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肺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杨宗艳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 肿瘤, 生活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满意度分析.方法 回顾以往两年期间我院呼吸科接诊的67例肺癌患者资料,通过两种护理模式随机分组,参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34例)实施医护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态(SAS、SDS)及生活质量(SF-36)变化,并观察两组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研究组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效果更好(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1.18%高于参照组69.70% (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35%显著高于参照组60.61% (P<0.05).结论 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对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和成效展开分析与观察.方法 择选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静脉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院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所选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措施,对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一次性穿刺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 经护理结果得出,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结果相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5%,实施前后结果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能够有效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云霄;梁世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民族地区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差异研究

    目的 探求以缩小民族地区临床护士对护理质量期望与感知差异为导向,改善护士获得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品质.方法 采用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的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对凉山彝族自治州33所医疗机构的1000名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与感知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护士期望与感知护理服务差异大的是有形性,小的是响应性.结论 应加强医疗机构有形性建设,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关注护士需求,通过改善护士职业感知体验,提升病人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陈晓琳;袁晔;朱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在本院医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分(8.96±0.20)分,比干预前增高;收缩压(126.56士5.52)mrnHg与舒张压(74.58±3.32) mmHg比干预前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8.982、15.853、12.607).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能够加强用药依从性,降低血压值.

    作者:陈亚平;何桂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利用自制调查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访视

    总结了术前访视中利用自制调查表对手术患者进行规范化、个性化的访视体会.认为实施个性化的术前访视能够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使手术顺利进行,大幅度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兰淑美;黄燕红;邱红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顺时针吸吮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婴儿顺时针吸吮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后发生乳汁淤积的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按顺时针吸吮法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湿热敷加按摩与挤奶的护理方法.治疗24小时后,比较两组乳房肿块体积、疼痛评分及乳汁排出量.6个月后,随访母乳喂养及乳腺炎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房肿块缓解总有效率(92.22% vs72.2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92,P<0.05);乳房疼痛评分(1.82±0.45vs 2.33±0.3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1,P<0.05);乳汁排出量(91.11% vs 74.44%)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15,P<0.05);母乳喂养率(90.0% vs 72.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92,P<0.05);乳腺炎发生率(6.7%vs 1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2,P<0.05).结论 婴儿顺时针吸吮法能缓解产后乳房肿块、提高乳汁排出量、减少产后乳汁淤积、降低乳腺炎发生率,从而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张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男性乳腺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护理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是一组未分化的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5 ~ 25岁,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性(cPNET)和外周性(pPNET)[1],前者主要发生于脑实质和脊髓,后者以外周软组织和骨骼肌系统多见.近年来随着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和临床应用,PNET的阳性诊断率大幅度提高,如何跟随医疗脚步提高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2017年2月我科首次收治了1例外周性男性乳腺PNET的患者,经多科室协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后转放射科继续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贤;韩智培;张晓娜;李文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本院毕业的60名规培护士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名护士,观察组采用CBE教学模式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理技能成绩及综合护理技能.结果 带教结束后观察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护理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结束后观察组问题解决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护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E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更好地提高规培护士临床教学效果,提高护士综合护理技能.

    作者:吴修建;蒋仁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电风暴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交感电风暴,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是指在24小时内发生大于等于3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急性危重症候群.心室颤动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病突然,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等,如不及时救治,可造成患者死亡[2].

    作者:张伟丽;樊冬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因车祸入院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愉快因子回输.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x2=4.712,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MSRPOR、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gG、IgM、IgA和C3水平均较干预前出现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SAS、SDS、MSRPOR、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降低水平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1),而对照组的IgG、IgM、IgA和C3水平较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愉快因子回输对车祸伤者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何蓓蓓;程杏云;王翠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护理对策

    出血是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及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针对术中出血的突发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术中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保障术中患者安全.本文总结了2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护理的主要对策:①对高风险患者提前介入治疗;②建立足够的静脉通道;③血制品输注护理.

