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杨明明;张晓燕;李仙桃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血液透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广泛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使患者依靠血液透析而长期存活[1][3].在这些长期进行透析的患者中,老年人占有一定的比例[4][5].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心脏手术后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尽管手术技术,体外循环和麻醉方面已有很大进展,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仍然常常发生神经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异常.这些并发症的详细机制尚未阐明,但是,栓塞-尤其是微小栓塞和脑组织低灌注-导致脑组织缺血和脱氧合[1],[2],是有可能的两个因素.此外,脑组织充血也可明显增加脑内微栓塞的危险.

    作者:程照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原位核酸杂交检测前列腺癌中结核杆菌L型DNA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L型DNA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改良抗酸(Intensified kinyoun IK)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结核杆菌L型和结核杆菌抗原,原位核酸杂交,检测20例前列腺癌细胞内结核杆菌L型DNA.结果:结核杆菌L型阳性率37.9%,结核杆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39.7%.40%前列腺癌细胞核内有结核杆菌L型DNA阳性信号,前列腺癌Ⅰ、Ⅱ、Ⅲ级阳性信号分别为20%、30%、80%,随着前列腺癌级别的增加,结核L型感染率显著增高.改良抗酸(IK)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核酸杂交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常伴有结核L型感染,结核杆菌L型DNA可进入前列腺腺上皮细胞核内,引起细胞增生、异型增生和癌变,提示结核杆菌L型感染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芳芳;刘勇;唐素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氧氟沙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作用

    氧氟沙星是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的第三代人工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泛,血药浓度高,疗效好,用药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现将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李颖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吡哌酸滴耳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吡哌酸是临床使用疗效确切的化学合成药.给药途径及剂型主要是口服片剂,吡哌酸滴耳液仅作为一种试制新剂型应用于临床,它对绿脓杆菌和对其它抗生素或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中耳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对经患者耳内取菌后分离培养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中耳炎也有明显疗效.

    作者:姚琪;郑博秀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胫骨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法与开放穿钉法治疗胫腓骨骨折

    目的:观察胫骨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法与开放穿钉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以闭合复位穿胫骨交锁髓内钉及开放复位穿胫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结果:随访5-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闭合穿钉组45min、开放穿钉组55min;术后骨折复位优秀率:闭合穿钉组:100%、开放穿钉组90%;深、浅部感染率:闭合穿钉组11.8%、开放穿钉组15.7%;术后骨折延期愈合或不连率:闭合穿钉组:0%、开放穿钉组7.8%;术后患肢关节活动优秀率:闭合穿钉组100%、开放穿钉组80.4%.结论:胫腓骨骨折闭合穿钉法较开放穿钉法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预后良好的优点.

    作者:徐云钦;王朝阳;梁再跃;陈才平;朱亚中;冯水云;谭俊铭;吴群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合并精神障碍患者12例观察、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是一个因SARS病毒感染而导致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热以及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同时伴随着寒战、肌肉疼痛、头疼和食欲减退.

    作者:邵赞;陈治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黑斑息肉病(附12例报告)

    黑斑息肉病,也称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y Jeghers Syndrome, PJS),是以消化道错构瘤多发性息肉和口腔粘膜及肢端皮肤出现黑色素斑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较少见,但近年来,由于纤维内窥镜的应用,对该病的研究更加深入,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我院自1993年-2002年共收治了PJS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宫爱民;张毅;孙强;李民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外伤性肠穿孔的观察和术后护理

    我院自1992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穿孔的患者56例,现就外伤性肠穿孔的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熊华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防治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防治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止吐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100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用胃复安、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联合方案,B组48例用国产恩丹西酮单用方案.结果:两方案均有较好的止吐疗效,在急性恶心、呕吐控制率及迟缓恶心、呕吐控制率方面,两方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方案毒副反应小,可耐受.结论: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苯海拉明止吐方案安全有效,临床经济实用.

