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琼;李晖晖;杨熠;廖兵飞
目的:研究烯丙雌醇在不同时期用药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疗效.方法:将148例病人随机分成4组,第1组(A组)病人于排卵后立即开始服药,第2组(B组)病人受孕后14~17 d开始服药,第3组(C组)受孕后18~32 d开始服药,第4组(D组)受孕32后开始服药,给药剂量均以10 mg/d开始,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则剂量增加到15~20 mg/d,至症状消失后两周逐渐减量,维持量1O mg/d,用药时间持续至以往流产发生后1月.结果:第h组病人即排卵后立即开始服药能显著提高保胎成功率,而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烯丙雌醇作为一种口服保胎药,不仅应用方便,且它在着床期的保胎机制可有效提高妊娠成功率,对于复发性流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傅秋仙;楼红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弱视高效、省时的方法.方法:门诊随机选择难治性弱视100例152眼6~12岁儿童采用等级视标综合治疗仪治疗难治性的严重弱视(治疗组),并与传统的视标非等级综合弱视治疗仪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的基本治愈率为82.86%,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总的基本治愈率为53.66%,总有效率为92.6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等级视标综合治疗仪治疗难治性弱视比传统的治疗仪效果好,显著提高基本治愈率,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新方法.
作者:梁小燕;胡玉珊;吴瑞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及癌的筛查方法、注意事项,总结出发病趋势和现象.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2年5月阴道镜门诊的718例病历.结果及结论:①阴道镜可放大并照亮表层上皮及下面相连的基底组织,能从视觉上和组织学上确定几乎所有宫颈和下生殖道的健康状况;②通过比较传统巴氏宫颈抹片、CCT与阴道镜病理符合率,并考虑到卫生经济方面的原因认为传统巴氏宫颈抹片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应进一步提高阅片水平、推广TBS汇报系统、强调正确的取材方法、改进现在的取样器;③宫颈器趋于年轻化,应进一步加强妇女防癌三级预防,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④不典型腺上皮及不满意阴道所见应规范处理,实施子宫颈管内膜刮除术、分段诊刮和官腔镜检查.⑤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重视HPV阳性的宫颈单纯增生患者的追踪治疗问题.
作者:梁学爱;高平;杨艳艳;王军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评估宫颈癌患者的家庭生活质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指导工作.方法:通过问答对30例年龄在30~55岁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影响家庭生活存在3个方面的因素,①对疾病的认识;②家庭支持;③性生活.结论:宫颈癌患者对家庭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护理宫颈癌患者时需作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以尽可能促进其身心康复.
作者:杨会萍;谢彩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与慢病防治相结合,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社区诊断,完善服务措施,规范化管理,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在技术、设备、管理方面的优势,使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拓宽、效益明显、群众满意.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李景风;程巧云;刘喜凤;张玉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评价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35例HIE早期(生后12 h内)开始应用纳洛酮静脉治疗.结果: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疗效确切,尽早使用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好转率.
作者:居凤龙;马延军;杨及时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加强农村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西宁市城东区2个镇所属的20个行政村1996~2000年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个镇20个村在5年中孕产妇总数为3 627名,筛查出高危孕产妇485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3.37%;5年中孕产妇死亡6例,死亡率为165.42/10万.其中高危妊娠死亡4例,死亡率为110.28/10万,非高危妊娠死亡2例,死亡率为55.14/10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做好农村基层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两个死亡率根本的措施之一.
作者:马效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卵巢功能减退所致骨量减少而引起的腰背疼痛、四肢关节肿痛、甚至抽搐和非外伤性骨折等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率占同期妇女的40%左右,是同龄男子的5倍以上.为解决长期困绕更年期妇女这一多发病,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激素、年龄、劳动、情志、饮食习惯和某些药物对其影响等,提出应对的中西医防治方案.
作者:宋开通;董润芬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妇科门诊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因宫颈疾病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3 857例,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3 857例患者中,病理检查446例,经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者299例,CIN I~Ⅲ级98例,宫颈原位癌21例,官颈浸润癌12例,宫颈湿疣16例.结论:阴道镜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宫颈原位癌、浸润癌、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新琼;李晖晖;杨熠;廖兵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学龄前儿童骨折是常见病,现将我院2001年6月~2002年6月共治疗4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本组病例在3~6岁,年龄与发病的关系,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5~6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占61.7%,这是由于5~6岁儿童好动所致.1.2性别.本组男31例,女16例,性别与发病关系见表2.
作者:杜景致;杜金;赵红;金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降低使用皮下埋植(皮埋)剂的副反应,提高继续使用率.方法:对4 659例合格入选的育龄妇女按不同体重随机分为减量皮埋组(减量组)2 243例,普通皮埋组(对照组)2 316例,观察5年各组的避孕效果、副反应和续用率.结果:随皮埋药量的减少,副反应逐渐减轻.月经紊乱减量组平均为28.0%,对照组平均为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减量组和对照组的5年继续使用率平均分别为72.0%和50.0%,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5年累计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量皮下埋植剂避孕法既保持了普通皮下埋植剂避孕法的优势(长效、高效、可逆),又克服了普通皮埋法月经紊乱发生率高、影响续用率的缺点,可接受性好,同时又不使妊娠率有明显提高.
