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霞;张学强;陈丁莉;赵巍;张小芳;赵素斌;郭丽丽
目的 调查分析2010-2014年徐汇区98 307例退休妇女妇科疾病受检率、患病率及患病顺位.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徐汇区2010-2014年退休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筛查退休妇女98 307例,2010年妇科普查的受检率为98.06%,2012年为96.24%,2014年为93.90%,妇科普查受检率在逐渐降低,患病率随之略下降.妇科疾病前5位顺位:子宫肌瘤、卵巢肿块、宫颈炎、乳房肿块、阴道炎症,恶性肿瘤以乳房癌为主.结论 普查项目经费多年未变,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妇科普查受检率逐年下降,患病率也在逐年减少,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妇科普查力度.
作者:丁幼华;李丹;吴玲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创接生对初产妇盆底肌肉早期恢复的影响和治疗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分娩的310例初产妇分为3组,无创接生的110例为无创接生组,会阴侧切的105例为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的95例为剖宫产组.比较无创接生组与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组产后6~8周时的盆底肌张力强度及治疗1个疗程后盆底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无创接生、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对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其肌力大小都≤3分;治疗后盆底肌力都有恢复,肌力都在Ⅱ级以上,其影响程度在产后6~8周和治疗1个疗程后Oxford评分比较:无创接生组与侧切组肌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接生组与剖宫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由于盆底肌肉受压、牵拉、肌纤维变形及肌力减退,对盆底肌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无创接生技术不会增加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且其肌力恢复较侧切组更有优势,与剖宫产组无差异,建议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推动无创接生,减少产妇的痛苦.
作者:陈志芳;彭检妹;郑萍萍;温雪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邢台市聋哑学校耳聋患者线粒体DNA m.C1494T和m.A1555G突变情况.方法 对2013-2014年河北省邢台市聋哑学校的115例耳聋学生进行遗传性耳聋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听力学评估.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线粒体12SrRNA m.C1494T和m.A1555G两个突变位点.结果 2例(1.7%)携带线粒体DNA m.A1555G均质性突变,1例(0.9%)携带线粒体DNA m.C1494T均质性突变.结论 邢台地区线粒体DNA m.A1555G突变发生率与其他地区比较偏低,m.C1494T突变发生率与其他地区比较偏高.在地区性耳聋病因调查中运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用于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指导该家系成员预防药物性耳聋.
作者:李守霞;张学强;陈丁莉;赵巍;张小芳;赵素斌;郭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国城市2岁儿童饮食行为与父母体重状态及母亲喂养方式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孕前父母体重状态将儿童分为肥胖高危组和对照组,采用自制基本信息问卷,标准化《儿童饮食行为问卷》、《父母喂养方式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家庭环境下母亲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成功随访的208户家庭中,肥胖高危组与对照组儿童饮食行为量表和喂养方式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母亲情绪性喂养与儿童情绪性多食(β:0.25,95%CI:0.09~0.42)、对食物的反应(β:0.35,95%CI:0.13~0.57)以及情绪性少食(β:0.33,95% CI:0.13~0.54)正相关.母亲鼓励性喂养在2岁时与儿童情绪性多食(β:-0.49,95% CI:-0.70 ~0.29)、总要喝东西(β:-0.40,95% CI:-0.71 ~0.15)及情绪性少食(β:-0.39,95% CI:-0.64-0.14)负相关.结论 父母体重状态不影响2岁儿童的饮食行为,而母亲情绪性喂养与鼓励性喂养行为在塑造儿童饮食行为方面起重要作用.对母亲的喂养行为进行积极指导,包括根据儿童不同性别和对喂养方式的反应区别对待,对于促进儿童良好饮食行为形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思玉;谢水仙;熊月琳;张建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轻度增宽的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妊娠期超声诊断的胎儿侧脑室10~12 mm病例,部分病例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分析或核磁共振(MRI)检查,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71例侧脑室增宽病例36例(50.70%)接受染色体检查,8例(11.27%)行无创DNA检测,44例中染色体异常1例(2.27%);28例在产前或产后进行了MRI的检查,均未见其他异常;65例(91.55%)正常分娩,其中63例(96.92%)随访正常.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能够敏感地检出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者染色体异常概率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何顺安;肖燕;魏玲;李江涛;吴琦;杨淑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GnRH-a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兴宁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GnRH-a预处理组(予2次GnRH-a预处理后再进行手术)和对照组(入选后直接进行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灌注液使用量、术中并发症、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者对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满意程度的VSA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症状改善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予GnRH-a预处理组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灌注液使用量、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后6个月异常阴道流血症状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GnRH-a预处理可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智菊;肖苑玲;刁永强;张映平;何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荆州市2005-2015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开展情况,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荆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及确诊结果.实验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化学荧光法分别检测干滤纸血片中促甲状腺素(TSH)、苯丙氨酸(Phe)浓度.结果 2005-2015年,荆州市共筛查新生儿368 837例,筛查率由2005年的6.42%提升到2015年的96.40%,可疑患儿年均复诊率在90%以上,共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69例,发病率为1:2 182;PKU 11例,发病率为1:33 531.结论 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是提升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和PKU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可有效降低残疾儿的发生.
