孕妇满意。
作者:朱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