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张有新

关键词:四季抗病毒合剂, 利巴韦林, 小儿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岁-5岁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和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极大缓解了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糖尿病检验中血糖检验、尿糖检验价值,为糖尿病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确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血糖检验的观察组以及尿糖检验的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检验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尿糖均为糖尿病检验方法,但是血糖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尿糖,需进一步进行血糖检验.

    作者:杨寅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强刺廉泉穴为主联合吞咽神经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刺廉泉穴联合吞咽神经刺激仪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常规治疗组(47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常规针灸治疗为主.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予强刺廉泉穴联合吞咽神经刺激仪治疗.应用吞咽困难评定标准量表及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两组病例进行吞咽功能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经吞咽困难评定标准评分及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经吞咽困难评定标准评分,同组治疗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经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评分,同组治疗后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评定(有效率92.0%)优于常规治疗组疗效评定(有效率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刺廉泉穴联合吞咽神经治疗仪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徐守权;赖瑜梅;包仲明;温春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方法与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依照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开展处方点评活动.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为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治疗满意度98%.对照组中成药给药过程中,剂量错误者占比2%、药物不对症者占比4%、配伍不合理占比2%、重复给药占比6%、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治疗满意度74%.结论:开展处方点评活动,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田欣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 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阴道分娩产妇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身心健康干预形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形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身心健康干预的护理形式对围生期阴道分娩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提升产妇的依从性,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宋佃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7年12月,医院择期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0例,分别采用小轻比重腰麻以及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结果:观察组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麻醉满意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医师麻醉效果满意度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合计发生率3.3%(1/30)低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超声引导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贺学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析转化医学与医学实践

    随着近些年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转化医学衍生而来,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转变成实际医疗.当前,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有了深度认知,比如生活方式、遗传、心理、生活环境等,对此,人们开始构建健康促进体系,目的在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转化医学是近些年热议的话题,可使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预防医学更好的连接.

    作者:李滋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噪声性耳聋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噪声在人类的居住及工作环境中无处不在,其能够使人体的听觉系统受到损害,长期以往,会发生永久性听觉障碍.由于噪声性耳聋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该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更是多种多样,相应的治疗效果往往差异也较大,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对噪声性耳聋的病理机制.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基于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及其结构、维度,系统阐述了国内外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主观幸福感测定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今后具体研究高职院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罗赛美;王绍孝;杨艳;赵佳;杨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Tk1变化在预测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

    目的:探讨Tk1变化在预测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所监测的302例癌症患者以及621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癌症患者和正常人群、不同癌症患者以及给药后癌症患者血清中TK1含量变化,分析TK1含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患者体内TK1含量较正常人群高,其中恶性肿瘤组患者体内TK1含量高,其次为癌变前期组、良性肿瘤组.为患者注射紫杉醇后,TK1含量明显降低.结论:TK1含量高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恶性肿瘤,但不能完全依据血清中TK1含量来鉴别癌症的存在.

    作者:雷顺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目的:关注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法:针对5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护理程序,采取集体教育、小组教育、单人教育的形式,通过语言教育、书面教育、实物教育、电话教育和随访等方式,合理使用多种时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随时评估,及时了解健康教育效果,给予强化和调整,使健康教育活动在不断的监控中逐步完善,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沟通的技巧,增强了病人的信任,使病人和家属获得的疾病知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娄旺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应用Ig、hs-CRP检测的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运用在手足口早期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患儿89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的健康小儿91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s-CRP水平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IgM水平高,且IgA和IgG水平均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早期手足口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准确判断患儿病情.

    作者:董杰明;刘仲洋;潘顺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效果

    医院作为主要的服务机构,是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它不仅要不断提升医疗水平,还要注重内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的培养,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协调内部发展.对于广大患者而言,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较高的医疗水平正是他们需要的.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健全,导致他们的工作热情有所下降,不利于医务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协调运转.针对这样的现象,各大医院要转变固有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实现现代化管控,从而树立医院在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作者:刘兴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探究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间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放血疗法.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96.7%,对照组76.7%;且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临床各症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采用.

    作者:华本加;杨智卓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合并出血 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通过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对研究组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情况,探讨分析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合并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比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及主动脉扩张等方面的检出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优于心电图诊断价值,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晶晶;周丽;张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 非整倍体疾病

    目的: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中心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9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妊娠,根据血清学筛查结果与孕妇年龄将其分为唐筛高危组、高龄组以及其他因素组,均实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被检测者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实施序列分析,对结果为阳性者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与羊水穿刺,对结果为阴性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组孕妇均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其中有1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包含11例21三体,5例18三体,2例45,X体,21三体检测准确率为91.67%,18三体检测准确率为100%,45,X检测准确率为50.00%,结论:对孕妇外周血实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能有效检测18三体与21三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于秋志;全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运用于脑血管疾病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及价值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运用于脑血管疾病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4%)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运用于脑血管疾病护理管理当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柠檬水对于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症缓解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究柠檬水对于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症的缓解效果,并对比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的棉签蘸水的方式.方法:综合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棉签蘸水能够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口干症状;柠檬水能够有效的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口干症状;柠檬水在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症状的效果是明显优于传统的棉签蘸水形式.

    作者:覃敏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我院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消退时间、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以及水泡结痂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儿,且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中能够缩短病症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FNA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分析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髋关节置换手术THA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有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骨质疏松的患者,按照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两组,每组50例,其中采用PFNA方式的50例为一组,采用HA方式的50例为二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髋关节评估标准.结果:一组术后的功能评分水平、治愈优良标准明显高于二组的情况,其差异具有有效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PFNA手术治疗方法较为简单、耗时短,出血量少,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整体功能有效恢复效果明显,是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法.

    作者:沈洋;牛东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