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望仙
目的 探讨综合评价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7年3月已公开发表的,有关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和单独使用达英-35治疗PCOS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入组文献的研究结果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组文献3篇,患者182例,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9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达英-35)8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低促卵泡刺激素(FSH)[WMD=-0.19,95% CI:(-1.77,1.38)]和促黄体生成素(LH)[WMD=-1.42,95% CI=(-5.11,2.27)]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睾酮(T)[WMD=-0.49,95% CI=(-0.83,-0.16)]、雌二醇(E2)[WMD=-13.08,95% CI=(-21.01,-5.16)]、恢复正常月经[OR=2.78,95%CI=(1.23,6.31)]、提高排卵[OR=3.17,95% CI=1.46,6.87)]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独使用达英-35相比,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更能有效降低T和E2水平,恢复正常月经和提高排卵.
作者:刘敏;曹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以及免疫T淋巴细胞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儿常规检查后,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双黄连颗粒.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心肌酶、免疫T淋巴细胞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CD3+、CD4+水平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3+、CD4+和CD8+水平改善状况明显(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酶水平,同时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作者:陆烨;方凤;袁洁;陈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糖脂代谢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进行产检诊断为GDM,并于产后随访的孕产妇8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产检,未有糖代谢异常并于产后随访的正常孕产妇84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别于孕中期和产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FPG),1h血糖(1 h PBG),2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中期和产后,观察组FPG、1 h PBG、2 h PBG和HbA1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和LDL-C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值高、有糖尿病(DM)家族史、GDM诊断孕周早、孕中期FBG值高、孕中期1 h PBG值高、孕中期2 h PBG值高、孕中期血脂异常、孕期体重增长率高、孕期胰岛素使用、孕期合并症是产后出现糖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M患者产后出现糖脂代谢异常的风险高,其发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应建立GDM系统化管理,早期筛查,定期随访,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管理.
作者:樊秀花;唐卉;孙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RBC、HCT、Ret水平变化及应对治疗的方案.方法 选择808例妊娠期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4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RBC)、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水平以、血清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及血清铁(SI)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分娩结果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RBC、HCT以及Ret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BC、HCT以及Re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SF及SI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SF及S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分娩结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蔗糖铁注射液对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RBC、HCT、Ret及Hb、SF、SI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率的发生.
作者:董波;李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孕康口服液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4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诊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7例)和研究组(1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谷维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孕康口服液治疗.治疗8周为观察期,采用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恶心、乳房胀痛、阴道出血、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ENQOL评分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有效率,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倩;任卓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43例GDM孕妇为GDM组,52正常孕产妇为健康组,选择健康非孕妇女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期体质量、孕期BMI、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各组孕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GDM组孕期体质量及孕期BMI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各组孕妇血清FF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GDM组FFA水平高,其次为健康组;GDM组FBG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健康组及对照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其次为健康组,不同组间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中GDM组HOMA-IR高,其次为健康组,不同组间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期体质量过度增加导致血清FF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加重妊娠期胰岛素抵抗进展为糖耐量受损及GDM的重要环节.
作者:侯艳萍;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健康妊娠期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跟踪两组研究对象妊娠结局.均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1岁、3岁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维生素D水平,分析不同时间段两组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娩出24 h内、1岁内婴儿以及3岁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新生儿和1岁内婴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后代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1岁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浓度相对于正常产妇后代而言较低,但3岁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喂养情况及生活方式有关.
作者:刘冬妹;吴红丽;李兰;王秀明;韩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模式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按不同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模式镇痛,研究组予以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血清泌乳素、术后恢复指标、疼痛应激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肠排气时间、初乳时间及乳汁充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泌乳素高于对照组[(376.65±45.89)μg/L vs.(319.65±38.70) μg/L],P物质、β-内咖肽、神经肽Y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6.31±0.78) mg/L、(35.90±4.32) ng/L、(211.38±26.72) μg/L、(3.52±0.43)分vs.(8.79±1.09) mg/L、(42.63-±5.21) ng/L、(245.69±30.68) μg/L、(4.10±0.53)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的效果肯定,有利于产妇泌乳素的分泌,为产妇及婴儿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乃日给孜·居来提;徐桂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5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行HIFU治疗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肌瘤直径及平均肌瘤体积、临床症状及血清血红蛋白(HGB)、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指标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肌瘤直径及平均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期过长、贫血、痛经、尿频、压迫等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血清HGB、L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血清P、E2、FS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其疗效确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HGB、LH、P、E2、FSH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阳春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布比卡因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术中采用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注药后给予不同体位干预,A组为水平仰卧位,B组为头低足高5.,C组为头低足高10°,麻醉成功后均恢复水平仰卧位.比较3组穿刺后脑脊液流出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高麻醉平面及麻醉效果.记录注药后不同时间点5、10、15、20 min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观察产妇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组产妇脑脊液流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长到短依次为C组、B组和A组.3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高麻醉平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B组和C组麻醉效果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C组注药后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的波动幅度高于A、B两组,注药后10和15 min C组DBP和SBP低于A、B两组,HR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注药前采取头低足高5.体位可在控制麻醉平面的基础上获得较好麻醉效果,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徐锐;王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蜡疗结合运动疗法牵拉技术对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的疗效及预后改善.