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英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前NIHSS、Barthe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后NIHSS、Barthel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改善NIHSS、Barthel.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对治疗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影响探究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治疗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400名患者与我院治疗室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4月份开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目标,研究品管圈活动前与活动后治疗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患者院内感染、护士卫生护理知识掌握等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卫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与活动前期相比,患者在院内感染由20.0%下降到8.5%,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治疗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护理干预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作者:方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例钢筋贯通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腹腔多脏器贯通伤是临床较为普通的突发意外性损伤 ,洞穿人体整个躯干的多处伤、多发伤极为罕见 ,伤情复杂、凶险、变化快.患者稍微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严重者危及生命 ,甚至死于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1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 ,由于大量失血失液 ,导致有效循环、微循环灌注不足 ,致使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 ,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征[2 ] .

    作者:蔡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患儿则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儿则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经护理管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护理风险管理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并应用.

    作者:刘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应用尿蛋白临床检验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尿蛋白临床检验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9月内,在我院收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且设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参与本院体检的80名健康者且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晨尿检查,对两组对象的MA、β2-mG、Cr以及IgG水平进行对比,以此评价尿蛋白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MA、β2-mG、Cr以及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临床检验中,尿蛋白是一项敏感指标,可辅助疾病诊断,作用巨大,值得借鉴.

    作者:段彦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行介入治疗的7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患者,常规组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经麻醉后,比较分析术后指标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数据发现,研究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均早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对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的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颅多普勒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经颅多普勒进行监测,比较分析两组的监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中、重度痉挛病例数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可以有效监测到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流变化情况,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史慧敏;冯素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所接收的9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腹泻状况、家长对腹泻防治知识的了解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小儿腹泻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对腹泻的预防以及患儿家属认知度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使患儿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建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 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老年口腔癌患者41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观察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满意度.结果:41例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皮瓣成活率为97.56%(40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度90.24%(37例);随访,12个月,局部癌肿复发3例,再次手术并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1例.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而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作者:董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6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医疗纠纷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为改善髋关节置换围手术之后患者疼痛与不适,特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者进行术后调养.方法:采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8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对照组的39例患者使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运动时长、不适感与疼痛感等进行评分.结果: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观察组平均卧床时间(4.2d±0.9d)要长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1.9d±0.6d),P<0.05;对照组运动时长为(27.6h±0.6h),观察组运动时长为(49.3h±2.3h),两组差异较显著;观察组无患者有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则有6例患者有并发症发生,差异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不适感与疼痛感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小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运动时长.

    作者:白素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探究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并采取相关诊治处理措施的80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相关基本信息及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状况及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结果: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形报告展开分析可知,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主要包含抗菌药物、循环系统相关药物、呼吸系统相关药物、抗过敏药物、抗病毒药物、中草药制剂、生物制药等,在药物不良反应情形中,占比大的是肝胆系统损伤,然后是胃肠道系统受损、皮肤及其附件受损.以上三种情况在不良反应中占比多.结论:在对患者开展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药剂师具有重要作用,药剂师能够指导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过程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形实施监测并及时纠正,有助于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周肖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儿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的护理

    总结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各项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体位护理,避免导管滑脱,按医嘱准确应用药物,加强出院指导.经过治疗及护理,本例患儿病情平稳,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张云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口服,研究其对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以期指导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应用.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20mg/d顿服较10mg/d顿服作用更强,血肿量较小,总显效率高.该药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内用药,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该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中可参考给药.

    作者:宋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评估

    目的:研究手术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性交痛、子宫结肠窝结节、慢性盆腔痛、月经紊乱、子宫活动受限症状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为其使用米非司铜小剂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银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 静脉导管置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选100例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医院接收的10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胃肠外科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胃肠外科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虽然得到降低,但还是要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9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乳腺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切口愈合速度,保留乳房外形,降低患者对治疗的心理压力,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奎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颅磁刺激疗法对抑郁效果的观察

    目的: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心理科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抑郁患者80例分成2组,一组每天经颅磁刺激+抗抑郁药物治疗.另一组单纯药物治疗.采用随机数字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原来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判断等级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进行对照.对照组临床判断等级痊愈的有5人,占总数的12.5%临床判断有效的28人,占总数的70%.临床判断无效的7人,占总数的17.5%总有效率位82.5%.在观察组中40例,临床疗效等级痊愈的为12人,占总数30%,疗效等级为有效的25人.占总数的62.5%,无效的2人占总数的为7.5%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应用经颅磁刺激+药物治疗抑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友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综述有关心脏康复及康复护士的相关文献,简述心脏康复发展历程,及护士在康复中扮演的角色,列举护士在临床中的具体工作,从具体工作中,重点分析与探讨护士在心脏康复中起到的作用,为心脏康复的开展提供建议与依据.

    作者:姚海英;张永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100.00%比对照组75.00%高,X2=5.7143,P=0.0168<0.05.结论:淋巴结核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

    作者:赵凤玲;张雅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饮食护理在胃癌放疗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观察饮食护理在胃癌放疗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0例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00%,比对照组高25.0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进行放疗治疗的胃癌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英;汪健;祝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