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杨蔚;温小兰

关键词:改良早期须警评分, 院前急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院前急救患者1554例,按照接诊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验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设计的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方案。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24h意外事件发生率、收住院患者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院内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设计的程序化监护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院前急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30d病死率,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改善院前急救患者的预后。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脑卒中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3例脑卒中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均优于实施前( 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从而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海霞;刘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诊高危患儿就诊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总结了加强急诊高危患儿就诊相关环节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主动筛查有潜在突发意外的患儿,使其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得到关注,优先安排,及时救治,保证患儿就医安全,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体现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进而提高急诊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邓春香;张秀团;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要声明

    作者:当代护士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神经外科存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调查分类,根据分类分别成立了管道护理、皮肤护理、护理记录书写、健康教育4个品管圈小组,各个品管圈组织专项学习与督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落实质量改进措施。结果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降低;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合格率、健康教育质量及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可降低神经外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聂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对降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眼差错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对降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眼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收集品管圈实施前的80例患者资料,与实施后的86例患者资料相对比,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品管圈执行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差错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以有效降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眼的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金蕾;李珊;刘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锻炼对缓解长期血透患者疲劳的影响

    目的:评估心理和体能锻炼对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疲劳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启东中医院行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和体能锻炼指导,根据疲劳感测试量表计算干预前和干预一月后以及两月后两组患者的疲劳指数和疲劳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疲劳评分(4.85±0.22)分,干预一月后为(3.01±0.17)分和干预两月后为(3.03±0.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前疲劳率为97%,一月后疲劳率为81.9%,两月后为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透析前进行心理和体能锻炼有助于减轻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疲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汤春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当今“120”接警人员的角色功能

    自2007年7月德州市成立“120”调度指挥中心以来,本院也同时设有专职接警人员,负责完成指令性院前急救任务。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近8年接警的经验和沟通技巧,主要包括“120”接警人员的五大角色功能,提升了为患者健康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为“120”接警人员是院前急救流程中不可缺少重要角色,充分地发挥了其在紧急医疗援救体系中的独特又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杜占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输血核对监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总结了临床输血核对监护记录单的设计过程与应用效果,包括记录单的作用、记录单的应用效果以及记录单的优势等。认为使用输血核对监护记录单后,使输血核对更细致、有效,输血观察更及时,文书书写更规范,提高了文书书写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肖春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行DHS内固定术中的细节护理

    回顾性总结66例70岁以上DHS内固定术高龄患者的术前访视、术中术毕细节护理的方式及方法。认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毕的细节护理措施,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敏燕;陈思彤;张莹;彭秋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式一次性抢救车锁的使用

    在临床工作中,各护理单元均备有急救车,不仅有效节省了急救药品、物品的取用时间,为危重患者抢救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也为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方便,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1,2]。目前,医院抢救车因规格不同,大多数使用普通锁和抽屉锁,抢救病人的危急情况下需用钥匙开锁,但钥匙通常是与值班钥匙串在一起,且放于护士口袋内保管,因护士找钥匙延误抢救时间的紧急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本院护理部利用一次性腕带,改良设计了一款简单、经济、实用的抢救车锁,既实现了抢救车的加锁管理,又能确保快速打开抢救车,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爱琴;安原;韩禄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56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方法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认为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阮巧玲;刘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宫颈癌放射性肠炎致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它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放射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及时行放射治疗能达到根治的目的,通过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减轻痛苦[1]。但是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后果,其中放射性直肠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放射性肠炎是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次增多、黏液脓血便甚至鲜血便。人体正常皮肤呈弱酸性,健康皮肤pH值在4~6.8可避免细菌感染,皮脂能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裂。当皮肤暴露在尿液或粪便的环境中,皮肤pH值越偏碱性,易造成失禁性皮炎。大小便失禁患者,肛周、会阴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肛周皮肤红肿、皮疹,甚至破溃渗出或继发感染[2]。本科于2014年3月~2014年4月收治1例宫颈癌放化疗后颈癌放化疗后失禁性皮炎患者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雯;朱小妹;胡小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致不同程度的化学性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男女均可患病,多发于四肢。病程较长,多沿浅静脉走行突发红肿、灼热,出现硬结节或条索状物,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这不仅增加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从而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预防和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现综述如下。

    作者:胡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主动观察病情,提高医护配合程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整体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CCU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对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蒋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疗愈环境理念在乳腺癌专科病房设计中的应用

    总结了疗愈环境理念在乳腺癌专科病房设计中的应用。包括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两方面的实施,以及在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倡导医护关怀。认为乳腺癌专科病房的疗愈环境设计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张丽娟;罗庆华;钟巧玲;张慧珍;周梅梅;颜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0例,采取品管圈活动改进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80例采取传统的康复锻炼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评分及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髋关节( Harris)评分及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谢淑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吸入用富露施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富露施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5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均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富露施150 mg雾化泵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氨溴索30 mg雾化泵雾化吸入,平均每日2次,每次10~15 min,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患儿咳嗽、咳痰、痰阻等呼吸道症状。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痰阻等呼吸道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1)。结论富露施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疗效可靠、安全度高。

    作者:余维莎;林艳;商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产后乳汁淤积应对处理

    为了帮助产妇解决产后乳汁淤积问题确保母乳喂养的顺利完成,预防产后乳腺炎的发生,根据产妇在产后的不同心理、生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使产妇认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运用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指导协助进行正确的哺喂方法、给予乳房保护与生理异常的纠正、采取手法按摩与挤奶等方法以解除造成乳汁淤积的不利因素,在实施的同时力求使产妇了解并愿意积极学习和配合护理措施掌握一些自我护理的方法,并向产妇介绍乳汁淤积与乳腺炎的关系、乳腺炎的早期表现,使每位产妇能正确喂养婴儿而且不会因产后不当处理造成对乳房的损害,实现成功哺喂和乳房无并发症的目的,表明了护理干预措施对处理产后乳汁淤积的重要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访谈工具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访谈工具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期间首次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比较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是否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以及对胰岛素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前两组是否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以及对胰岛素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胰岛素访谈工具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情况,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作者:舒婷;杨海燕;陈琳;温春苗;龚冬娥;邓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责任护士在住院老年便秘患者综合护理中的作用

    总结了责任护士在在住院老年便秘患者综合护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根据责任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行全面、全程、连续护理的工作制度,由责任护士对新入患者进行整体评估,件患者分为有便秘发生与无便秘发生两类,持续跟踪,分析病因,早期指导,整体调节等护理措施。认为责任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对患者整体情况了解,又是各项治疗与护理操作的执行者,效果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因此责任护士在便秘患者的综合护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孙玺荣;彭红霞;金舟;林霞娟;曾春;刘惠芳;廖田艳;胡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