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法令的药物相互作用

王佩;李玉珍

关键词:
摘要:华法令为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用于血栓栓塞疾病经肝素治疗已获得疗效之后,需长时间抗凝治疗的病人.华法令在胃肠道内可完全吸收,是一种高度脂溶性药物,蛋白结合率高达99%,在肝脏内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1A2,2C9,2C19和3A4等同工酶参与)代谢,代谢物无抗凝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终末期肾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作为90年代的新医疗成果,已经在临床显示了它的巨大潜力.但大部分临床研究除外了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以下简称ESRD)这样一群危重病人.

    作者:罗北捷;黄党生;李冀军;沈东;张许文;张立伟;易周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例报告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001年11月-2002年3月,连续对16例病人行OPCABG手术,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及中心静脉压(CVP),有心梗病史,左室射血分数(EF)<0.40者,留置Swan-Ganz导管进行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全组完成前降支吻合14例(2例病人前降支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16例,回旋支14例,对角支8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行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MPAP、PAWP及CVP升高,较诱导后差异显著,心排指数(CI)及MAP较诱导后下降显著.而行前降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诱导后无明显变化.结论:OPCABG行回旋支及对角支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而行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影响较小,术毕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

    作者:汤服民;熊建;罗运成;刘聪霞;张朝华;王留江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性亢奋

    患者,女,57岁,2000年3月13日初诊.3个月前不明诱因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抽动,同时全身高度兴奋.

    作者:宋梅;温秀芹;高惠英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较重,多为复合伤,受伤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多数病人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不当,易形成痰痂、溃疡、出血,影响病人的呼吸,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孙朝霞;董雅婵;张玲;贾学云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免疫因素在炎症性肠病研究中的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UC和CD实际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亚类,均属于肠道免疫性疾病.

    作者:陈刚;纪欣;周钢;韩英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华法令的药物相互作用

    华法令为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用于血栓栓塞疾病经肝素治疗已获得疗效之后,需长时间抗凝治疗的病人.华法令在胃肠道内可完全吸收,是一种高度脂溶性药物,蛋白结合率高达99%,在肝脏内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1A2,2C9,2C19和3A4等同工酶参与)代谢,代谢物无抗凝作用.

    作者:王佩;李玉珍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创伤的现状

    治疗髋关节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Whitman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法、Amith-Peterson切开复位三刃钉内固定术、多针内固定术以及A0拉力螺丝钉加压固定术等等,对于轻度骨折甚至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另外股骨上端截骨术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柴伟;钱齐荣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探讨

    在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的发生正在日益增长并伴有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异常,由于其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而日前研究较多的为血管紧张素1(A1 PRA)、血管紧张素Ⅱ(AII)、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心钠素(ANF)等,近年来,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曰玲;孙启和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泰利必妥为主组成20S(E)HZ/4HL2,对照组为2S(E)HRZ/4HL2.两组病人均为全程督导管理,按各自方案实施化疗.结果:2个月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71%、94%,对照组分别为64%、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线胸片病灶吸收显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8.8%、15.3%.对照组分别为66%、2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对照组为19.2%,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年细菌学复发率治疗组为零,对照组2.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含泰利必妥方案治疗老年复治菌阳性肺结核,痰菌转阴快,病灶吸收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高,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桂芳;潘心友;胡宁;廖翠勤;刘文嫣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肩周封闭加口服药酒治疗肩周炎

    我们自1992年6月-2001年6月对26例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义法;李文松;李运方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临床观察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正值青春发育期,又由于学习、生活、情感及饮食结构等方面原因,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率较高,约占门诊病人的30%.

    作者:陈德凤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静脉血氧分压在肺心病呼衰心衰患者疗效观察中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8月我院诊治肺心病呼衰心衰病人35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岁.

    作者:姚为群;郑勤玲;任朝凤;刘漪;董坤拂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髂内动脉瘤

    髂内动脉瘤(internal iliac artery aneurysm,IIAA)临床十分少见,但因位处盆腔深部,瘤体较大,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多于病变晚期瘤体不断扩大,一旦破裂大出血后才被发现,所以后果严重并有较高的死亡率,而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田卓平;张培华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高糖对内皮细胞基因谱表达的影响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内皮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基因谱的差异性表达.方法:用cy3和cy5两种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在两种糖浓度下培养6天(分别为5.0mmo1/L和33.3mmol/L)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出某些基因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出包括与细胞周期蛋白、离子通道、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DNA合成、修复和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蛋白翻译合成、代谢、细胞受体、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91条,其中61条表达上调,30条表达下调.结论:高糖引起内皮细胞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基础.

    作者:冯波;倪亚芳;张登海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肾上腺结核并肾上腺增生机理的研究

    肾上腺结核少见,结核并增生更少见,我院15年来收治3例,对其增生机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周中泉;邢金春;陈实新;陈斌;叶友新;王惠强;庄炫;张开颜;刘荣福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尿崩症并发双肾积水、输尿管、膀胱扩张的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

    尿崩症是属内科疾病由该病所致的肾积水在临床上不多见,因肾积水到泌尿外科就诊而诊断为尿崩症也很少见,我院近4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郝丽娜;黄琼;龙江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不同人群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在5种性病患者、健康人群、性伴中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以及与其他微生物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STD门诊的1143例、健康人群465例、性伴134例的尿道(宫颈)分泌物的UU、MH感染.结果:STD患者中UU感染大大高于MH感染,除梅毒患者外的STD患者、性伴人群无论男女UU、MH感染率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显著差异.NGU组、总STD患者、健康人群的UU、MH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健康人群女性与性伴人群女性UU、MH阳性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性病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增高,不同病种的STD感染支原体的频率相同,临床更应加强女性UU、MH的检测.

    作者:徐斌;吴昊;于海滨;张林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阿昔洛韦静滴致头晕、大汗淋漓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左胸背部疼痛5天,伴胸部皮疹3天入院.查体:T35.9℃,P78次/min,R19次/min,BP16/10.5kPa,神志清、精神稍差,左胸前下部可见簇状分布的红色斑丘疹,其余(-).

    作者:姚美英;郭秋霞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浅谈我院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疗质量管理是核心内容,而病案质量管理则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实际工作中,如何抓病案质量,使其完全符合病历书写规范,为医、教、研提供宝贵的资料和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一直是管理工作中的难题,现谈一下我院加强病案质量管理的几点做法.

    作者:韩芳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与糖尿病肾病(DN)有关,是否与DN的病变程度有关.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1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尿白蛋白阴性组(DM1)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2)、伴明显白蛋白尿组(DM3),分别测定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D-D、PAI、tPA、vWF水平.结果:所有DM患者GMP-140、D-D、PAI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DM患者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中GMP-140、D-D、PAI在伴白蛋白尿的DM组明显高于不伴白蛋白尿的DM组,提示高凝及纤溶活性异常与DN的发生有关,GMP-140、D-D在明显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提示随DN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紊乱更加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紊乱,并且与DN的发生有关,与DN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邵建伟 刊期: 2002年第2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