作者:吴志梅;赵晓霞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子宫收缩及哺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术前无凝血机制障碍健康足月初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行剖官产手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n=55),使用雅培电子泵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维持48h.对照组(n=55),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以肌注哌替啶止痛.术后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及48 h的子宫高度、阴道出血量和泌乳时间.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间无差别,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及48 h的子宫高度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组的24 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8 h无差异,且泌乳时间也早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具有提高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不延长肛门排气时间,对子宫收缩无明显影响,也不增加阴道出血量,还可加强产后早泌乳的优点,是值得推荐的镇痛方法.
作者:王静文;张曙;李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TCD在预测子痫和先兆子痫以及监测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不同,分为A、B、C 3组,通过每组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病率,得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越快,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病率越高(x2=17.05 P<0.05);②通过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下降(t=10.27 P<0.05).结论,TCD通过监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能预测子痫和先兆子痫的发生,并能监测治疗效果.
作者:李晋琼;李娟;王文杰;宫桂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绝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性质对40岁以上妇女的消化、循环、运动系统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响.方法:在广州市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40岁以上妇女1 09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绝经前组的平均初潮年龄、孕、产次分别为14岁、2次、1次,绝经后组的是15岁、4次、4次,绝经前组的身高、体重大于绝经后组;绝经前组在患肝炎、糖尿病、骨折、胆囊炎、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痛方面与绝经后组患同类疾病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办公室职员或从事脑力、轻体力者,肝炎、胆囊炎、围绝经期症状、腰痛发生机会较高,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患肝炎、糖尿病、骨折、胆囊炎、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痛的机会增加,40岁以上文化程度高的妇女,胆囊炎、围绝经期症状、腰痛发生机会较高.
作者:王文军;杨冬梓;张清学;梁晓余;谢梅青;王良岸;孙艳梅;陈晓丽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疗效较差,而介入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超选择介入化疗已得到广泛应用,为观察其疗效,我们对40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超选择介入化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40例超选择介入化疗及38例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根据腹水情况及肿块大小,按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恶化(P)标准进行比较.结果:髂内动脉灌注组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59.6%,而超选择化疗则为77.5%(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超选择介入化疗是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君;谢辉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尽早发现儿童发育异常,以便施行早期干预.方法:从2000年开始,对我院儿童系统管理的婴幼儿从1月龄开始,1岁内3个月一次,1岁后半年一次,定期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早期干预,并对家长进行早期育儿及发育指导.选择其中健康儿童进行纵向分析.结果:我院系统管理的儿童智能发育合格率逐年提高,而发育落后率逐年下降(P<0.01).结论:对0~2岁儿童开展神经精神发育筛查,能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早期教育对提高儿童综合素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燕琼;余新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检测血清Ca、P、AKP、拍摄左腕关节、双膝关节X线片.结果: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婴幼儿患病率21.42%,3~7岁儿童患病率4.10%.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6个月~2岁婴幼儿患病率高,6~7岁组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无服用或无规则服用鱼肝油、户外活动每天少于2 h、家庭年人均收入少于1 000元、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常患腹泻和厌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泉州市7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病率10.54%,须加强防治.
作者:王盈盈;蔡丽如;陈丽娜;周延安;黄永莲;高瑛瑛;陈俊伟;庄镇漳;陈青;王素珍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治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CPP患者行闭合式腹腔镜检查,术前均行盆腔B超检查,腹腔镜下发现有慢性盆腔炎症粘连全部在镜下行粘连松解术,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电凝烧灼病灶,卵巢囊肿行囊肿剥除术,卵巢输卵管脓肿行病灶清除,盆腔冲洗,后穹隆放置引流条.结果:腹腔镜证实有病理改变者25例,占83.3%,其中慢性盆腔炎症、粘连15例,占60%,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占16.67%,卵巢囊肿3例,占10%,盆腔瘀血症1例,占3.33%,卵巢输卵管脓肿1例,占3.33%,术前B超发现有病理改变并经腹腔镜证实者6例,占20%,B超准确率为24%,经腹腔镜治疗CPP辅以药物治疗有效率达80%.结论:腹腔镜能明确大部分的CPP病因,可作为诊断CPP病因的常规和首选手段,也是治疗CPP的主要方法.
作者:蔡秋娥;梁玉冰;颜杰文;黄明华;韩汝芳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221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蔡卫华 刊期: 200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中癌基因C-erbB2及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析98例卵巢恶性肿瘤、24例交界性肿瘤、30例良性肿瘤、10例正常组织石蜡包埋组织中C-erbB2、P1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erbB2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erbB2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及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C-erbB2的过度表达见于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预后不良的肿瘤中.②P16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在恶性程度比较高、组织分化差、较晚期的肿瘤中P16的表达较弱.结论.癌基因C-erbB2及抑癌基因P16在卵巢癌组织中广泛存在,并与其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这些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各基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俐;李岩 刊期: 200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