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调查分析

周慧;徐彬;金威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病毒性腹泻, 肠道腺病毒, 轮状病毒
摘要: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2016年湖北地区学龄前腹泻患儿84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新鲜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840份粪便样本中检出407份为阳性标本(48.45%),其中以轮状病毒病原检出率高为94.10%(383/407),其次为肠道腺病毒为3.19% (13/407),而混合感染占1.23%(5/407);男性与女性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组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总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2~3岁组,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3岁组中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腹泻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秋季,各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季节中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及夏季,各季节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中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检出率较高,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肠道腺病毒;1~3岁年龄段及秋冬季病毒性病原检出率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动机性访谈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评价动机性访谈对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130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分级分层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分级分层管理和动机性访谈干预,两组均实施12个月的干预.干预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并评估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FPG水平、2hPG水平、HbA1C水平、血糖达标率、自我效能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周颖兰;曾涛;雷小艳;陈春光;刘建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瘢痕子宫、巨大胎儿、可疑胎儿窘迫、引产失败等孕妇逐渐增多,即使全球范围产科医生都在为减少剖宫产率而努力,剖宫产率仍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发达国家剖宫产率约为21%,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7.3%,其中我国更是达到了46.2%[1-2].成功的引产在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中具有积极作用,其中促进宫颈成熟在引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孕妇个体间存在差异,临床上应选择恰当的方法促进宫颈成熟,从而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主要对足月妊娠促进宫颈成熟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秋霞;杨丽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胎儿彩超监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胎儿彩超监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晚期孕妇512例,均进行胎儿彩超检查及胎心监护,其中根据病史、症状以及分娩结局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患者145例为观察组,367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两种监测手段的临床符合率.观察组中145例胎儿宫内窘迫患儿采用胎儿彩超联合胎心监护,分为3组:①高危组: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比值≥2.5,胎心监护异常;②S/D比值增高组:S/D比值≥2.5,胎心监护正常;③胎心异常组:S/D比值正常,胎心监护异常.结果 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S/D、阻力指数(RI)及动脉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S/D、RI及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S/D、RI及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比值增高组及胎心异常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比值增高组及胎心异常组之间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联合胎心监护和胎儿彩超进行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能够取长补短,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柳学芳;刘卫民;何艳;蒲玉华;王小华;邓丽霞;郑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有效控制ARI的发生与流行、早期诊断及科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宁海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ARI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患儿的血清MP抗体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季节以及不同ARI类型患儿的MP感染发生率.结果 城镇ARI患儿的MP感染率31.91%显著高于乡村ARI患儿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岁ARI患儿的MP感染率48.3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ARI患儿的M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ARI患儿的MP感染率42.22%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M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ARI患儿的MP感染率47.62%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以及哮喘ARI患儿的M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患儿MP感染多发于城镇地区,且4~7岁患儿合并MR感染多,冬季高发,其临床表现主要以肺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岳优;王耀东;金翠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脂分布情况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体脂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其中肥胖和超重者52例,体重正常者28例.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与体脂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组TC、TG、LDL-C、FPG、FINS、稳态模型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右上肢、左上肢、躯干、腹部和全身脂肪率、腹部脂肪/臀部及大腿脂肪比(A/G)高于对照组,臀部脂肪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肥胖和超重患者TC、TG、LDL-C、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HDL-C水平低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组双上肢脂肪率、A/G高于肥胖和超重组,臀部脂肪率、腹部脂肪率、全身脂肪率低于肥胖和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多存在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以肥胖和超重患者更为明显;PCOS患者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呈男性型脂肪分布模式,脂肪重量和肥胖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麦洁兰;邹茂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颈刮片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宫颈刮片(PS)联合电子阴道镜(EC)诊断宫颈癌的效能,寻求宫颈癌普查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运城夏县应用宫颈刮片、电子阴道镜检查进行宫颈癌普查的10 146例35 ~64岁妇女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GIN)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准对比PS、EC、PS+EC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病理组织活检确诊CIN 42例,患病率0.41%;宫颈癌14例,患病率0.14%.PS巴氏涂片检查异常232例,异常率24.14%;EC检查异常109例,异常率51.38%;PS+EC诊断CIN阳性和宫颈癌61例,诊断符合率91.80%,高于单独PS、EC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与EC检查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EC诊断灵敏度93.65%、特异度95.62%、准确度95.73%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筛查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9、0.725、0.913,PS+EC的AUC大(95%CI 0.563 ~ 1.00,P<0.05).结论 联合PS和EC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作者:张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导乐分娩镇痛仪肌肉电刺激与椎管内麻醉镇痛对改善产妇疼痛及其血清疼痛应激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镇痛仪肌肉电刺激与椎管内麻醉镇痛对改善产妇疼痛及其血清疼痛应激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分娩镇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产科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的孕足月预计可行经阴道分娩、无妊娠并发症的8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入产程活跃期后根据产妇意愿将所有纳入产妇的分娩镇痛方式分为导乐分娩镇痛仪肌肉电刺激组(导乐仪组,共48例)和椎管内麻醉镇痛组(椎管组,共40例).观察和检测两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疼痛应激因子及疼痛改善程度.结果 导乐仪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均较椎管组明显缩短,两组同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导乐仪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导乐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开4 cm、6 cm、9 cm三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不超过中度疼痛.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及产后5 min血清疼痛应激因子P物质(SP)、神经肽Y(NPY)、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前列腺素E2(PG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导乐分娩镇痛仪肌肉电刺激与椎管内麻醉的镇痛效果相似,对产妇产程或宫缩的影响较小,操作简单方便,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作者:孙彦玲;杨晓丽;朱芸;龙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孕期保健配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血糖控制中的应用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孕期保健配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血糖控制中的应用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108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饮食控制、强化健康锻炼等早期孕期保健,研究组患者在孕期保健基础上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变化及围生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及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孕期保健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改善围生结局.