    作者:陈娴;姚丽媛;甘晓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分析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11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延伸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肌酐(Scr)水平、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进行观察和比较.对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lb、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BMI、TSF、AM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期间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微信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DN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和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小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胃肠手术专用孔单的设计制作与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护人员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菌要求在手术的成功率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对无菌铺单要求更严.手术野铺无菌单的目的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小皮肤区之外,遮盖手术病人其它部位,使手术周围环境成为一个较大范围无菌区域,防止细菌进入切口,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红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儿科评估三角对儿科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儿科评估三角对儿科急诊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564例患儿运用儿科评估三角评估方法进行分诊作为观察组,选择2017年11月运用常规护理评估方法进行分诊的59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候诊期间意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诊准确率分别为97.87%与91.4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候诊期间意外发生率分别为0.18%与1.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评估三角可以提高儿科急诊分诊质量.

    作者:程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甚至儿童,但是主要发病年龄在中年以后,并且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膀胱癌的大小、数目、分期与分级与其进展、治疗及预后关系密切,其组织学类型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癌、腺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小细胞癌、混昆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

    作者:颜丽娟;刘旭东;王辰映;李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客观结构化考核在护士岗位胜任力测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N3层级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急危重症客观结构化考核,并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结果 本次考核护理评估站平均分为(87.25±9.31)分,体格检查站平均分为(91.90±8.32)分,急救技能操作CPR站平均分为(94.35±3.55)分,急救技能操作电除颤站平均分为(89.95±6.09)分,急救技能操作吸痰站平均分为(89.73±5.54)分,急救技能操作呼吸囊站平均分为(86.29±7.71)分;考核总难度系数为0.9,总体区分度为0.19;53%的护士同意本次客观结构化考核全面合理,62%的护士认为客观结构化考核运用于岗位管理合理.结论 将客观结构化考核应用于N3层级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护士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能力,有助于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芮丽丽;彭德清;陈思仙;邓远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同伴教育在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间歇导尿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间歇导尿一般护理措施中融入同伴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饮水计划依从性、膀胱功能、尿路感染.结果 经有效护理措施,观察组饮水依从性以及膀胱功能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给予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饮水依从性,促进膀胱功能康复,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东梅;何钰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疏导结合饮食护理在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中的应用

    目的 调查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营养状况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HbA1c(%)、LDL~C(mmol/L)、Crea(μmol/L)、BUN(mmol/L)、TP(g/L)、Alb(g/L)等血液生化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体重、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改善血液生化指标,缓解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培培;韩志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DCA提高五常管理措施落实率的体会

    目的 提高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环境管理水平,为病人及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洁净、有序、安全的医疗环境.方法 应用PDCA质量改进工具,规范各护理单元的温馨提醒牌和护理标识,制定五常管理流程表及图文并茂的环境管理细则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结果 通过半年时间应用PDCA的改进,全院各护理单元检查存在问题发生率由改进前7.9%降低为改进后4.5%(x2=54.232,P=0.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提高五常管理措施落实率,可有效地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

    作者:邢海花;徐爱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化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急性胸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凭经验进行顸检分诊)、观察组(n=40,按照SOAP分诊法进行预检分诊),回顾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分诊时间为(1.88-±0.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19±1.41)min(t=3.846,P<0.05),分诊准确率(95.50%)、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92.50%)、预见护理实施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80.00%、75.00%、85.00%) (x2=4.117、4.501、3.914,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分诊满意度为97.56%,患者满意度为95.12%,均高于对照组的90.24%、82.93%(Z=-2.128、-2.057,P<0.05).结论 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过程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工作效果及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诊断.

    作者:陈莎莎;徐梅;梅丛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警示标识在心脏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心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警示标识的临床应用,将护理风险值降至低.方法 自2010年起我科开始实行护理警示标识制度,针对我科护理人员及住院患者,实施规范式管理,合理采用护理人员标识、腕带标识、床位卡标识、药物标识等,建立心脏科护理标识制度,对环节加以监控管理,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心脏科应用护理标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及护士对护理标识应用后的警示度提高了,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论 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防止护理差错发生,是保障实现优质护理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