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玲;杨晓丽;朱芸;龙琦
目的 探讨全身抗感染治疗下给予穿刺冲洗和切开引流两种术式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20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03例,在全身抗感染治疗基础上,A组在B超引导下对脓肿灶进行穿刺抽吸冲洗,B组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术,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 ①A组总有效率为95.14%,明显高于B组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B组相比,A组脓腔愈合时间、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VAS评分更少、瘢痕长度更小,且上述指标水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术后3月,A组复发率为3.88%,明显低于B组12.62%;A组术后可哺乳患者比率为79.61%,明显高于B组26.21%;围术期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也明显低于B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身抗感染治疗下,应用B超穿刺抽吸冲洗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晶晶;王宗宝;邢志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能配合完成声场测听.根据行为测听结果调整对应电极的T值,对平均听阈>35dB HL的患儿调整T值后再次测听.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过程顺利.20例患儿进行儿童视觉强化定向条件反应测试(VRA),16例患儿进行儿童游戏测听(PA).结果显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4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7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5例,VRA和PA听力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受试患儿中22例编程调试后行行为测听,平均听阈≤35dB HL,此22例儿童认为T值设置比较合适,未进行再次调试;11例患儿根据第1次行为测听的结果改变T值后平均阈值下降≤5dB HL;2例患儿在调整T值后阈值反而提高,后采用第1次调试的T值;1名患儿调整T值后阈值无改变.36例患儿家属中总满意率为94.44%.结论 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淑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判定及筛选佳的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方法,为后续试验提取游离胎儿DNA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健康妊娠孕妇血浆,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血浆游离DNA的提取,经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使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含量及纯度,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测定扩增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43.27±21.01)ng/μl;纯度A260/A280 (0.999 7±0.084 42);扩增效率为94%;而磁珠法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31.74±12.25) ng/μl:纯度A260/A280 (0.878 3±0.052 66);扩增效率为87%.两组方法提取游离DNA的浓度、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操作更简便、快捷.经测定提取的DNA的浓度及纯度,扩增效率后可判断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浓度、纯度及扩增效率都远远优于磁珠法;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更适用于后续无创产前诊断研究试验.
作者:冉贵萍;赵海鸥;谢艳平;陈英;钟贞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75 g OGTT)不同时点血糖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律产检的GDM孕妇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孕妇75 g OGTT一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6例为实验1组,孕妇75 g OGTT二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8例为实验2组,孕妇75 g OGTT三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5例为实验3组,孕妇75 g OGTT各项时点血糖异常新生儿血糖正常的21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新生儿脐血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及脑特异性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3组脐血血清中GFAP、NSE、MBP及S100蛋白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验1、2、3组GFAP、NSE、MBP及S100基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75 g OG-TT异常时点的增多呈递增趋势,提示联合检测脐血血清中这4个基因可作为HBD的早期诊断指标,对HBD的及时评估、治疗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羊水过少孕妇临床效果及母婴安全性,为羊水过少孕妇抗凝改善胎盘血循环、促进羊水生成治疗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羊水过少患者(妊娠28~ 34周)98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分娩的未经治疗的羊水正常孕妇(妊娠>28周)9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中药抗凝治疗.观察实验组抗凝治疗后羊水指数情况、凝血功能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抗凝治疗前、后羊水指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及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情况及早产、新生儿评分、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随访至生后12周黄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羊水过少安全有效,未发现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彩霞;唐淑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新生儿科的人员配置、技术、设备等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工具《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我国西部主要的8个省/市的新生儿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包括了我国西部地区7省1市的132家医院.132家医院新生儿科室中,除颤仪配置率为31.8% (42/132),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开展率为54.5% (72/132),专科护士培训开展率为20.4% (27/132).98.5% (130/132)的医院认为培养专科护士亟待改善,93.9% (124/132)医院希望增加新生儿科护士培训机会.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新生儿科护士外出培训机会少,对培训的需求高;新生儿科业务开展能力和技术水平低,需求高.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增加对我国西部相对不发达省份的卫生资源投入,并开展针对性的新生儿科技术、业务和能力培训,提升我国西部新生儿科医疗和护理水平.
