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锦南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指导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展板展示、个别指导、集体座谈、安排专业人员以幻灯片播放疾病知识的形式、出院随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其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采用慢性乙肝相关知识测试题,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但须结合出院随访进行强化教育,使患者在自身健康方面达到知识、信心及行为的长久统一,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与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分析3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与同期应用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3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组留置时间长、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及堵管发生率低,置管时间长,实施早期床边康复训练不受限制,效果优于健侧上肢浅静脉留置针。
作者:庞海云;汪澄;倪朝民;穆景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股静脉置管术相对来说是一项较为简单、易掌握的操作,在儿科ICU应用较为普遍,采用股静脉置管术能有效减少高渗药液对血管的刺激,且留置时间较长,可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但另一方面,股静脉置管术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1],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术肢的观察及护理。本科于2011年6月~2012年7月对78例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置管术,年龄在1月~12岁之间,其中3例患者在置管期间及拔管后出现了DVT,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刘美华;黄婷婷;彭建雄;罗天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属超保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20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家属照顾无微不至,长期有专人照顾,对照组为家庭条件有限,没有专人照顾,予辅助照顾。出院时和1年后分别运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2组患者运动功能。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超保护可以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的程度,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实行集中供应的手术器械为观察组,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未实行集中供应的手术器械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不合格率和使用满意度。结果集中供应管理法降低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不合格率,提高了使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集中供应后提高了清洗及灭菌效果。
作者:王孟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SWOT分析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分析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采取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认为SWOT分析法可以使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培训成效。
作者:黄晓晖;朱小燕;郑义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手术室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84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2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进入手术室时进行心率、血压测评、SAS评分、SDS评分,并做好记录。结果在进入手术室即刻,干预组患者的心率为(80.01±7.73)次/min,对照组患者为(89.44±8.04)次/min,2组患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为(82.04±6.73) mmHg,对照组患者为(88.71±4.85) mmHg,2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的SAS评分为(61.60±7.30)分,对照组为(69.30±6.8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即刻SDS评分为(59.30±6.80)分,对照组为(67.10±7.20)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在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手术治疗的依从性,缓解不良的生理应激状况,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矽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配合与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灌洗中的密切配合等。认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医护患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治疗效果明显,不仅能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控制病情,延缓病灶进展,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易于被接受和推广。
作者:邵志燕;华秋秋;仇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二次剪脐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的影响以及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2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按照常规进行脐带的结扎处理。对实验组125例新生儿进行二次剪脐,对照组125例新生儿使用传统方法,不进行人为干预等待脐部残端自然脱落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对比这2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以及脐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为9~12 d,有8例发生了新生儿脐部感染。而进行二次剪脐的实验组新生儿脐部均干燥,无渗血、渗液,没有1例发生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为3~4 d,均呈自然脱落状出院。2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脐部感染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次剪脐法可以有效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加快脐带愈合并且能减少新生儿脐带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产科工作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顾宇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后迟发型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后并发迟发型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用药、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经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迟发型面瘫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迟发型面瘫效果明显。
作者:缪彩娟;任学娟;张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月4月期间于本科行择期手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做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由护士根据患者需求,做个性化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况及术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更具针对性,能有效解除患者疑虑,使其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并增强患者对手术团队的信任,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认为全面的护理对矽肺患者病情的稳定及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12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主要包括巡回护士的配合、患者术前准备、术中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摆放、术中细致观察、器械护士的配合。认为护士术前熟悉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手术操作过程,了解手术器械性能,熟悉手术步骤,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作者:吴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本院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与注射技能掌握情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以指导糖尿病管理小组对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本院其他28个科室共90名护理人员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与注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28个科室共90名护理人员,糖尿病基础知识掌握好的仅占15.2%,部分掌握的占29.6%;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掌握好的仅占32.2%,部分掌握的占54.4%;胰岛素注射完全规范的仅占66.1%。结论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明显缺乏糖尿病基础知识及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胰岛素规范注射技能水平也亟待提高,应通过各种形式对其加强糖尿病规范化培训与指导,以达到对住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作者:蒋国萍;赵锡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辩证采用中药治疗和辨证施护,比较2组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运用辩证施护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雪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氩离子激光进行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科收治的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88例(360眼),根据病变程度选择不同范围的氩离子激光进行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术后的观察,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水平及做好健康指导。结果治疗有效数为310眼,总有效率86.1%;其中增殖前期195眼,有效180眼,有效率92.3%;增殖期165眼,有效130眼,有效率78.8%,均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氩激光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术,可以有效地阻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而精细的术前与术后护理,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代美虹;唐丽;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气胸新生儿3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运用一次性吸痰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对照组(15例)运用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比较2组新生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前、术后2 h、术后24 h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术后2 h、术后24 h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经皮测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均改善明显,气胸无复发,引流时间为4~10 d,均痊愈出院。结论此方法疗效好,操作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损伤小、安全性能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凤;陶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2种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后口腔溃疡的干预效果,为化疗患者寻找预防和治疗口腔粘膜感染的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1日~2012年4月30日于本科化疗后的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血液科化疗后口腔溃疡护理常规,每日用西吡氯胺含漱液漱口4次。治疗组除上述护理外,加服或外洒维生素及预防溃疡的药物联合(根据口腔溃疡分级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疼痛、溃疡、影响进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患者进食时间明显提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化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联合维生素等药物的口腔护理方法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护理方法。
作者:杨丽红;杜彬;张新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院应用“一站式”平台手术切除了1例巨大左肾癌,其手术难度很大,手术主要有两大难点:其一,由于左肾静脉瘤栓内长段瘤栓,左肾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建立弥漫性侧支循环,术中止血困难易导致出血过多;其二,左肾动脉位于左肾静脉上后方,由于瘤体过大显露会非常困难,也可能导致肾静脉瘤栓脱落,发生肺栓塞,导致患者术中死亡。该手术相当的成功,患者术中出血少,伤口愈合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宋红莉;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5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正向静脉穿刺法,干预组予以逆向静脉穿刺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法是一种有效的静脉穿刺方法。
作者:汪凤琼;戴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