    作者: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关爱式健康教育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关爱式健康教育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G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关爱式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自我健康管理以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均P<0.05);观察组血糖自我监控、饮食自我调节、情绪的自我调节和孕妇体质量控制良好的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关爱式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在提高自我健康管理和血糖相关指标水平上相对于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也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GDM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诊疗进展研究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临床资料十分有限,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尚无系统指南及专家共识.本文对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1 流行病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1%[1],可发生于全身许多部位及器官,如皮肤、口腔、鼻腔、肛管、外阴、食管等部位[1-2].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仅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3% ~7%,以外阴、阴道多见,宫颈、卵巢等部位较为罕见[1-4].全世界报道的生殖系统恶性黑色素瘤不到300例[5],有学者对Medline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从1950-2016年原发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仅有96个,其中绝大多数-(79/96,占82%)是在1990年之后报道的[6],多以散在病例报道.

    作者:徐梦秋;田笛;周顺卿;姚迎春;韩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4(IL-4)的影响,为改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四缝穴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血清锌浓度及血清CRP、IL-4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锌浓度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锌浓度和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RP、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CRP、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厌食症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血清CRP、IL-4等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平;哈依霞;吴高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为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进行有效的镇静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7例,根据镇静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20 min及1、4、12、24、48 h)呼吸机参数和患儿平均血压,心率;采用N-PAS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儿各同时段(20 min及1、4、12、24、48 h)疼痛反应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撤药至撤机时间.结果 给药前两组患儿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儿各时段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患儿N-P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儿在各时段N-P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撤药至撤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有效,能减轻患儿疼痛,减少患儿应激反应发生,降低人机对抗的出现.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此类患者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痛愈舒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症状体征积分,检测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以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癌抗原125 (CA125)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H、P、FSH、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MAb、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改善EMT患者性激素和血清EMAb、CA125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两种提取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方法的比较

    目的 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判定及筛选佳的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方法,为后续试验提取游离胎儿DNA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健康妊娠孕妇血浆,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血浆游离DNA的提取,经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使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含量及纯度,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测定扩增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43.27±21.01)ng/μl;纯度A260/A280 (0.999 7±0.084 42);扩增效率为94%;而磁珠法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31.74±12.25) ng/μl:纯度A260/A280 (0.878 3±0.052 66);扩增效率为87%.两组方法提取游离DNA的浓度、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操作更简便、快捷.经测定提取的DNA的浓度及纯度,扩增效率后可判断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浓度、纯度及扩增效率都远远优于磁珠法;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更适用于后续无创产前诊断研究试验.