作者:王荣贵;陈萍;金爱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与人支原体(Mh)感染情况,并对其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该院就诊的71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取其宫颈分泌物标本,应用支原体培养试剂盒进行Uu和Mh感染培养和药敏检测分析.结果 710份标本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48.0%,其中单纯Uu阳性率为31.7%,单纯Mh阳性率为11.7%,Uu和Mh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6%.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为敏感;对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Uu感染为主,耐药性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康洪彬;贾丽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临床确诊的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42例,非细菌感染组48例,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同时测定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的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和WBC计数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A水平细菌感染组均低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41、62.87、15.07和28.87,均P<0.01),阳性率分别为88.10%、83.33%、61.90和50.00%;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1),PCT水平和WBC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5、7.92,均P<0.01),CRP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P<0.01).结论 血清PCT、PA、CRP及WBC计数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为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王文俊;李义德;刘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人疱疹病毒4型(EBV)、解脲脲原体(UU)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并分析年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患者46例、低级别病变(LSIL)患者42例、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排除病变(ASCUS)患者41例和正常对照(NILM)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式荧光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法分别检测HR-HPV、CMV、EBV、UU感染情况.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运用x2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状态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UU感染率在各组中均为高,其次是CMV,EBV感染率低.UU、CMV感染及年龄在各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及以上微生物合并HR-HPV感染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MV、EBV、UU合并HR-HPV感染分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随年龄增大,病变风险增大.且UU更容易合并HR-HPV感染.HR-HPV及微生物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的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丽丽;郑丽媛;陈海英;陈双峰;王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子痫前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92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92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OR=4.259)、高血压家族史(OR=2.852)、子痫前期史(OR=4.855)、妊娠期高血压(OR=6.001)、妊娠期糖尿病或肾病(OR=2.627)、妊娠期尿路感染(OR=2.050)等均为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子痫前期发病的因素较多,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或肾病,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妊娠期疾病,根据围产期高危因素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病率.
作者:王珊;张燕;钟文明;牛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孕栓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日-12月20日该院收治的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5U、宫体注射缩宫素5U,术后2d连续舌下含服卡孕栓,2次/日,每次0.5 mg.对照组27例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缩宫素10U,术后2d连续静滴缩宫素,1次/日,每次20 U.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内的失血量、术后第3天子宫复旧情况及术后恢复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3天子宫复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应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应用卡孕栓,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同时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并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特点,值得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使用.
