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尉;王方;戴若丹;罗旋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2月~2005年6月选择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58例,肌瘤68个,瘤体直径1.5~5.5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瘤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58例、6个月50例(59个肌瘤),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100%(58/58)、51.72%(30/58).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是1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重复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推广应用.
作者:熊小英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绝经是每1个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在此阶段内要经过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和相关疾病严重的影响着妇女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生活质量(QOL)也越来越受到围绝经期妇女的关注.WTO将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列为21世纪促进健康的三大主题.针对这一目的,我院妇产科用心理护理及激素替代法治疗围绝经期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赫;徐鑫;谢辉;滕志远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孕前妇女的TORCH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技术检测690例孕前妇女的血清TORCH病原体IgM.结果:TORCH-IgM总阳性195例、阳性率28.26%,单项病原体感染106例、阳性率15.36%,合并感染(两种以上病原体)89例、阳性率12.89%;总Tox-IgM阳性37例、阳性率5.36%,RuV-IgM阳性62例、阳性率8.98%,CMV-IgM阳性124例、阳性率17.97%,HSV-IgM阳性136例、阳性率19.71%.结论:孕前妇女TORCH的检测对预防宫内感染、控制畸形胎儿出生,实现产前优生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建议将TORCH检测作为孕前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刘祥平;陈红;陈建萍;杨恒根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忽略性肩先露的相关因素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院内2000~2004年16例忽略性肩先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忽略性肩先露与骨盆狭窄、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等因素有关,其新生儿重度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极高.结论:忽略性肩先露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应及时处理.
作者:刘春兰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5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症状、体征的治疗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博利康尼、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疗效好.患儿无痛苦,易于接受,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范翠;李东方;巩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术前诊断方法.方法:对2000~2004年收治的36例乳腺肿块患者拍摄钼靶X光平片,并进行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36例钼靶X光平片显示,乳房内未见明显肿块,病变区呈蜂窝状改变,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扩张症.结论:乳腺钼靶X光平片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忠路;宋丽恒;赵崇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使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与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序贯给药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方法:异位妊娠确诊患者132例,按MTX 40 mg/m2的剂量肌注,12~24 h再给予米非司酮300 mg顿服;间隔3~5天,如疗效不显著可重复治疗,多用药可达4次.采用免疫荧光法(参考值≤2.9 IU/L)检测治疗前后血β-HCG的变化.结果:大部分病例给药后血β-HCG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32例患者中有119例达到治愈标准,占90.1%.结论:应用MTX与米非司酮序贯给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作者:纵林;孟军;刘增佑;杨敬一;单莉莉;邹积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心理支持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心理交谈,每次30~120 min,每周交谈1次,每例交谈4~6次.结果:36例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好转和消失.结论:心理支持治疗能帮助更年期妇女走出心理疾病的误区.
作者:梁玉莲;宋云红;张治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初产妇、单胎、头位、产科检查认为可行阴道试产的100例产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的评分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2产程、第3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分娩镇痛方式,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赵溪平;肖豫;李魏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患儿父母在围手术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心理行为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5例择期手术患儿的父母进行测试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对在麻醉诱导期是否由父母陪护以及合作程度不同的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围手术期患儿父母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诱导期由父母陪护时其患儿父母的总分及人际关系、恐怖、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较好的患儿父母抑郁及焦虑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合作程度较差的患儿父母(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儿父母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在麻醉诱导期由父母陪护以及合作程度较好的患儿父母心理状况明显好于没有父母陪护、合作程度较差者.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女性婚检人群中的生殖道感染情况,并加以分析,制定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由接诊医生对2003年1月1日~2004年1月31日自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群(4 785人)进行逐一询问调查.结果: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473人,占64.3%,平均年龄28.3岁;有性行为的有690人,占93.6%;有流产史的有270人,占36.6%;在被检查人员中生殖道感染有737人,占15.4%,其中性病占生殖道感染的4.9%.结论:婚前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们步入婚姻殿堂的保证,是我们将危险拒之于婚姻外的手段,是我们优生优育的前提,是维系婚烟,保证婚姻质量的首要措施.