    作者:冉贵萍;赵海鸥;谢艳平;陈英;钟贞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85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引产,研究组予以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有效率、成功率、Bishop评分、临产及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shop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min 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产后尿潴留及宫颈裂伤发生,但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引产,且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欢英;朱明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身抗感染治疗下给予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两种术式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全身抗感染治疗下给予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两种术式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2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3例,在全身抗感染治疗基础上,A组在B超引导下对脓肿灶进行穿刺抽吸冲洗,B组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 ①A组总有效率为95.14%,明显高于B组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B组相比,A组脓腔愈合时间、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VAS评分更少、瘢痕长度更小,且上述指标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术后3月,A组复发率为3.88%,明显低于B组12.62%;A组术后可哺乳患者比率为79.61%,明显高于B组26.21%;围术期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也明显低于B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身抗感染治疗下,应用B超穿刺抽吸冲洗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晶晶;王宗宝;邢志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RBP-4在肥胖型妊娠期糖尿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在肥胖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1 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体质指数分为肥胖型GDM组(32例,BMI>28 kg/m2);单纯型GDM组(30例,BMI 18.5 ~23.9 kg/m2);单纯妊娠肥胖组(29例,BMI>28 kg/m2);正常对照组(27例,BMI 18.5 ~23.9 kg/m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对所有受试者血糖、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并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计算.结果 ①肥胖型GDM组与其他3组相比,孕妇血清RBP-4水平明显偏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纯妊娠肥胖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型GD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②肥胖型GDM组血清RBP-4水平与孕前BMI、FINS、TG、HOMA-IR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62,0.409,0.484,0.618,P<0.05).结论 肥胖型GDM组、单纯型GDM组及单纯妊娠肥胖组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肥胖型GDM的孕妇血清升高明显(均P<0.05),可见血清RBP-4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肥胖均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肥胖型GDM患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者:程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RI与CT影像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诊断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接诊的7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有明确窒息史,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轻度52例,中度16例,重度2例,所有患儿于出生后1~10d内同步进行MRI、CT检测,比较两种方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以及病变检出率.结果 以临床表现作为诊断标准,MRI检出率为100.00% (70/70),其中轻度符合率为61.53% (32/52),中度符合率为75.00% (12/16),重度符合率为100.00% (2/2);CT检出率为91.43% (64/70),轻度符合率为46.15% (24/52),中度符合率为62.50% (10/16),重度符合率为100.00% (2/2);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P<0.05);MRI脑水肿、脑室出血、基底核丘脑损伤、矢状旁区损伤、脑动脉梗死的总检出率为98.57% (69/70),CT病变总检出率为85.71% (60/70),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T影像分度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MRI更有助于评价脑损伤程度及病变区域的检查,但MRI价格较为昂贵,临床检查中可先使用CT辅助检查,若结果和临床诊断差异较大,则再行MRI检查,以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

    作者:朱振国;姜熳;孙赟;周晓光;邹芸苏;郭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陕西关中贫困地区儿童社会生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陕西关中贫困地区儿童的社会生活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5月-7月选取陕西关中地区的澄城、白水两贫困县各4所小学4~6年级927例学生,用程灶火编制的“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27例儿童中,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及不同教养方式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地域间、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条件、母亲文化程度和不同家庭类型儿童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在乡镇,父母分居、离异或丧偶,家庭经济状况贫困,重组家庭是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男女生ISLQ总得分比常模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为3.270、2.990,均P<0.01).男童ISLQ得分与常模比较,除了自我认识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7个维度和两个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童ISLQ得分与常模比较,除了学校生活、躯体情绪两个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6个维度和两个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陕西关中贫困地区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受地域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与我国常模存在一定差异,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雷晓梅;杨思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黑升麻提取物治疗102例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黑升麻提取物和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黑升麻提取物治疗,B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观察5-羟色胺(5-HT)、色氨酸(TP)、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氨酸(5-HTP)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0.20%)显著高于B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5-HT、5-HIAA、5-HT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T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显著低于B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升麻提取物、戊酸雌二醇均能够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激素水平和潮热盗汗临床症状,但前者疗效更确切.

    作者:白洁;李艳霞;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