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胶体敷料与防漏膏在肠造口合并伤口中的早期应用疗效观察

黎柳清;雷春沙

关键词:水胶体敷料, 防漏膏, 肠造口, 伤口,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与防漏膏在肠造口合并伤口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普外科2014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3例肠造口合并伤口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与防漏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与防漏膏在肠造口合并伤口的患者中早期应用,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老年精神病患者50例,依据护理管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有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7.45± 1.25)d、每月发作频率为(3.12±0.51)次/月,对照组为(57.36±3.02)d、(6.38±1.19)次/月,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升对患者发作的控制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孙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护一体化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患者96例纳为参研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将其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期间生活质量评分的优劣.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参照组,各时间段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护理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获得确切的效果,对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升护理期间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巩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交感电风暴,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指在24小时内发生大于等于3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急性危重症候群.心室颤动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病突然,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等,如不及时救治,可造成患者死亡[2].

    作者:张伟丽;樊冬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N3层级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急危重症客观结构化考核,并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 本次考核护理评估站平均分为(87.25±9.31)分,体格检查站平均分为(91.90±8.32)分,急救技能操作CPR站平均分为(94.35±3.55)分,急救技能操作电除颤站平均分为(89.95±6.09)分,急救技能操作吸痰站平均分为(89.73±5.54)分,急救技能操作呼吸囊站平均分为(86.29±7.71)分;考核总难度系数为0.9,总体区分度为0.19;53%的护士同意本次客观结构化考核全面合理,62%的护士认为客观结构化考核运用于岗位管理合理.结论 将客观结构化考核应用于N3层级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护士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有助于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芮丽丽;彭德清;陈思仙;邓远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风险影响因素及管理应对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跌倒风险情况及影响因素,拟定管理应对措施,以期降低这类人群跌倒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6年5-11月入住神经科内科、老年医学科符合诊断标准的103例帕金森病住院患者作为调查时象,由2名经过专用量表培训的研究护士负责全部问卷调查,包含①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其他;②改良跌倒风险评估表11个方面;③BI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103例帕金森病住院患者均存在不同等级跌倒风险,其中低危占20%、高危占44%、极高危占36%.自理能力等级轻度依赖占49.5%、中度依赖16.5%、重度依赖10.7.跌倒风险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病情分期、自理程度、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异常、情感异常与跌倒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5);静止性震颤、BI、Braden评分与跌倒风险呈显著负相关(P<0.05).跌倒风险多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日常活动能力、自主神经异常、震颤是帕金森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危险因素(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住院期间均存在跌倒风险,日常活动能力缺陷、自主神经异常、震颤是帕金森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高危因素.帕金森病患者住院期间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尤其应关注高危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预防跌倒各项管理应对措施,以降低跌倒不良事件发生,提升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王红;张艳红;邢浪萍;张睿;王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科术后患者睡眠状况与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骨科术后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5-2017年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416名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影响因素.结果 骨科患者术后睡眠不良率为57.9%.单因素分析显示其中年龄(x2=1.436,P=0.231)、性别(x2=2.515,P=0.113)、婚姻状况(x2=0.123,P=0.726)、教育程度(x2=1.500,P=0.472)、生活习惯改变(x2 =0.145,P=0.704)、活动减少(x2=0.095,P=0.758)和肢体制动(x2=0.044,P=0.83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疼痛(x2=45.382,P<0.001)、经济负担(x2=8.446,P=0.004)、周围环境影响(x2 =9.668,P=0.002)和担心康复(x2=9.088,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疼痛(OR=3.954)、经济负担(OR=1.861)、周围环境影响(OR=1.822)与患者睡眠质量不良呈正相关,是睡眠质量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科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睡眠不良现象.应针对疼痛、经济负担、周围不良环境等情况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睡眠,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李青;凌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20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策略

    目的 探析老年病人跌倒事件出现的原由及防范措施.方法 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体系中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某三甲医院上报的老年病人跌倒类护理事故120例,剖析病人跌倒出现的时空、科室、各层级护士里的分布,以及事故原由.结果 夜班时段跌倒的几率居首(70.0%);事发地以卫生间出现几率多(41.7%);内科老年病人多(68.3%);负责护士初级职称占93.8%;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占65.5%.致跌原因为:身体位置在便后发生变动(31.7%)、病况变动(19.2%)、病人自己下床(17.5%).结论 地面滑湿、体位变动、防范跌倒依从性不高、术后亦或化疗后病人体质差以及护士欠缺预防风险的能力为此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由.管理者应强化护士防范跌倒知识训练,强化关键时段、重要人群病人与其家人的健康宣教,采用个性化的防范办法,提升病人防范跌倒的依从性,增强其应对能力.

