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谢虹;黄海伟
目的 调查杭州市下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以为预防儿童视力不良提供参考.方法 对杭州市下城区内10所幼儿园共2440名3~6岁儿童的视力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裸眼视力检查,以及屈光度检查.结果 <4岁年龄组儿童发生视力异常97例,占11.70%,4~5岁年龄组儿童发生视力异常103例,占12.09%,>5岁年龄组儿童发生视力异常99例,占13.04%,不同年龄组间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7,P>0.05).<4岁年龄组中视力异常男童50例(51.55%),女童47例(48.45%),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无统计学差异(x2=0.153,P>0.05).4~5岁年龄组中视力异常男童53例,占51.46%,女童50例,占48.54%,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1,P>0.05).>5岁年龄组中视力异常男童52例,占52.53%,女童47例,占47.47%,组内不同性别儿童发生视力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05,P>0.05).299名初查视力异常儿童中共有269名儿童复诊,再次给予专科视力检查,共239名儿童确诊为视力不良.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后对以上239名儿童共478眼予以1%阿托品眼膏涂眼,3次/d,3d后予以验光,共136名(56.90%)儿童确诊为弱视.其中在学龄前儿童中主要以远视性弱视为主,共109例(80.15%);近视性弱视随年龄增加有所上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 =3.081,P<0.05).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具有重大的意义,早期发现儿童的屈光异常并予以及时的干预,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提供用眼卫生方面的知识,以保障学龄前儿童视力能得到正常的发育.
作者:尤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上海某区妊娠期糖尿病流行现状,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现状和产妇相关健康认知的关系.方法 抽取该区具代表性的两家分娩单位2013年3月-2016年2月的23 765例活产分娩量,以纳入标准的346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相同时段非妊娠期糖尿病1039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其基础特征、认知度、依从度、影响度对比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有其存在的基础特征,研究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而依从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具一定不良影响度.结论 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诊断和管理,提高其认知度、重视依从度,有利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其近远期不良影响.
作者:章敏姬;王双燕;卞咏梅;徐秋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孕妇身体活动状况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11月-2013年12月追踪152名孕妇整个孕期身体活动状况及围产期结局.对孕期身体活动状况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01名(66.45%)孕妇体重增加超标,孕期平均体重增加为(18.79±5.06) kg,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43±0.40)Kg;孕早期、孕中后期运动达标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超标率、孕期体重增加值、50 g糖耐量筛查的血糖值均显著低于运动不达标组(P<0.01),孕中后期运动达标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运动不达标组(P<0.05);孕早期、孕中后期能耗值与孕期体重增加值、50 g糖耐量筛查的血糖值均呈负相关(P<0.05),孕中后期能耗值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无论孕早期还是孕中后期的身体活动,尤其运动/锻炼的增加,有利于孕妇血糖及孕期体重的控制;同时,孕中后期的运动有利于控制新生儿体重.
作者:张燕;胡祥芹;崔丽;董胜雯;赵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目前藏族女大学生的月经及经期保健状况,帮助内地藏族女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和青春期保健工作.方法 对西藏民族学院在校藏族女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并发问卷对其月经初潮年龄及经期保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西藏女大学生的初潮年龄平均为13.5岁,痛经发生率为71.53%,女大学生月经知识来源多为家庭教育.结论 内地的藏族女大学生月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占主要因素.因此,加强藏族女大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学校应积极主动引导,让藏族女大学生掌握经期自我保健知识.
作者:孟巧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宜州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宜州市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3剂次的0~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静脉血3~5 ml,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Ag,抗-HBs),抗乙肝核心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抗-HBc).结果 862名0~4岁儿童HBs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抗-HBc阳性率为59.63% (95%CI:56.32 ~62.85),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x2=10.88,P<0.05).抗-HBs阳性率为84.11% (95% CI:81.52 ~86.40),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趋势x2=38.37,P<0.001).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组抗-HBs阳性率(85.95%)高于首针不及时接种组(6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5,P<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itie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4岁年龄组比较,1岁组(OR=21.688,95%CI:10.382 ~ 45.306)、2岁组(OR=7.501,95%CI:4.181~13.456)、3岁组(OR=2.249,95%CI:1.319 ~3.835)均为抗-HBs阳性的危险因素;首针及时接种(OR=2.898,95%CI:1.540 ~5.454)、有加强接种史(OR=12.414,95%CI:6.606~23.330)也是抗-HBs阳性的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OR=0.343,95%CI:0.150 ~0.784)则是抗-HBs阳性的保护因素.结论 宜州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已取得良好效果,由于3岁以上儿童抗-HBs水平下降较快,而且存在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仍需提高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开展抗-HBs水平监测,及时开展加强免疫,继续巩固和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作者:李海;王学燕;陈钦艳;谭超;杨庆利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并展现国内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研究的现况、方法和热点内容.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FPFD研究文献进行信息提取与计量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共检及FPFD研究论文1 601篇,2006、2011、2015年分别为36篇、205篇和319篇;北京协和医院朱兰以32篇文献居作者发文榜首,北京、广东两地分别以101篇和66篇论文引领机构TOP20前列,妇幼保健与妇产专科类期刊发表文献占60.00%,临床类文献占发文总量的67.00%,预防保健类文献仅有30篇,有数据支持的研究论著从2006年的48.39%增至2015年的85.96%,使用单因素统计方法的文献占规范统计处理类论著总数的82.00%.结论 国内针对FPFD研究文献增长迅速,已形成“两群一圈两类”作者机构群,妇幼保健类与妇产专科类期刊是FPFD主要传播载体,临床研究文献较多,预防保健类文献偏少,尚缺乏系统科研设计和多元数据处理的高水平文献.