作者:张梦琴;罗碧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背带式缝合与传统止血方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8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传统纱条填塞法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及Hb水平.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来潮时间以及恶露干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输血比例、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子宫高危因素伴有胎盘高危因素产妇止血成功率明显低于无高危因素、单纯子宫高危因素或者单纯胎盘高危因素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止血方法,背带式缝合法明显提高了刮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不过对于具有多个高危因素的产妇治疗失败率相对较高,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柳银华;杨景;熊利梅;朱清华;黄湘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孕早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孕早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妊娠结局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医院诊断的孕早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3 5 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治疗分为治疗组2 145例与未治疗组1 367例;根据TPOAb的结果分为阳性治疗亚组1 772例,阴性治疗亚组373例,阳性未治疗亚组341例,阴性未治疗亚组1 026例.另选择正常妊娠孕妇10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TPOAb阳性治疗亚组与TPOAb阳性未治疗亚组、TPOAb阴性治疗亚组与TPOAb阴性未治疗亚组妊娠结局,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治疗前、后TSH水平.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TSH水平显著下降,未治疗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阳性治疗亚组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显著低于TPOAb阳性未治疗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阴性治疗亚组与TPOAb阴性未治疗亚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孕早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尤其是TPOAb阳性的患者.
作者:柴丽娅;刘立立;佟玉;郭菲菲;李玉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液学指标的特点,为早期发现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降低晚期早产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5月北京地区26家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及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875例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结果 白细胞计数平均为(12.27:±:4.81)×109/L,异常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66.50±27.88) g/L,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为导致红细胞增多的高危因素,贫血发生率随胎龄增长而降低;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61.65±89.32)×109/L,增高是由于存在感染性疾病,降低可能与宫内/生后感染、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有关.结论 对于晚期早产儿尤其是合并各种高危因素的晚期早产儿应密切监测各项血液学指标,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
作者:刘瑶;刘捷;曾超美;李瑛;付晓辉;徐小静;龙卉;李月萍;曾慧慧;李正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85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引产,研究组予以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有效率、成功率、Bishop评分、临产及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shop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min 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产后尿潴留及宫颈裂伤发生,但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引产,且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欢英;朱明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CD4+、CD8+及CD3+免疫功能情况.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神经科163例脑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30型核酸,以脑脊液检测出埃可病毒30型核酸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174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液T淋巴细胞CD4+、CD8+及CD3+免疫功能.结果 ①确定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105例,阳性率64.42%,男60例,女45例,年龄1~12岁.②与健康儿童比较CD4+、CD8+及CD3+绝对计数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 +/CD8+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以CD3+、CD4+及CD8+绝对计数降低,免疫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作者:刘愉;邓琳菲;刘颖;黄艳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集体式亲子教育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3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是否自愿让早产儿参加集体式早期教育指导的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干预组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早期教育计划,定期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社会交往、语言等方面进行早期集体式亲子教育,对照组不予相应干预.干预1年后,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儿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 干预组总发育商、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婴幼儿总发育商(DQ)进行分级比较发现,干预组DQ评分115≤DQ< 130的比率高于对照组,70≤DQ<85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体式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尤其在大运动、适应能力及社会交往方面更为显著,但对于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则需更长时间干预才能追赶到足月儿水平.