    作者:刘姝卓;景瑞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陈旧管理模式期间实施的100台手术为对照组,另外再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实施的100台手术为实验组,实验研究人员仔细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室护理效果以及感染发生几率等.结果 实验组手术室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其感染发生几率更小(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价值.结论 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比较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作者:王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805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的主要过敏原种类,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0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种类.结果 805例儿童中有547例过敏原阳性,其中吸入组高为螨205例;食入组高为蟹136例.一年中秋、冬两季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结论 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含量明显升高,吸入性过敏原以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蟹为主,对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者占 66.5%,说明大多数患者被多种过敏原致敏.血清总IgE水平可作为评估过敏性疾病及过敏性体质的重要指标,通过特异性过敏原的测定可了解引起患儿过敏的过敏原,寻找病因,对症治疗,减少发病.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急性胸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凭经验进行顸检分诊)、观察组(n=40,按照SOAP分诊法进行预检分诊),回顾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分诊时间为(1.88-±0.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19±1.41)min(t=3.846,P<0.05),分诊准确率(95.50%)、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92.50%)、预见护理实施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80.00%、75.00%、85.00%) (x2=4.117、4.501、3.914,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分诊满意度为97.56%,患者满意度为95.12%,均高于对照组的90.24%、82.93%(Z=-2.128、-2.057,P<0.05).结论 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过程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工作效果及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诊断.

    作者:陈莎莎;徐梅;梅丛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民族地区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差异研究

    目的 探求以缩小民族地区临床护士对护理质量期望与感知差异为导向,改善护士获得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方法 采用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的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对凉山彝族自治州33所医疗机构的1000名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与感知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护士期望与感知护理服务差异大的是有形性,小的是响应性.结论 应加强医疗机构有形性建设,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关注护士需求,通过改善护士职业感知体验,提升病人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晓琳;袁晔;朱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同伴教育在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间歇导尿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间歇导尿一般护理措施中融入同伴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饮水计划依从性、膀胱功能、尿路感染.结果 经有效护理措施,观察组饮水依从性以及膀胱功能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给予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饮水依从性,促进膀胱功能康复,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东梅;何钰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

    总结9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会阴瘘回流灌肠护理经验.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灌肠前准备、灌肠注意事项.认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患儿的术前肠道清洁与否对手术成功起重要作用,术前回流灌肠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术前准备,是护理过程的关键.

    作者:丘苑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型臂X线引导下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的手术配合

    报告了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的手术配合经验与体会,总结手术配合要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前访视、手术间准备、物品准备)、术中配合要点(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手术穿刺过程中、安全使用电外科设备、防辐射护理、术中管理)、术后护理.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袁瑞敏;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4例重症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抢救与护理

    总结4例重症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抢救与护理经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组脑和脊髓髓鞘破坏或髓鞘脱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脱髓鞘是其病理过程中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对于重症患者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给予必要的生命支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并给予营养支持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急性期做好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对于患者早日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艳;陈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血压情况、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收缩压和舒张压、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缓解其心力衰竭程度和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诊科不同岗位护士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急诊科门诊及急诊病房不同岗位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情况,为制订相关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辽宁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共268名,其中急诊门诊护士120名,急诊病房护士148名,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病房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99.54±2.73)分,急诊门诊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85.75±3.25)分,急诊科两处不同岗位护士 在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会支持、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三个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士整体职业认同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急诊病房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高于急诊门诊护士.急诊科管理者应定期进行科内岗位的动态轮转,调动全体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急诊科全体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作者:孟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面对职称考试真实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临床护士面对职称考试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护理人员进行个体化深入访谈,收集并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通过访谈内容提炼出3个主题,即学习积极性缺失,产生惰性行为;责任重、压力大,自我减压方式不完善;负性情绪的应激(紧张、焦虑).结论 参加职称考试的临床护士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其存在的真实感受和体验,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处于佳的身心健康状态,使护士顺利通过考试.

    作者:成凯;徐春霞;钮丽美;陈难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本社区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研究组(n=38).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负面心理、自我管理、健康状况、临床指标.结果 负面心理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健康状况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医院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既可改善负面心理及临床指标,又可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状况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徐明霞;许慧慧;翟小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在本院医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8.96±0.20)分,比干预前增高;收缩压(126.56士5.52)mrnHg与舒张压(74.58±3.32) mmHg比干预前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8.982、15.853、12.607).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能够加强用药依从性,降低血压值.

    作者:陈亚平;何桂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