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周涛;杜静;潘真;王琳;徐静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月,在本院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进行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拟定对策与实施等品管圈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有效干预.对比活动前、后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活动前的53.2%提高到活动后的87.2%,达到干预目标.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有效干预,增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了医院内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胡清媛;李亚兰;刘瑜;孔祥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总结了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饮食健康指导,主要包括预防和食物的选择.认为胆囊炎、胆石症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丛小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介绍了FTS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手术前患者的评估及健康教育;术中麻醉方法的优化、保持正常体温及微创手术方法的应用;术后康复措施.认为FTS可不同程度缓解泌尿外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增加镇痛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再次入院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聂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疗效及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切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临床疗效为71.11%,显著低于观察组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高于观察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疼痛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感,增强其疗效,促进其术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林惠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经介入治疗剖宫产术的围术期护理方式进行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月 ~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介入治疗后剖宫产手术,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产褥感染、子宫切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经介入治疗剖宫产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作者:吴雪娜;涂一凡;胡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6年7月 ~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医疗护理;2017年1月 ~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按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医护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能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同时,能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川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综述了国内脑卒中延续护理的实施现状,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的实施模式,以及其效果,认为脑卒中的延续护理应以循证为基础,实现本土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康复治疗护理一体化才能促进脑卒中延续护理更好发展.
作者:于灿萍;徐建珍;黄绍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秋水仙碱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晶体,是临床治疗风湿病、痛风和抗肿瘤的药物.有剧毒,致 死 量 为 0.8 mg/kg[1],目前尚无解毒剂.中毒后 2 ~5 h 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和喉咙有烧灼感、发热、呕吐、腹泻、腹疼,重症中毒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很高.本科近年来共收治 5 例急性重症秋水仙碱中毒患者,抢救成功 3 例,现将急救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琴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回授法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塞住院患者2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 ~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塞住院患者27例为实验组,实验组按常规肢体功能锻炼,同时采用回授法对脑梗塞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干预后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回授法能有效提高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减少脑梗塞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利平;翁琼俐;高卫娟;欧小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 ~2017年5月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按照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年龄>60岁)和低龄组(年龄≤60岁),每组各25例,采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对2组患者入院时、溶栓治疗后3周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观察并统计2组溶栓治疗3周内皮肤黏膜出血、症状性脑出血情况及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3周的NIHSS评分及mRS评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低龄组治疗后3周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优于高龄组(P均<0.05).低龄组临床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高龄组的80.00%,预后康复率、良好率分别为52.00%、92.00%,均明显高于高龄组的20.00%、64.00%(P均<0.05);低龄组溶栓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20.00%均明显低于高龄组的12.00%、88.00%(P均<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但相对高龄患者,年龄≤60岁的低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更佳,不良反应更小,临床中可加强对高龄患者溶栓药物使用疗效的评估,以提高其临床预后.
作者:方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输入血制品尤其是在血液科,是临床辅助治疗的方法之一,并且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在输入过程中,也经常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导致了输血袋被刺破而无法使用.近 2 年来,在本科也发生了输血器针头将输血袋刺破的事例;2 例为不同护士为不同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均刺破了输血袋连接管处,造成血制品漏出.
作者:王洪英;陈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抢救患者身份识别的未执行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鱼骨图和冰山图分析,导致抢救室患者身份识别执行率低的原因有:腕带佩带不及时,床号标识不醒目,病例资料放置不集中.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腕带佩带责任落实到人,佩带时机为入抢救室后立即佩带;更换更为醒目的红色大字床号,统一张贴于床栏右侧床头处;病例资料统一收集于抢救文件夹内,悬挂于患者床尾,离开抢救室时并制定专门悬挂区域放置.比较改进前后患者身份识别未执行率.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抢救室患者身份识别的未执行率从36%下降到9%(P<0.05).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护理人员对抢救患者身份识别的未执行率,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总结了医院产科门诊母乳喂养宣教的经验和体会.认为具有母乳喂养专科经验的护士专人向所有在院分娩建卡的孕妇及家属宣教,规范宣教内容和流程,强调流程清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等手段提高宣教率,营造良好的母乳喂养氛围,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刘远琼;刘芯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临床广泛应用于中、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PICC 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在置管侧肢体的肱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内凝结[2],它会中断治疗、增加治疗费用,若栓子脱落后易造成严重后果[3].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 -disci-plinaryteam,MDT)是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医学模式.它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模式、决策模式,推动了全方位的专业化、规范化的治疗方式以及进行合理的医疗资源整合[4].MDT 模式合理的运用在临床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资源合理化的运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安全.
作者:田甜;刘敏;王培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医生对开展口腔专科护理培训的态度及培训内容的建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1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口腔医生93名,对口腔护士具备的专科知识及技能满意度为57%,93.6%的医生认为需要或非常需要开展口腔专科护理培训.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首选口腔专科疾病诊疗知识和口腔材料调拌术.87.1%认为口腔专科护理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口腔专科护理技能.结论 医生认为护士需开展口腔专科护理的培训,对培训内容提出指导意见,这对于今后建立口腔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有深远意义.
作者:张年保;汪小红;杨燕;林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心理控制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8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行健康心理控制源护理,比较组间心理情绪、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35.23±5.11)分、(39.31±6.02)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实现(23.22±5.20)分、人际关系(23.84±4.67)分、压力应对(21.08±3.35)分、健康责任(19.80±3.55)分、运动(14.40±4.12)分、营养(24.90±16.61)分及总分(127.28±16.61)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绪(7.24±1.05)分、症状(7.54±1.06)分、体力限制(12.25±1.06)分、社会限制(5.17±0.34)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CHF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心理控制源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健康行为发展,提升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王伟;刘军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护人员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菌要求在手术的成功率中有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对无菌铺单要求更严.手术野铺无菌单的目的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小皮肤区之外,遮盖手术患者其它部位,使手术周围环境成为一个较大范围无菌区域,防止细菌进入切口,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目前国内医院普遍都采用无菌布料覆盖,但在布料覆盖层数以及质量上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一般少都是 4 ~6 层,而且要干燥,无破损,这样才符合无菌要求.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铺单方法为:于头部切口周围分别盖 3 块治疗巾,自腹部沿纵向切口铺 3 块治疗巾,然后再从头部向下沿右侧颈动脉走行至腹腔以 T 型切口铺置双层 1.5 m ×1.5 m 的方巾盖住患者躯干,用止血钳固定.但铺置较繁琐,并且术中需随时注意避免无菌单滑落.对此我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究,设计侧脑室 -腹腔分流手术专用孔单用于此类手术,即可解决存在的问题,适应手术需求,适合临床推广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红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总结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3月 ~2017年3月接收的86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新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全麻CARTO患者超早期饮水的应用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 ~12月本科收治的256例全麻下行CARTO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观察组在患者意识清醒且吞咽功能恢复的前提下2h内开始饮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即患者麻醉清醒4h后开始饮水.从口渴、饥饿、疲乏无力、护理满意度4方面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h口渴、饥饿、疲乏无力、护理满意度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进饮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增强了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减少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同时有效缓解患者全麻术后的不适症状.
作者:代芳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综合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经过严格筛选后运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终纳入11篇文献,共1251例患者.分析发现心理干预对痤疮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OR=2.76,95%CI(1.94,3.92)、在抑郁评分方面SMD=-2.39,95%CI(-4.73,-0.05),在焦虑评分方面SMD=-0.84,95%CI(-1.51,-0.18),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仍然需要设计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获取更为可靠的研究结果.
作者:巩文花;邹宇;王婧;王宇;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