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运用运动疗法牵拉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蜡疗结合运动疗法牵拉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足背屈角角度、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粗大运动功能的评定(GMFM评分)、下肢肌张力评分(M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足背屈角角度、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足背屈角角度、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都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足背屈角角度(71.8±2.30)°低于对照组的(76.5±3.80)°,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65.8±5.30)°低于对照组的(73.8±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都有所升高,观察组GMFM评分(82.9±22.5)分高于对照组的(56.8±13.6)分,两组患儿MAS评分都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MAS评分(1.2±0.3)分低于对照组的(2.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5%低于对照组的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93.5±3.5)d短于对照组(86.3±2.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蜡疗结合运动疗法牵拉技术对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尖足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足背屈角角度以及被动背屈角度,改善运动能力,减少治疗时间以及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黄均礼;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007-2016年西宁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了解西宁地区该疾病发病趋势,为临床进行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24 599例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分析HDCP发病情况、HDCP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HDCP发病率为3.61%,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近10年无明显变化(P>0.05).对孕妇年龄、BMI、月收入、产次、流产史、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面情绪、不良生活方式及双胎或多胎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月收入、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面情绪为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及负面情绪为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发生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无妊娠期高血压孕妇(P<0.05).结论 西宁地区近10年HDCP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程度加重.妊娠期肥胖、文化程度低、高血压家族史及有负面情绪为发生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可影响妊娠结局,应重视对HDCP的预防及保健.
作者:俄洛吉;张长存;王桂花;马中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对慢性附件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市羊坊店医院收治的94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于金胶囊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明显降低,IL-2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IL-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附件炎患者T淋巴细胞,调节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董林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茵栀黄与双歧杆菌联合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茵栀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BIL、DBIL、ALT和TBA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茵栀黄与双歧杆菌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指标的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高波;李科兴;宋霞;蒋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57kip2和Cyclin D1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其意义,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选取76例子宫内膜癌,15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和10例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患者资料,并对不同子宫内膜癌细胞进行培养,且对不同子宫内膜组织p57kip2和Cyclin D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中p57kip2表达高(46.67%),其次是子宫内膜癌(35.71%)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10.00%),其中p57kip2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P<0.05).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高(89.47%),其次是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53.33%)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7kip2和Cyclin D1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能够对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夏望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常规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新生儿科出生24 h内的早产儿336例为研究对象.将33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观察1组125例和观察2组11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保暖、对症治疗和护理并给予营养支持;观察1组在此基础上,在患儿出生6h内口服枯草杆菌活菌散剂;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在患儿出生6h内加服多潘立酮悬液.观察3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吸收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胃肠动力情况、并发症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较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平均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较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平均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每日奶量添加速度、第15天摄入奶量、肠内营养热卡达60 kCal·kg-1·d-1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耐受率较低,不耐受持续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不耐受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初次排便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均较短,平均大便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全肠意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和败血症发生率,观察1组和观察2组明显比对照组降低,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使用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单一使用微生态制剂和联合使用胃动力药物和微生态制剂都可有效防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尽快建立全胃肠道喂养,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并且联合使用药物要优于单一使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活菌散剂.
作者:索有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与患者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宫颈癌与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比较官颈癌超声造影定量及定性的特征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比较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PI值显著增高,TTP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UC值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0 cm及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出现非均匀性增强和血流灌注缺损概率明显升高(P<0.05),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与增强程度、增强边界清晰与否及增强方式之间无明显联系(P>0.05).时间-强度曲线结果显示病理分级为低分化的宫颈癌PI值较高、中分化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P、MTT及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的PI、TFP、MTT及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反应病灶内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还能够从定性和定量指标两个方面评价,跟常规超声相比更有利于进行宫颈癌的无创性评估.
作者:周海萍;谢丽丹;涂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改善产妇自我效能、疼痛评分及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解放军第三医院顺产分娩的产妇3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方法自然分娩,观察组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帮助自然分娩.统计并比较两组疼痛评分、自我效能、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VRS和P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周时两组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分娩时观察组产妇自我效能评分明显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道损伤、会阴裂伤、会阴水肿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缓解疼痛,缩短产程,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晓宁;吴艳;朱雅娟;苗向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功能性下丘脑性闭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76例下丘脑性闭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人工周期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激素(PRO)、睾酮(T)]、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卵泡直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总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H、FSH及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PRO、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及卵泡直径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总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下丘脑性闭经患者采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闭经症状,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吴菲远;杨文静;卓晓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ET)与全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影响.方法选 取该院200例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给予刺激周期行新鲜ET及观察组(102例)经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并对比两组促排卵情况、ET情况、妊娠结局及OHSS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启动量及促排卵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促性腺激素总量、hCG日优势卵泡数及获卵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受精率及卵裂率等ET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刺激周期给予全部胚胎冷冻后行FET能够增加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亦可以明显降低OHSS发生率,取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作者:文晓凤;郑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