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人配合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探讨

刘芹;张菁;王裕丽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留置针, 单人穿刺, 双人穿刺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优先操作方法,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人穿刺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双人配合穿刺置管方法。比较2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92.3%,对照组为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人配合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因反复穿刺带来的护患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医疗成本。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游离植皮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护理观察

    总结了28例四肢游离植皮患者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保持有效引流、创面观察、健康教育等,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四肢游离植皮术后,细心的术后护理对于提高移植皮片的存活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葛鋆;张丽萍;刘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意义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60名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沈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教-习匹配护理实习轮转表的应用

    目的:探索与临床护理带习资源相匹配的实习护生轮转表的编制方法,以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将2011年~2012年在本院进行护理实习的学生组长及临床护理带教组长按照实习年份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自行设计实习护生和带习老师护理教学安排满意度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组实习组长及带教组长进行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及教师的教学安排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习匹配护理实习轮转表既能够满足实习护生的实习需求,又能和临床护理带教负荷相匹配,保证了临床护理带教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黎雪梅;邓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脑对冲伤的早期护理

    总结了68例颅脑对冲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包括手术47例,保守治疗21例。主要护理措施有: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监护室设专人护理,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重视清醒患者主诉,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认为早期的护理及管理能有效并及时发现颅脑对冲伤的病情变化,尽早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严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疗联合胸腔灌注白细胞介素-2、顺铂治疗肺癌伴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热疗联合胸腔灌注白细胞介素-2、顺铂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不良反应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探讨热疗的护理。通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轻,无治疗相关性死亡。认为恶性胸腔积液通过热疗联合胸腔灌注白细胞介素-2、顺铂,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达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护理

    总结了16例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有效负压吸引和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局部红、肿、热、痛情况;实施疼痛护理;做好局部标本采集及送检;加强病房管理、营养支持等相关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堵管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晓玲;陈良艳;桂自珍;刘巧梨;黄天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母婴同室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结了儿科母婴同室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服务态度不端正;沟通缺乏技巧;实际操作技能差;法律意识淡漠;防范对策主要包括严遵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患儿的护理与检测,加强法律意识,妥善处理纠纷等。认为进行儿科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评估,针对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张益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美宝湿润烫伤膏湿性疗法治疗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美宝湿润烫伤膏湿性疗法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用美宝湿润烫伤膏湿性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用传统干性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压疮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宝湿润烫伤膏能为上皮细胞生长提供和保持所需的生理性湿润环境,有效激活皮肤受损后残留组织,使之形成良好的顺应性,加快创面愈合,运用于压疮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郭秀琴;许露芝;李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APN排班及护士床边工作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APN排班及护士床边工作制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11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0~11月收治的2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的排班及工作模式,观察组按APN排班模式进行排班,并将护士站前移,实行护士床边工作制,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和病区每天铃声呼叫平均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病区每天铃声呼叫平均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行APN排班及护士床边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降低病区每天铃声呼叫平均次数。

    作者:蒋超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患者(15例乳腺癌患者与23例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一组采取功能式护理(A组),另一组采取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B组)。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预后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的配合、坚持化疗、预后较好的例数高于A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使患者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接受治疗与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密闭式吸痰法在ICU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结了密闭式吸痰法在ICU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体会,包括密闭式吸痰法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预防低氧血症、维持气道湿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院内感染、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减轻护士工作量等。认为密闭式吸痰法吸痰更为科学、合理,是ICU维持人工气道的有效措施。

    作者:谢海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引进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关于引进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临床疗效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从中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为12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其中研究组患者引进同伴互动支持模式,而对照组引进护士管理性护理模式。采取跟踪随访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于第7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抑郁焦虑评分、血压、药物依从性及胰岛素治疗等方面的综合情况。结果在第7个月末,研究组HbA1C为(7.72±1.31)%,对照组(8.21±1.72)%,2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为(20.6±7.0)分,对照组为(24.5±8.6)分,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血压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伴互动支持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病情且促进康复,是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温奇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配合与体会

    总结了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配合与体会,包括器械准备,患者准备,体位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等。认为颅脑损伤的患者往往病情急,伤势严重,在受伤后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将可能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必须尽一切努力对患者进行抢救;护士能熟悉手术的方法和步骤,与医生之间既有分工又可以默契地相互合作,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能保持镇定,在关键时刻可以稳住阵脚,在短的时间内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一切用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无菌操作,才能确保手术终顺利完成。

    作者:隆巧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体化管理教育对寰枢椎失稳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颈寰枢椎失稳伴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干预方法。方法将60例寰枢椎失稳伴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6个月个体化管理教育及跟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前2组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存质量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管理教育可促进寰枢椎失稳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提高了其生存质量。

    作者:冯宝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闭式灌肠桶的制作与应用

    腹部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目的是清洁肠道、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并认为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和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妇科手术范围虽基本不涉及肠道,但手术部位位于盆腔,位置较深,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术中视野的暴露,肠道准备不足可直接增加手术的难度。近年来,随着腹腔镜、阴式手术技术的进步,此类手术在妇科中所占比例上升,原来许多需开腹完成的手术,现在可通过微创手术完成,这对术前的肠道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方法是用老式开放式灌肠桶灌肠,此桶操作存在耗力、耗时、污染环境等缺点,给工作带来不便。鉴此,笔者于2010年6月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实用的新型闭式灌肠桶,试用至今,用于668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罗蕊丽;李清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6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院前HELLP综合征7例,胎盘早剥3例,产后出血6例;剖宫产54例,自然分娩10例;早产22例,足月产42例。认为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防止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运动平板试验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结了460例进行运动平板试验的患者实施全面优质护理的体会,主要从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3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护士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有效地预测病情变化等,这样才能降低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为临床诊断提供高质量的试验数据。

    作者:岳荔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县级医院护士长绩效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了将基层二级医院护士长的绩效结果与其薪酬、奖励、晋升、评优相结合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了科室管理、工作数量与质量、护理工作风险与责任、继续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诸多因素在内的绩效考核方案。认为绩效考核的建立与实施大大激发了护士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提高了护理质量,稳定了护理队伍。

    作者:陈芳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例极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例极低体重儿的护理措施,包括怎样去维持正常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认为护理干预对于极低体重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陈清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猪尾引流管在肝脓肿引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2种引流管在肝脓肿液化置管引流中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42例肝脓肿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21例,采用猪尾引流套管置管引流。对照组21例,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观察2组的引流情况。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比较治愈率、日引流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堵管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猪尾引流套管在肝脓肿液化置管引流中简便可行,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谢锦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