作者:提慧慧;刘芳;刘岩;李晓冰;马智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治疗前后血β-hCG值和包块直径变化情况、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β-hCG值、包块直径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血β-hCG值、包块直径均小于对照组,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代会波;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治及与孕妇年龄、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自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的非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的差异进行观察,并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其中B超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67.8%、90.3%,MRI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度为100.0%、100.0%.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在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与子宫切除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年龄≥35岁、流产次数≥3次、剖宫产次数≥2次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术前是否有胎盘植入可通过超声及MRI进行检查评估,然后指定相应的手术方案,凶险性前置胎盘与孕妇年龄高、剖宫产次数多及人工流产次数多有关.
作者:任郁;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片(L-T4)治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该院建卡分娩并一直在该院内科就诊的产妇1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明确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甲减)并给予L-T4规范治疗的患者45例为亚甲减治疗组、明确诊断为亚甲减未用药治疗的患者31例为亚甲减未治疗组,正常产妇73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亚甲减患者经过L-T4治疗后其妊娠结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治疗组自然流产率、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贫血发生率较未治疗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早筛查用药,调整TSH<2.5 mIU/L,可以减少自然流产、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可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文静;吕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阴道分娩婴儿出生时间昼夜节律及月份变化规律,为产房管理提供实证.方法 将某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共29 060名经阴道分娩的活产婴儿的出生时间按月份及1h间隔分组排列,利用圆形分布资料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出生时间规律.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出生时间未见昼夜集中趋势(P>0.05).2015年月份趋势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4年新生儿出生高峰期在10月26日,高峰范围是6月14日-次年3月7日(P<0.05);2013年新生儿出生高峰期在9月19日,高峰范围是6月7日-次年2月27日(P<0.05).结论 新生儿阴道分娩未见昼夜节律变化.产房应加强人力资源分配管理,科学合理分配产科助产技术力量,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黄欣欣;江秀敏;刘秀武;郭胜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MCT)患者肿瘤直径和血清CA125、CA199在不同年龄组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因MCT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5组:<20岁29例,20~ 29岁121例,30 ~ 39岁76例,40 ~ 49岁55例,≥50岁20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301例患者,MCT平均直径大小以<20岁组大,其次是≥50岁组,30~ 39岁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99平均水平以<20岁和≥50岁组高,以30~39岁组和40 ~ 49岁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25平均水平在5个年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CA199阳性率在5组间比较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125阳性率在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大多数患者发现MCT的年龄阶段位于20~49岁之间.不同年龄阶段MCT直径大小、CA199水平分布有所不同,这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理解和诊断MCT.
作者:唐妍;何茜冬;苏园园;韩燕华;刘晓珊;刘君;吴欣荣;张清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产科健康教育专科门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该院产科健康教育门诊挂号咨询均诊断为GDM的孕妇118例,其中63例能坚持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管理(设为实验组),3例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改药物治疗,52例失访(设为对照组),追踪、对比分析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97 5、4.506 6、3.921 8、4.563 l、4.797 5、3.921 8和4.506 6,均P<0.05).结论 对GDM孕妇在产科健康教育门诊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管理,可提高其对饮食控制、适度运动,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罗琳雪;李雪静;陈丽芬;李雯馨;凌燕兰;朱小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2015年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及病例,对围产儿及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①2009-2015年围产儿死亡总数74例,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4.34‰,7年间年围产儿死亡率保持逐年下降趋势.在围产儿死亡病例中,死胎48例,7d内新生儿死亡26例.②孕产妇<25岁及>35岁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随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P<0.01),出生体重<2 500 g围产儿死亡率为4.32%是正常体重儿的33.23倍.③在7d内新生儿死亡病例中,早产儿死亡16例,足月新生儿死亡10例;其中自发性早产占主要因素(23.07%),其次为出生缺陷(19.23%).医源性早产中,出生缺陷和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为主要因素(各占11.54%).④死胎的前三位死因分别为脐带因素(35.41%)、出生缺陷(20.83%)、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18.76%).⑤围产儿死亡相关影响因素为孕妇接受产检次数.本市居民组平均产检次数为(8.53±2.67)次,外来居民组为(5.84±4.52)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孕期保健意识、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预防并积极干预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利用产前诊断技术尽早发现胎儿畸形及时终止妊娠、提高助产技术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蔡桂举;王心;王利丽;陈敏;马丽丽;尚丽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研究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6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和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性治疗(对照组)各30例,治愈后一段时期内进行宫腔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包块、输卵管形态及其他生命体征,继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住院情况及输卵管复通率,探讨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成功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3.33% (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β-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患侧输卵管复通26例86.67% (26/30),对照组20例56.67% (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插管微泵缓释甲氨蝶呤治疗与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性治疗都能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但是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住院时间也更短,更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尤其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000U/L,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山;房娟;朱桃花;钟明;张映红;郑磊;胡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PPROM孕妇PCT、IL-6、CRP水平的变化在早期诊断宫内感染、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PPROM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同孕周的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分娩时脐血PCT、IL-6、CRP水平;PPROM孕妇分娩后对胎盘胎膜行病理学检查,追踪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有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63例,无绒毛膜羊膜炎37例,两组孕妇外周血PCT、IL-6及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非绒毛膜羊膜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IL-6、CRP各自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一般,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但三者同时阳性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08%、94.59%、95.35%.脐血PCT、IL-6、CRP水平在败血症新生儿中显著升高,与新生儿肺炎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孕妇外周血中PCT、IL-6、CRP浓度升高,三者同时阳性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价值高,脐血中PCT、IL-6、CRP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情况.
