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高危患儿就诊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邓春香;张秀团;王萍

关键词:急诊, 高危患儿, 医院管理
摘要:总结了加强急诊高危患儿就诊相关环节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主动筛查有潜在突发意外的患儿,使其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得到关注,优先安排,及时救治,保证患儿就医安全,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体现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进而提高急诊医疗、护理的质量管理水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大肠息肉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大肠息肉临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品管圈活动开展前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8月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患者70例为对照组,活动开展后选取2014年1月~2014年4月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患者7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肠镜检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肠镜检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完善大肠息肉患者护理服务工作,提高大肠息肉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培养护士的协作精神。

    作者:谢新花;郑华珠;林蓉金;周慧;徐惠华;陈映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对HIV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例HIV孕妇,在围手术期间进行了术前术后访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结果9例HIV感染的孕妇能主动地配合剖宫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如期出院,未出现医源性感染。结论正确的护理有利于HIV感染的孕妇以健康的心态度过围手术期,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文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急救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院前急救患者1554例,按照接诊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验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设计的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方案。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24h意外事件发生率、收住院患者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院内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设计的程序化监护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院前急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30d病死率,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改善院前急救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蔚;温小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肠癌后患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护理体会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Acute Arrest of Hemotopaisis,AAH)又称为急性再生障碍危象( Acute Aplastic Crisis,AAC),常由药物、感染、放射线等原因引起造血功能急剧紊乱,使血细胞暂时性减少或缺如,临床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等[1]。已有文献证实,人微小病毒感染可诱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2]。本病起病急,病势严重,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常危及生命,而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因此,及时正确的做出诊断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2014年7月26日本科收治的1例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肠癌后患者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合并全消化道粘膜溃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明;宋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大蒜和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肝脓肿的护理

    肝脓肿是肝脏继发性疾病,肝脏被某种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后,未得到及时合适的处理即形成肝脓肿。根据病原菌不同,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表现为起病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例即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大蒜芒硝外敷治疗,其效果明显,避免了肝脓肿穿刺引流手术带给患者的恐惧和痛苦[1],现将其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致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致不同程度的化学性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男女均可患病,多发于四肢。病程较长,多沿浅静脉走行突发红肿、灼热,出现硬结节或条索状物,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这不仅增加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从而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预防和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现综述如下。

    作者:胡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6年当代护士杂志社学术会议安排与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粘弹性绷带在ICU各管道中的应用

    ICU是集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不仅病情危重且患者身上的管道居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乃至患者生命。本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将自粘弹性绷带应用在 ICU 各管道中,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伟斌;胡秀壬;钟顺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联合足底动静脉泵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动静脉足泵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经皮氧分压测试为微循环轻度受损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B组加用足底动静脉泵物理治疗,C组用前列地尔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共同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的数值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C组较A、B组的改善效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足底动静脉泵均可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而将两者联合使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其改善下肢微循环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张慧君;沈培;蔡可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便利选取的200例T2DM 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8.39±10.61)分,处于中等水平;T2DM 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50±0.34)分,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得分为(1.55±0.36)分;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T2DM 患者疾病不确定的评估,帮助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繁琴;张丽;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近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哮喘患者近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4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预后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第1 s呼吸气体的容积( 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自我健康关系、对刺激源反应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心内科中专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传统教学法与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对比,探索适合护生带教的方法。方法将6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法,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有效地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颖;冯燕;凌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例精神异常致阴茎离断伤患者的护理

    男性阴茎由于位置隐蔽,在非勃起状态下易于移动,因此阴茎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阴茎离断则更为罕见[1]。阴茎离断可分为部分离断和完全离断。主要由于刑事纠纷、自伤、被动物咬伤及工业事故等原因引起。本科于2014年7月10日收治了一例精神异常致阴茎刀割伤7h的患者,经细致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芬;胡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条件下,不同体位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 ICP )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62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测定平卧位和侧俯卧位时的ICP,以及两体位条件下测ICP时患者HR、RR、MAP、SpO2的变化。结果平卧位和侧俯卧位时,患者的HR、RR、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ICP和SpO2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行侧俯卧位通气时,体位改变对其ICP有显著影响。临床上需结合ICP监测的情况谨慎实施侧俯卧位通气治疗。

    作者:张丽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绿色医院”与医院感染管理

    从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角度,总结了创建“绿色医院”的经验。创建绿色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打造绿色医疗环境,优化绿色服务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机制等内容。认为“绿色医院”的创建需从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加强防治,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新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措施。

    作者:严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特利加压素静脉泵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静脉泵入特利加压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微量泵的护理,饮食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等。认为正确应用特利加压素,给予合理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作者:朱宝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将133例急诊损伤根据体温分成正常体温组(36.6~37.2℃)、轻度低体温组(35.0~36.5℃)和中度低体温组(34.0~34.9℃),正常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体温管理指南对患者进行分层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记录患者到达急诊室与离开急诊室时的耳温变化,并跟踪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结果体温正常组: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其体温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体温组:干预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体温正常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中度低体温组:3名患者体温均显著升高。结论 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分级体温管理指南明确指出不同层级体温患者应获得的干预措施,让护理人员做到有理可依,有证可循,大程度地避免了过度护理与护理缺失,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郑尧华;张建娟;马芳琴;贾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4例急性氨气中毒气道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

    总结了14例急性氨气中毒气道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护理、眼部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口腔护理、氧疗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认为整体护理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俊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患者拒签口腔修复知情同意书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患者拒签口腔修复知情同意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00例口腔修复科拒签知情同意书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主要拒签原因。结果口腔修复拒签知情同意书患者的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担心修复不成功;担心费用过高;担心医生逃避责任。结论拒签修复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普遍存在各种心理压力因素,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主要的拒签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

    作者:陈润元;刘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访谈工具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胰岛素访谈工具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期间首次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比较两组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是否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以及对胰岛素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前两组是否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情况以及对胰岛素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胰岛素访谈工具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情况,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作者:舒婷;杨海燕;陈琳;温春苗;龚冬娥;邓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