作者:高涛;马锦琪;荣琴英;程雪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瘦素受体基因突变与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银染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检测PCOS患者33例(PCOS组)及育龄期单纯子宫肌瘤患者33例(对照组)腹壁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LEPR)基因第2、4、6、7、8、13/14、20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共发现24例外显子4上有位置异常的电泳条带,其中PCOS患者18例,对照组6例.经直接测序分析,为A670→G670的纯合多态性突变,即109位氨基酸由赖氨酸(LysK)置换成精氨酸(ArgR). PCOS患者的该位点检测到的A→G的多态性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检出第4外显子K109R多态性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未检出变异者(P<0.01).结论 PCOS患者LEPR基因胞外区第4外显子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第4外显子K109R多态性可能与PCOS有遗传倾向的瘦素抵抗有关.
作者:吕立群;李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妊娠期伴随着血液凝血及纤溶蛋白的变化,形成了一种趋于形成血栓的平衡状态.凝血级联过程的激活会减少出血的风险,同时却也会对胎儿及孕妇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产前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发现产妇凝血功能障碍,掌握产妇凝血纤溶功能及状态,对预防一些产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妇女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变化综述如下.
作者:朱洁;张玉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桂附地黄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轻中度SUI患者186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联合雌三醇阴道涂抹,研究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联合桂附地黄丸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72 h尿失禁次数、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动态压力和SF-36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2 h尿失禁次数、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阴道动态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2.47%和96.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附地黄丸与雌三醇分别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永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提高和改善卫生公平性已成为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儿童健康公平性现状和影响因素,对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章伟芳;赵正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妇女自然的生理现象,但这一特殊时期女性巨大的生理变化,可能引起心理上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拮抗胰岛素物质的增多,妊娠期糖尿病(GDM)成为孕期高发疾病.国外对糖尿病和抑郁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孕期对母婴结局危害较大的GDM和围产抑郁也得到国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我国对GDM和围产抑郁的关系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本综述分析国外对GDM和围产抑郁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旨在为国内研究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出建议.
作者:董青青;姚菲;赵庆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了解柳州地区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原因,探讨目前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完善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以及管理方案,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生儿筛查中可疑患有中重度地中海贫血和转诊至该院行地中海贫血检查的患儿5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对地中海贫血的认识(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等)和对地中海贫血的态度(是否婚检产检筛查、产前诊断和对终止妊娠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导致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57例患儿中共检出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38例(66.67%),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19例(33.33%).57位家长中以30~39岁年龄段分布人数居多,占调查对象总人数60.00%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46人(80.70%),其次为中专以上学历有9人(15.79%);壮族居多,有42人(73.68%),其次为汉族8人(14.04%),其他民族7人(12.28%);职业以农民为主,有35人(61.40%),无固定职业人员22人(38.60%).“听说过地中海贫血”的有42人(73.68%),对地中海贫血危害有所了解的有30人(52.63%),“双方进行婚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有35人(61.40%),“孕期进行地中海贫血检查”的有44人(77.19%),“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的有4人(7.02%),无终止妊娠者.结论 家长对地中海贫血知识的了解情况、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民族风俗、地区偏远等因素是造成该地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中应考虑到上述因素.
作者:谭建强;潘莉珍;陆碧玉;杨金玲;罗世强;陈大宇;郑敏;蔡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体常见氨基酸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体内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12月在该院住院的5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120例为对照组,运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分析两组对象常见氨基酸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缬氨酸(Val)、精氨酸(Arg)、瓜氨酸(Cit)水平,统计分析其代谢含量之间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Leu、Thr、V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rg、Ci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e、Met、Trp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因机体基础差,易在疾病期出现肝脏功能受损而引起氨基酸代谢缺陷,早期检测此群体氨基酸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疗高胆红素血症及相关疾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陈大宇;谭建强;杨金玲;郑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亮丙瑞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前使用亮丙瑞林,首次给药在月经的第1天,给予3.75 mg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每间隔1个月经周期(即28 d)1次,连续3个月,在末次用药4周以后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妊娠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29%,复发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复发率为16.6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81.71%,对照组妊娠率为51.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覃正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