    作者:陶柏生;徐洪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联合应用硝酸益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

    目的:大组选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为及硝酸益康唑栓联合应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显示治愈率高而疗程短.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确诊念球菌性阴道炎者,采用硝酸益康唑栓与α-2a重组人干扰素(奥平栓)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每日1次阴道塞药.结果:临床治愈率达86.76%,联合应用治疗较单纯用药法优越.结论:联合用药方法简单而疗程短,疗效显著患者易接受.

    作者:孙荣惜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护理配合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若急救时措施不当,缺氧不能及时纠正,常会引起严重的脑损伤而致残甚至死亡.因此,正确的复苏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而复苏中的护理配合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总结了12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时的护理配合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网芬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胎盘大面积梗死致胎儿宫内死亡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7岁,孕2产0宫内孕35周,头晕2天,于2002年8月20日入院.查体:血压20.0/12.0kPa,心肺正常,水肿(++)、尿蛋白(+++)、血浆蛋白54g/L,白蛋白25g/L.B超:胎儿双项径8.3cm,羊水3.2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附着.诊断: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②低蛋白血症;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作者:周艾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小儿颅脑外伤术后的监护

    目的:总结小儿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术后患儿送入ICU进行多功能系统监护,包括心电、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等,对激发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有效治疗,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提高患儿抢救的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李雪;陈绍容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腹部外科再次手术之探讨

    腹部外科历史久远,发展迅速,技术日臻完善,但再次手术仍难以避免.由于每个再次手术病人都有独特的情况,需外科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冷静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娴熟的手术技巧和高度责任感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减少疾病的痛苦,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作者:丛嘉;林晓东;王昊来;孙帅;张志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HPLC法测定降糖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糖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方法.方法:采用Zobax(250×4.6mm,5 μ m)色谱柱,流动相: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60:40),流速:1.0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40℃,进样量10μ1.结果:线性范围是:盐酸小檗碱0.0482-0.2892 μ g,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8.61%,RSD为1.63%.结论:本法分离好,快速、简便.适用于复方制剂中该组分的测定,可作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邢俊波;吴禾;王朝红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干扰素是目前用于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用药,但疗效尚不满意,选择合适病例至关重要.方法:将106例乙型肝炎病人按肝功分为3组,给予安福隆300万单位应用6个月.结果:ALT升高组乙肝病毒转阴率明显高于ALT正常组.结论:乙型肝炎肝功能ALT轻中度增高者应用干扰素转阴率高,肝功正常者效果差.

    作者:刘素芬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附100例报告)

    目的:总结100例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100例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2岁以下小儿26例,妊娠期妇女31例,60岁以上老年43例均急诊手术,围手术期注意合理用药,积极控制原发病等,无腹腔内大出血、粪瘘等并发症,无死亡病历,疗效满意.结论: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病人由于年龄特点及解剖位置改变有较明显的特殊性.但在诊疗过程中积极重视,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伟峰;段华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微创血管内支架隔绝术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胸背部疼痛半年.体检仅血压较高为22/16kPa,空腹血糖7.8mmol/L.二维心动超声图和多普勒检查提示降主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形成,升主动脉造影显示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许锁春;王海晨;李明;师桃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和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及认知功能.方法:对48例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及认知功能进行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结果: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的MUNSH总分、正性因子分和认知功能显著降低,而负性因子分显著增高;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及记忆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多发梗死的患者的智商、记忆商和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单发梗死者.左侧病变者主观幸福感低于右侧病变者.结论:老年男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认知功能均降低,且受病变的部位和数量及范围的影响.

    作者:娄振宇;周明慧;杨丽欣;刘玉珍;芮德源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先心病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69例先心病患者在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于心脏跳动下手术.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降温至31-35℃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灌注压在7-9kPa,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2例术后36-48h出现脑空气栓塞,经高压氧舱等治疗2周后恢复.2例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药物治疗得以纠正.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作者:薛涛;张孝轩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