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赵晓萍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应用,观察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特定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护理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时,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档案管理中的保密原则

    档案信息中会牵涉到很多国际机密性文件信息数据,所以与其它公开性资料有所区别,具有很强的秘密性,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档案的保密性工作。因此,文章结合实际,主要阐述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检出的保密性原则,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社会作用。

    作者:史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射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鼻咽癌患者直接实施放射治疗,未使用任何增敏剂;研究组鼻咽癌患者在实施放射治疗的同时应用增敏剂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放射剂使用量、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放射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高达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67.65%;研究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5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61.76%,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疗效,降低放射剂使用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临床治疗安全性,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0例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COPD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我院接收的80例COPD高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排痰措施。后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结果:在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方面,观察组的呼吸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排痰护理,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接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病毒过表达小鼠miRNA143减轻CFA炎性疼痛模型小鼠

    目的:本文通过构建miRNA14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包装,并进行鞘内注射研究过表达miRNA143对小鼠热激疼痛行为的影响,探讨miRNA与疼痛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前体miRNA143,酶切,连接,转化后鉴定重组子,鞘内注射过表达miRNA143慢病毒,热激测量小鼠疼痛反应。结果:成功构建miRNA143过表达载体,并包装成功,小鼠鞘内注射后明显提高CFA炎性疼模型鼠疼阈。结论:miRNA143是一个与疼痛信号传递关系密切的小RNA。

    作者:李燕强;臧婷;潘志强;郭羽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评价和认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32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为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aO2、PaCO2、PH、RR、HR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较对照组低。这一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为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武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 T与MRI对急性脑梗塞的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CT与MRI影像诊断对急性脑梗塞的不同与联系,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36例,检出率为46.2%;MRI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48例,检出率为61.5%。MRI明显优于CT,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对诊断缺血性病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早期确诊急性脑梗塞,同时联合CT检查,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武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B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于2010年4月~2012年4月分娩期间的7021例产妇中,选取100例畸形儿进行产前的B超检查,对检查后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严重的畸形儿在产前诊断概率为83.1%。小畸形儿在产前的诊断概率为8.2%,多种系统畸形的胎儿中,神经系统畸形为常见,占64%,B超对其在产前进行诊断的概率高达95.6%,脊柱裂以及无脑儿的诊断一般在孕妇怀孕18周左右便可以做出准确诊断,短肢畸形脐膨出、胸腹水等异常,在产前通过明显的图像即可做出准确的诊断。消化道方面出现的畸形,其产前的诊断概率为15.9%,先天愚钝等畸形在产前很难做出诊断。经过比较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对胎儿进行产前的畸形诊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方面存在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勇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探讨

    目的:研讨文山市及下属的乡镇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水平现状,给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工作的必要性提供佐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文山市221名乡镇医护人员及271名城区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无论是乡镇的医护人员还是城区的医护人员均对艾滋病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乡镇医护人员与城区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暴露后的防护处理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应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标准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应急处理系统,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作者:付远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80例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氧疗护理、疼痛护理、溶栓护理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疼痛、心源休克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疼痛、心源休克病情均比对照组病情改善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策,可减少其并发症和病心率,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王淑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位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都有6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在空腹的状态下,治疗组的60位患者中,有56位患者血糖符合标准,符合标准概率为93.33%,在对照组的60位患者中,有54位患者血糖符合标准,符合标准概率为90.00%;餐后两小时,治疗组的60位患者中,有47位患者血糖符合标准,符合标准概率为78.33%,在对照组的60位患者中,有42位患者血糖符合标准,符合标准概率为70.00%,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采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能有任何的禁忌症,在结合二甲双胍治疗以后,将血糖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李荣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漫谈穴位敏化

    现代的多方位研究提示:穴位的功能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活动微弱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在病理状态下则具有和生理状态完全不同的特征,穴区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大大加强,其面积的大小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特征称为穴位的敏化[1-2],这种“敏化”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临床选穴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其关键在于与病理相关,与机体的疾病过程相关,即敏化态的穴位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穴位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是其本质属性之一。

    作者:王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预防保健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做好社区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社区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水平,是当前社区免疫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社区计划免疫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社区计划免疫对儿童预防保健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社区计划免疫工作与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韦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价值。方法:对近年来的药敏报告进行分析,所有细菌均采用半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并采用ATB配套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并同时接受专家的建议,以及时更正和修正纸片扩散法,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根据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临床分析发现,对500株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监控,发现其中200株细胞药敏结果均得到纠正;另外,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中检测出的44株广谱内酰胺酶菌中,其中,有30例经纸片确证为阳性,同时,专家系统还从64件葡萄株中检测出5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传统的药敏检测结果增加了5株,但是经过纸片法检测,其仍旧漏检了4株细菌株。结论: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可以减少药敏结果的错误和漏检率,使得检测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高的临床价值,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分析。

    作者:裴军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探讨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门诊处方312张,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其合理使用情况。结果:抽查结果显示,312张处方中,有267张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结论:为提高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效率,应做好细菌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使医护人员掌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征。

    作者:焦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到我院治疗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疝环重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病患使用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更加有效,值得在治疗上推广。

    作者:钱正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1年在我院托管的社区高血压病病人252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家庭访视、卫生行为干预、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然后比较病人的血压情况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不同。结果: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作者:蒋春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颅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小儿不同类型的颅骨骨折运用到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骨骨折中随机抽取38例,根据小儿患者颅骨骨折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小儿进行手术后,对他们进行1年的随访,有1例小儿患者由于严重颅内的感染而死亡,2例小儿患者存在着轻度的偏瘫,3例小儿患者存在着癫痫,其余的系小儿患者都得以痊愈。结论:对于颅骨骨折的小儿患者,要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来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这样才能够有着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贾金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部注射亚甲蓝增加术后排便困难风险的探讨

    目的:观察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0例肛门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病例术后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的病例术后排便困难4例,占1.41%;观察组的病例术后排便困难38例,占10.9%(P<0.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可增加术后排便风险。

    作者:胡丹;任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在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分析,为临床更广泛的应该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来本院妇产科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90例患者,按统计学规律分为研究A组和对照B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统计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A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具有药量少、起效快、肌肉松弛好、术中牵拉反应轻、患者不良反应更少等一系列优点,效果更明显,值得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何洁;卢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热解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风热感冒中应用清热解毒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从门诊2013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诊的风热感冒病人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80例病人应用清热解毒颗粒进行治疗,并探讨其疗效。结果经过3天的治疗后,80例风热感冒病人中的痊愈例数共有29例,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分别为32例与7例,治疗有效率为85%。结论:研究发现,在风热感冒病人的治疗中应用清热解毒颗粒,疗效明显,疗程短,值得推广。

    作者:吴根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