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征青年色觉障碍调查

薄文芳

关键词:
摘要:色觉障碍,对应征青年来说直接受限于某些军、兵种.为了解应征男性青年中色觉障碍的患病率及色觉障碍的程度,笔者于2001年10月对山东枣庄市峰城区部分应征男性青年进行了色觉障碍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52例早期梅毒临床分析

    为了解本地梅毒的患病情况,总结治疗梅毒临床经验,现将1997-2000年本门诊确诊的资料完整、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早期梅毒5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亚甫;许银怀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HLA-DRB1探针杂交分型的亲权鉴定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斑点杂交技术,对HLA-II类抗原DRB1座位基因进行研究.三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表明该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HLA-DRBl基因座的非父排除率(EPP)为89.5%.高于用血清学方法检测HLA-DR抗原的非父排除率55.4%.对40件亲子鉴定案例成员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获得满意结果.解决了HLA-II类基因常规检测问题,表明HLA-DRBl等位基因的DNA分型可以作为亲子鉴定和法医学个人识别的可靠手段.

    作者:刘利民;梁健;丁梅;王保捷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影响护理行为的心理因素及对策探讨

    护理行为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出于生存、治疗、预防、保健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它受心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影响护理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刘吉莉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粪便潜血试验在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大肠癌患者在早期一般多数无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略,粪便潜血试验敏感性高,而且标本留取方便,操作方法简单,患者又无痛苦,是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武萍;刘秋燕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颈内动脉注射促智能性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及全脑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认识障碍;我院在近8年中,运用颈内动脉注射脑活素等药物治疗4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44例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63-84岁.

    作者:闫洪法;龚惠芸;赵军;何儒鸿;陈明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吉非罗齐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高脂肪和高热量摄入增多及酒类消耗量的日益增多,而活动减少,导致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发症率增长很快,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将我科应用吉非罗齐治疗高脂血症的体会如下.

    作者:古丽拜克热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对照组为自由对照,参附组则于转机前给予参附注射液1mg@kg-1.分别于CPB前(T1)CPB后30min(T2)CPB结束时(T3)以及CPB后2h(T4)和24h(T5)抽血,分别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结果:与术前T1比较,两组TNF-α、IL-6、IL-8均明显升高,而参附组T2-T5、TNF-α、IL-6、IL-8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浓度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参附组是显著升高(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诱发的心肌损伤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雷晓鸣;王国恩;薛荣亮;钞海莲;赵银荃;樊江波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重度妊高征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剖宫产麻醉处理

    我院于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5例重度妊高征伴急性心功能不全急诊剖宫产患者.现将手术过程中麻醉的处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凤云;王文志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静脉滴注病毒唑致双眼弱视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干部,2001年9月2日因感冒发烧来本院内科就诊,给以青霉素800万,病毒唑0.8g,加入5%GNS25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滴1周后,感冒发烧好转,但自感双眼视物模糊不清,即来眼科检查:右0.4,左0.5,近视力双眼均0.3,矫正无明显提高,眼前段裂隙灯检查及眼底检查均无异常,眼位正,视野正常.

    作者:薄文芳;马美玲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特拉唑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亦不少见,目前临床上已用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或前列腺增生,我科对136例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给予特拉唑嗪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赵龙;张素琼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复方青黛片(白血康)治疗恶性血液病31例

    复方青黛片是一种中药制剂,含雄黄,主要成份为硫化砷,是一种有毒物质.大连解放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黄世林等曾应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们近5年来应用此制剂治疗了恶性血液病3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同时也观察到了一些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华淳;沈云峰;周新;蒋南强;毛玉文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无痛静脉穿刺探讨

    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是护理工作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作为一名临床护士,不能很好掌握此项操作,就不能当好一名合格护士.多年来,护理工作者都在积极探讨病人痛苦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的有效方法.到目前为止穿刺成功率仍是肉眼观察和经验进行的,成功率各人差异很大.现将我们多年临床实践的经验体会与各位同行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郭秀珍;彭春玲;张靖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活血化瘀药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流变学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条件日益改善,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富含脂肪等食物增加,加之交通工具发达,体育锻炼减少等因素,致使高粘滞血症在中老年人中日益增多,如不及时纠正治疗,会导致致残率、致死率较高的脑梗塞等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近几年我们应用血栓通、脉络宁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治疗高粘血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红;邱作成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思路

    1曲美他嗪的作用1.1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曲美他嗪是一种哌嗪类衍生物,抗心绞痛效果与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硝酸盐类药物相似.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是通过增加氧供和/或降低心肌耗氧而起作用,而曲美他嗪并不影响主要血流动力学参数,不降低外周血管和/或冠脉阻力,没有正性肌力作用也不影响传导.

    作者:王达理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B超诊断阔韧带平滑肌瘤1例

    阔韧带平滑肌瘤不多见,临床表现上很难与卵巢或子宫肿瘤相鉴别,应用B型超声检查不仅有助于此病的诊断,且能在术前判定肿瘤的位置、性质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尚能决定手术的方式,现将我院近期B超诊断、手术、病理确诊的1例阔韧带平滑肌瘤报告如下.

    作者:高良友;高磊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中药薰蒸治疗腰椎肥大性脊椎炎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药薰蒸治疗仪治疗腰椎肥大性脊椎炎,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43-72岁,平均51.6岁;病程3周-11年不等(从有自觉症状算起);症状体征:腰背痛僵硬40例、压痛34例、沿坐骨神经放射痛7例;脊柱活动受限3例;X线表现:腰椎体唇状增生40例,形成骨赘及骨刺3例、椎间隙变窄9例.

    作者:李爱民;陈立君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壮骨滋肾片治疗骨质疏松症100例疗效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于1998年-2001年用壮骨滋肾片治疗骨质疏松症10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选择观察病例共2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50-78岁,病程5年-20年,平均16.5年.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50-80岁,病程5.8-20年,平均16.8年.

    作者:宋剑萍;米烈汉;苏同生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节囊内注射用药联合口服用药的临床研究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骨科疑难病,我们采用纯中药提取水针剂骨增灵行病髋关节内注射,同时按病因口服股骨头坏死胶囊1号或2号的方法对96例108个髋关节分组对比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全章;高吉昌;张承敏;陈庆贺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治疗稽留产及死胎引产的疗效观察

    本文作者采用此配伍治疗稽留流产及死胎引产,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为治疗稽留流产及死胎提供了一种新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1998年1月-199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稽留流产30例及死胎25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年龄20-43岁,平均31.5岁,稽留流产均为未产妇:孕6-16周,其中12周以内20例,12孕周以上10例,子宫大小均<停经日期,子宫大如孕80天,小如孕40天.

    作者:李瑞满;朱莉;王涛;田晶 刊期: 2002年第13期

  • 替硝唑胶囊的临床应用

    替硝唑(Tinidazole,TNZ),是继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之后的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较甲硝唑疗效更高,耐受性更好,体内分布更广.

    作者:姜玉敏;邹积福 刊期: 2002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