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抗感染治疗下给予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两种术式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石晶晶;王宗宝;邢志博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脓肿, 穿刺冲洗, 切开引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抗感染治疗下给予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两种术式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2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3例,在全身抗感染治疗基础上,A组在B超引导下对脓肿灶进行穿刺抽吸冲洗,B组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 ①A组总有效率为95.14%,明显高于B组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B组相比,A组脓腔愈合时间、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VAS评分更少、瘢痕长度更小,且上述指标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术后3月,A组复发率为3.88%,明显低于B组12.62%;A组术后可哺乳患者比率为79.61%,明显高于B组26.21%;围术期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也明显低于B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身抗感染治疗下,应用B超穿刺抽吸冲洗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黑升麻提取物治疗102例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黑升麻提取物和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黑升麻提取物治疗,B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观察5-羟色胺(5-HT)、色氨酸(TP)、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氨酸(5-HTP)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0.20%)显著高于B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5-HT、5-HIAA、5-HT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T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显著低于B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升麻提取物、戊酸雌二醇均能够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激素水平和潮热盗汗临床症状,但前者疗效更确切.

    作者:白洁;李艳霞;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现状,为改善学龄前儿童睡眠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5月分层整群抽取7所幼儿园共2 531名儿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睡眠习惯和睡眠问题等.结果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平时为(11.00±0.89)h,周末为(10.56±1.30)h,低于国外同年龄儿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睡眠不足的发生率平时为7.3%,周末为25.1%,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不足率逐渐增加,周末更明显.睡眠问题总体发生率为46.1%,男童(48.3%)高于女童(43.7%).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问题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男童在睡眠出汗、张口呼吸、睡眠打鼾三方面发生率大于女童.高年龄组睡眠潜伏期过长、夜间尿床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年龄组,而夜间磨牙则高于低年龄组.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令人担忧,应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儿童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

    作者:陈秋;章景丽;陈瑞美;王磊;陶芳标;于伟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icroRNA-2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croRNA-223(miR-2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线索.方法采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223的表达,分析miR-22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MMP-9表达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22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3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与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雌激素、孕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CerbB-2表达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miR-223表达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miR-223类似物能够显著促进MMP-9的表达.结论 miR-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23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转移.

    作者:林静;韩小岛;喻晓丹;徐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及绒毛中的表达及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为临床监测与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64例分为复发性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分析两组女性血清及绒毛组织中的VEGF表达,探讨VEGF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VEGF的浓度及绒毛组织中VEGF表达为阳性的比例68.29%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872±376及2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流产与VEGF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付建华;林秀英;王雪;方艳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能配合完成声场测听.根据行为测听结果调整对应电极的T值,对平均听阈>35dB HL的患儿调整T值后再次测听.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过程顺利.20例患儿进行儿童视觉强化定向条件反应测试(VRA),16例患儿进行儿童游戏测听(PA).结果显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4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7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5例,VRA和PA听力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受试患儿中22例编程调试后行行为测听,平均听阈≤35dB HL,此22例儿童认为T值设置比较合适,未进行再次调试;11例患儿根据第1次行为测听的结果改变T值后平均阈值下降≤5dB HL;2例患儿在调整T值后阈值反而提高,后采用第1次调试的T值;1名患儿调整T值后阈值无改变.36例患儿家属中总满意率为94.44%.结论 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淑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CD4+、CD8+及CD3+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 探讨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CD4+、CD8+及CD3+免疫功能情况.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神经科163例脑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30型核酸,以脑脊液检测出埃可病毒30型核酸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174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液T淋巴细胞CD4+、CD8+及CD3+免疫功能.结果 ①确定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105例,阳性率64.42%,男60例,女45例,年龄1~12岁.②与健康儿童比较CD4+、CD8+及CD3+绝对计数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 +/CD8+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以CD3+、CD4+及CD8+绝对计数降低,免疫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作者:刘愉;邓琳菲;刘颖;黄艳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FDS)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B组,每组各49例.A组采用美兰染色定位,B组美兰染色联合FDS定位进行导管内病变组织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ROC分析FDS的诊断效能,对比两种定位方法下病变组织清除率等,术后随访0.3~1.5年,随访中位数0.9年,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FDS诊断与病理符合共73例,诊断正确率74.49%,误诊率25.51%,灵敏度83%,特异度86%,Youdern指数9.56,阳性预测值82%,阴性预测值80%,AUC0.873 (95%CI:0.956~2.671);A、B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分别为[(29.69±9.02) minvs.(23.91±8.61) min、(5.91±2.74)dvs.(4.06±1.03)d、(65.31%vs.95.92%)、(12.24%vs.4.08%)],B组手术用时、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均优于A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S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FDS下定位联合美兰染色能够提高手术切除准确率.

    作者:张举;俞学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航空总医院新生儿5 523例,其中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统一收集母亲、婴儿、围生三方面的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感染是常见的发病因素,占34.38%,其次依次为不明原因(31.25%)、早产(12.50%)、头颅血肿(8.59%)、溶血(7.03%)和窒息(6.2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7周)、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早产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制定防治措施,重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减少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王秋月;王丽;刘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两种提取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方法的比较

    目的 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判定及筛选佳的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方法,为后续试验提取游离胎儿DNA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健康妊娠孕妇血浆,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血浆游离DNA的提取,经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使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含量及纯度,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测定扩增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43.27±21.01)ng/μl;纯度A260/A280 (0.999 7±0.084 42);扩增效率为94%;而磁珠法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31.74±12.25) ng/μl:纯度A260/A280 (0.878 3±0.052 66);扩增效率为87%.两组方法提取游离DNA的浓度、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操作更简便、快捷.经测定提取的DNA的浓度及纯度,扩增效率后可判断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浓度、纯度及扩增效率都远远优于磁珠法;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更适用于后续无创产前诊断研究试验.