作者:许吟;卫雅蓉;蒋新液;郭冰冰;裴晶晶;唐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产前肌酸激酶(CK)检测辅助B超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妇幼保健院80例疑似胎盘植入孕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产妇产前均行CK检测和B超检查,分析产前CK检测辅助B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B超检查与B超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32例胎盘植入,48例未植入,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K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前CK检测判断胎盘植入的佳截断值为161.5 U/L(AUC=0.636,标准误=0.065,95%CI=0.508 ~ 0.763,P=0.041),产前B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00,P<0.05).产前B超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满意(Kappa值为0.815,P<0.05).产前超声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超声检查,其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CK检测超过161.5 U/L可作为判断产前胎盘植入的临床界值,CK检测辅助B超检查能提高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海燕;毕红;曹森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孕期保健配合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血糖控制中的应用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接受诊治的108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饮食控制、强化健康锻炼等早期孕期保健,研究组患者在孕期保健基础上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变化及围生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及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孕期保健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改善围生结局.
作者:何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及绒毛中的表达及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为临床监测与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64例分为复发性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分析两组女性血清及绒毛组织中的VEGF表达,探讨VEGF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VEGF的浓度及绒毛组织中VEGF表达为阳性的比例68.29%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872±376及2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流产与VEGF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付建华;林秀英;王雪;方艳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孕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9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引产的足月妊娠孕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单纯缩宫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观察组孕妇给予缩宫素联合水囊引产,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引产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妊娠结局、促宫颈成熟效果以及阴道分娩产妇产程和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引产后,临床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两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观察组孕妇阴道产比例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5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强直性/过频宫缩发生率和孕妇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后,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诱发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脐动脉pH值、体质量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孕妇的促宫颈成熟效果十分理想,同时能够显著缩短足月妊娠孕妇产程,并明显改善孕妇妊娠结局.
作者:张薇;金荣;孙伟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瘢痕子宫、巨大胎儿、可疑胎儿窘迫、引产失败等孕妇逐渐增多,即使全球范围产科医生都在为减少剖宫产率而努力,剖宫产率仍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发达国家剖宫产率约为21%,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7.3%,其中我国更是达到了46.2%[1-2].成功的引产在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中具有积极作用,其中促进宫颈成熟在引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孕妇个体间存在差异,临床上应选择恰当的方法促进宫颈成熟,从而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主要对足月妊娠促进宫颈成熟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秋霞;杨丽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为产后抑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平均显效时间、5-HT水平、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显效时间(11.24±3.07)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56±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5-H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347.62±24.48) pg/ml高于对照组(318.17±28.15)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14.65±3.07)分低于对照组(17.22±4.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64.50±3.83)分高于对照组(49.08±4.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5-HT水平,改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且起效较快,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包惠霞;安鹏辉;包志萍;朱俊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临床资料十分有限,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尚无系统指南及专家共识.本文对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1 流行病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1%[1],可发生于全身许多部位及器官,如皮肤、口腔、鼻腔、肛管、外阴、食管等部位[1-2].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仅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3% ~7%,以外阴、阴道多见,宫颈、卵巢等部位较为罕见[1-4].全世界报道的生殖系统恶性黑色素瘤不到300例[5],有学者对Medline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从1950-2016年原发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仅有96个,其中绝大多数-(79/96,占82%)是在1990年之后报道的[6],多以散在病例报道.
作者:徐梦秋;田笛;周顺卿;姚迎春;韩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分布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技术对205例CIN组织标本进行15种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其中CIN Ⅰ级72例、CINⅡ级55例、CINⅢ级78例,分析不同级别CIN患者HPV感染率及HPV感染型别的差异.结果 205例CIN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65例,总HPV感染率为80.5% (165/205),其中CIN Ⅰ级HPV感染率为51.4% (37/72)、CINⅡ级HPV感染率为94.5% (52/55)、CINⅢ级HPV感染率为97.4% (76/78).在CINⅢ级患者中,HPV 16型感染出现频率高达41.8% (46/110),随后是52型、58型、33型和31型.不同年龄CIN Ⅰ级、CINⅡ级、CINⅢ级患者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CIN病变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16型感染率也随之增加.对适龄女性行宫颈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有利于临床妇产科医师对CIN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也有利于临床医师跟踪和随访高致癌型HPV感染者.
作者:万启军;蔡晓琴;耿建祥;邓中平;黄华艺;唐玲丽;秦雪;袁凯志;赵雪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