作者:黄丽娇;庄晖;刘丽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经宫腔镜电切治疗前、后应用优思明干预和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育龄已婚女性78例随机分为A、B、C3个组,A组术前服用优思明3个周期,手术结束后继续应用优思明3个周期共6个周期;B组入院即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优思明3个周期;C组为对照组,手术前、后均无任何干预措施,术后常规消炎止血.3个组患者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3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月经情况及术后子宫内膜厚度、EP的复发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 A组月经恢复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和C组,A和B组、B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术前A组较薄,术后第3、6、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A组较B组薄,B组较C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息肉的复发率较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前、后应用优思明干预可有效恢复月经周期和经量情况并减少复发,且6个月治疗时间疗效优于3个月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淑芳;李敏;许娟;周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金山区2005-2014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4种疾病筛查情况、召回率及发病率.方法 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共筛查新生儿52 346例,筛查率97.43%,召回率从2005年56.10%上升到2014年86.05%.确诊CH 24例,发病率1∶2 181;PKU未发生;G6PD 62例,发病率1∶697;CAH 4例,发病率1∶10 803.结论 CH、PKU、G6PD、CAH可以通过新生儿早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智力和体格发育低下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避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唐新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析卡贝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行剖宫产术且具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 分析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医院住院行剖宫产术的90例待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计算机随机生产数字法将入选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剖宫产后宫体注射缩宫素,治疗组剖宫产后宫体注射卡贝缩宫素和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产后2h及24 h的出血量、产后24h血红蛋白(rib)下降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24 h出血量以及24 h Hb下降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具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剖宫产者采用卡贝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金满;王雪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出宫颈疾病的差异,为进一步制定宫颈癌的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新密市35~64岁的农村妇女分两组进行宫颈癌筛查:一组采用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的方法(绝经前妇女使用VIA/VILI筛查,绝经后妇女使用巴氏涂片);另一组妇女采用高危型HPV检测法筛查.VIA/VILI异常、巴氏涂片结果≥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HPV阳性者转诊阴道镜,并对镜下异常处取活检,活检结果CIN2及以上病变的妇女需手术治疗.结果 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筛查6 694例妇女,平均年龄(48.71±8.25)岁,阳性率17.28%,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是0.19%、0.16%、0.13%、0.03%.高危型HPV筛查妇女18 345例,平均年龄(47.58±8.39)岁,阳性率10.80%,50岁以上妇女的阳性率较高;CIN 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是0.56%、0.31%、0.39%、0.08%.与VIA/VILI结合巴氏涂片法比较,高危型HPV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P<0.01).结论 2014年新密市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较高;HPV筛查能够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基层单位有能力独立完成筛查,应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孙小伟;郑凤仙;赵方辉;刘金红;王晶;张倩;钱金鹏;胡巧枝;于爱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 探索小鼠卵巢生殖干细胞(OSCs)卵巢内移植是否可以改善化疗诱导的卵巢损伤.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和白消安建立化疗诱导的小鼠卵巢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移植组,同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移植组在建模1周后,双侧卵巢分别移植OSCs.移植后观察小鼠动情周期;检测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浓度;测量卵巢重量及直径;卵巢组织切片观察卵巢结构和卵泡数目.结果 90%的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70%移植组小鼠恢复正常的动情周期.移植组E2平均浓度(55.8±6.342) pg/ml高于模型组(34.1 ±4.64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8,P<0.05),而FSH浓度(28.3±1.433) ng/ml低于模型组(64.9±5.55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31,P<0.05).模型组卵巢呈萎缩状态,而移植组卵巢得到明显改善,形态、大小和正常对照组相似.移植组卵巢内各级卵泡数目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1,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505,P<0.05).结论 卵巢生殖干细胞卵巢内移植可以部分地修复化疗导致的卵巢损伤,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作者:吴梦;熊家强;卢智勇;秦弦;王世宣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