    作者:冉贵萍;赵海鸥;谢艳平;陈英;钟贞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子痫前期的早期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好发于妊娠20周后的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该病发病率约为5%~12%,国外报道为7% ~ 12%.该组疾病不同于一般的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围产期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5种类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其中子痫前期又细分为无严重表现子痫前期及伴严重表现子痫前期两种类型.在妊娠早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预防与早期治疗,旨在妊娠早期做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其对于提高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存率,降低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干预手段较多,其对于子痫前期低危人群可能并无成效,但对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下预防措施可能有效.本文就子痫前期的新早期干预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鑫;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此类患者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痛愈舒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症状体征积分,检测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以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癌抗原125 (CA125)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H、P、FSH、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MAb、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改善EMT患者性激素和血清EMAb、CA125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为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7年3月在四川省盐边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缝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产妇均在胎儿娩出时立即给予缩宫素,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缝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与子宫切除情况、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未行子宫切除术.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与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能保留产妇子宫,有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

    作者:李泽琼;刘光昌;秦先芬;刘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4(IL-4)的影响,为改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四缝穴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血清锌浓度及血清CRP、IL-4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的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锌浓度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锌浓度和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RP、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CRP、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厌食症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血清CRP、IL-4等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张新平;哈依霞;吴高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与传统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与传统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更好的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汉中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清宫术治疗,甲氨蝶呤开始注射剂量为1 mg/kg,治疗7d后当血hCG下降量超过50 U/L可适当增加甲氨蝶呤,当检测无出血时则进行清宫;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以及膨宫液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9%,且恶心呕吐、疼痛以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血hCG恢复正常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少,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hCG表达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时间,且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可作为临床上保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田轶;李海侠;广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障碍治疗及锻炼对患者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障碍治疗及锻炼对患者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存在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障碍的产妇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产妇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肌电刺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性功能改善效果及性交痛发生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指标[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评分法(PFDI-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PFIQ-7、PFDI-2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1个月性生活次数、性高潮频次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性交痛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障碍产妇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肌电刺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盆底功能、性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红;吴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知识认知与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了解其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及需求状况,以期为医护人员给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其正确对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7年6-12月对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4例患者进行调查,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中≥65岁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8.6%,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1%;<65岁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4.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0%;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较高,对专业的饮食营养指导需求达96.3%,89.6%的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困惑,仅有25%的患者知道如何实现科学饮食.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65岁者较<65岁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且妇科肿瘤患者对营养指导的需求很高,医务人员应当合理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进行营养风险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教,满足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提高其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朴丽;杨蕊;高佩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的现状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新生儿科的人员配置、技术、设备等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工具《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我国西部主要的8个省/市的新生儿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包括了我国西部地区7省1市的132家医院.132家医院新生儿科室中,除颤仪配置率为31.8% (42/132),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开展率为54.5% (72/132),专科护士培训开展率为20.4% (27/132).98.5% (130/132)的医院认为培养专科护士亟待改善,93.9% (124/132)医院希望增加新生儿科护士培训机会.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新生儿科护士外出培训机会少,对培训的需求高;新生儿科业务开展能力和技术水平低,需求高.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增加对我国西部相对不发达省份的卫生资源投入,并开展针对性的新生儿科技术、业务和能力培训,提升我国西部新生儿科医疗和护理水平.

    作者:张梦琴;罗碧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2016年湖北地区学龄前腹泻患儿84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新鲜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840份粪便样本中检出407份为阳性标本(48.45%),其中以轮状病毒病原检出率高为94.10%(383/407),其次为肠道腺病毒为3.19% (13/407),而混合感染占1.23%(5/407);男性与女性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组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总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2~3岁组,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3岁组中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腹泻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秋季,各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季节中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及夏季,各季节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中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检出率较高,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肠道腺病毒;1~3岁年龄段及秋冬季病毒性病原检出率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周慧;徐彬;金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产前肌酸激酶检测辅助B超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肌酸激酶(CK)检测辅助B超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妇幼保健院80例疑似胎盘植入孕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产妇产前均行CK检测和B超检查,分析产前CK检测辅助B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B超检查与B超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32例胎盘植入,48例未植入,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K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前CK检测判断胎盘植入的佳截断值为161.5 U/L(AUC=0.636,标准误=0.065,95%CI=0.508 ~ 0.763,P=0.041),产前B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00,P<0.05).产前B超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满意(Kappa值为0.815,P<0.05).产前超声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超声检查,其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CK检测超过161.5 U/L可作为判断产前胎盘植入的临床界值,CK检测辅助B超检查能提高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海燕;毕红;曹森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RDS大鼠KLF2转录因子和甲状腺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KLF2转录因子在RDS大鼠肺组织的表达以及与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不敏感的NRDS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 注射油酸建立的RDS大鼠模型为研究组,分别于注射后3h、18 h、24h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KLF2蛋白的表达,并与非RDS大鼠做对照.结果 油酸3h组、18h组中的血清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酸3h组中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酸18 h组中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的KLF2蛋白量表达油酸3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8h组、24 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症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KLF2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FT4、T4与KLF2有相关性.

    作者:钟红平;陈彦香;刘世平;姜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