作者:侯力;李晓哲;于海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本文对5 730例孕妇临床观察发现,跳跃型330例中脐带受压占85.4%,因此,细变异对判断胎儿宫内是否健康,有无胎儿窘迫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杨洋;张柏岩;王俊 刊期: 2006年第15期
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以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多行盆腔动脉结扎术或子宫切除术.我院自1999年11月~2005年1月对6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小琳;曾宪强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NO在妊高征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含量变化,分析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镀铜镉还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41例妊高征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和胎盘提取物NO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高征组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2、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妊高征组血清中IL-10呈显著下降而IL-4显著升高(P<0.01);妊高征组患者血清和胎盘提取液中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患者血清和胎盘提取液中NO含量与IFN-γ、IFN-γ/IL-4水平均呈负相关(血清中rIFN-γ=-0.642,P<0.01,rIFN-γ/IL-4=-0.258,P<0.05;胎盘中rIFN-γ=-0.765,P<0.01,rIFN-v/IL-4=-0.331,P<0.05),妊高征组血清NO含量与IL-10呈正相关(rIL-10=0.202,P<0.05).结论:妊高征发生与NO含量降低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密切相关;妊高征病理过程存在Th1/Th2平衡偏移,NO参与了这种偏移的调控.
作者:黄晓晖;陈慧 刊期: 2006年第15期
身体矮小(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的儿童身高低于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第3百分位数[1].本文对2001年9月~2003年9月来我院诊治的362位矮小儿童进行调查,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价.
作者:陈社菊;刘安民;李洪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区2~6岁健康散居儿童血脂的正常参考值、临界值、危险值;调查2~6岁健康散居儿童高血脂发生率;探讨肥胖对儿童血脂的影响.方法:对1 541例广州市区2~6岁健康散居儿童空腹12 h以上抽取静脉血检测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2~6岁健康散居儿童的TC、TG、LDL-C正常值(百分位法)分别为<4.56 mmol/L、<1.00 mmol/L、<2.74 mmol/L,危险值分别为>5.36 mmol/L、>1.43 mmol/L、>3.30 mmol/L;血脂异常的总检出率为7.75%;肥胖儿与正常组血脂4项指标相比较,TC、LDL-C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早在2~6岁健康儿童中已存在一定比例,应早期进行血脂筛查和饮食干预,小儿高脂血症应早期预防.
作者:景尉;王方;戴若丹;罗旋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阴道助产与剖宫产对脐带脱垂预后的影响.方法:52例发生胎儿脐带脱垂的产妇,根据临床情况分别进行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比较两组间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产伤和产妇产褥感染、出血或血肿、组织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死亡率和产伤发生率、出血和组织损伤发生率均较阴道助产组明显降低(P<0.05),而产褥感染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剖宫产处理脐带脱垂可以相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减少母婴并发症,优于阴道助产.
作者:李建平;柳佩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利用宫腔镜及异常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查找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出现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132例患者进行镜检,其中38例呈息肉样病变取材活检.结果:病理回报子宫内膜息肉10例(占26.3%)、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6例(占42.1%);放置<1年组以子宫内膜炎为主,5~10年组以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为主,>10年组以IUD嵌入内膜为主;金属类IUD嵌入内膜26例(占83.9%);大部分放置IUD腰腹隐痛者均有不同程度的IUD偏斜、扭曲变形.结论:放置IUD出现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IUD机械性压力引起其下方的内膜变形、损伤、增生,IUD的位置、形态、大小与宫腔不相匹配致子宫肌张力增高,带器年限越长其发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程度越重,同时IUD嵌入内膜也越深;不同的生育结局有不同的宫腔形态.
作者:胡凯霞;郭晓俭;沈小雅;方青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已婚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及其对家庭暴力的处理情况.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1月期间,在吉林、安徽和重庆的人口基金项目县,采用多阶段容量比例抽样方法选择了25个乡镇,对3 998名18岁及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家庭暴力发生非常普遍,约65%的调查妇女有过暴力经历,但受暴妇女对家庭暴力的处理多采用被动方式,即便获取他人帮助时,大多也是身边的人,对妇联、公、检、法司及医疗机构等政府部门在反家暴中的作用了解较少.医疗系统在反家暴中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对家庭暴力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结论:在我国家庭暴力非常普遍,受暴妇女对家庭暴力的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受暴妇女及相关部门特别是医疗机构正确处理和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
作者:郭素芳;赵凤敏;王临虹;吴久玲;王蕾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按术式不同将178例患者分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组和腹式子宫切除术(TAH)组,比较其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三种术式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LAVH组明显长于TVH组和TAH组(P<0.05),而TVH组和TAH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LAVH组与TAH组和TVH组相比,出血较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排气时间:TAH组明显长于LAVH组和TVH组(P<0.01),而LAVH组与TVH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导尿管时间:TAH组明显长于LAVH组和TVH组,而LAVH组与TVH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时间:TAH组明显长于LAVH组和TVH组(P<0.01),而LAVH组与TVH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术式各有利弊,医生在手术前应综合评估病情,选择个体化方案以达到佳效果.
作者:侯顺玉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