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

李胜宏;陈训如;罗丁;毛静熙;周正东;余少明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 胆管结石, 预防,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50例LC手术发生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术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方法与对策.结果:术前静脉胆道造影检出胆管结石11例,180例中ERCP明确胆总管结石28例,均行EST取石,腹腔镜术中B超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经胆囊管取石3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术后ERCP诊断胆总管残留结石17例,EST取石10例,再次手术7例.结论: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静脉胆道造影,使用腹腔镜术中B超检查,术前、术后ERCP的应用,提高术前、术中、术后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可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护理程序对结肠造瘘术的护理

    护士长: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结肠造瘘术的护理.结肠造瘘术适用于①直肠或乙状结肠癌并发梗阻、肿瘤已不能切除,可进行近侧结肠永久性造瘘术;②左侧结肠癌并发梗阻,全身情况太差不能进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可进行临时性结肠造瘘术,争取二期手术切除.

    作者:金彩霞;王华;杨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50例LC手术发生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术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方法与对策.结果:术前静脉胆道造影检出胆管结石11例,180例中ERCP明确胆总管结石28例,均行EST取石,腹腔镜术中B超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经胆囊管取石3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术后ERCP诊断胆总管残留结石17例,EST取石10例,再次手术7例.结论: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静脉胆道造影,使用腹腔镜术中B超检查,术前、术后ERCP的应用,提高术前、术中、术后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可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胜宏;陈训如;罗丁;毛静熙;周正东;余少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医务人员安全

    消毒隔离,个人防护是控制院内感染保障病员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作为SARS定点医院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体会.

    作者:张振福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浅谈安氏Ⅱ、Ⅲ病历中Bolton指数的关系

    错(牙合)的病历中,常出现牙冠宽度的大小不协调,当牙齿大小出现不协调时,很难在矫治后获得牙齿精确的排列和理想的后牙尖窝咬合关系[1],因而会对矫治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用Bolton指数可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作者:甄文芳;宋殿华;高云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静脉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照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静脉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照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9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滴阿奇霉素,对照组静滴红霉素,观察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有效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园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Dieulafoy病3例报告

    Dieulafoy病又称胃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现报告3例.

    作者:胡宝春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精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精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用Irregular-H C18柱(4.6mmn× 250mm,10 μm);流动相:甲醇-1.6%醋酸溶液(38:62);紫外检测波长:323nm.结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阿魏酸含量的方法;线性范围为2-23 μ 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1.0%,n=5).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孙立华;吴爱英;王友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对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以下简称支架)治疗骨折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回顾1997年-2002年8月应用支架治疗骨折60例所发生的并发症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组共发生8种并发症,其中钉道炎症14例,固定针松动5例,延迟愈合6例,关节活动受限5例,骨折成角再移位4例,再骨折1例,神经血管损伤1例.结论:支架治疗骨折发生并发症有诸多原因,常是各种因素合并导致,如病例选择不当、术中操作失误、术后复查不认真、功能活动欠科学.

    作者:范志州;赵俊锋;张开放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解粘连,滑利关节

    由于炎症,损伤等病变均可造成局部器官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在修复过程中如果纤维化(成纤维)过程相对绝对加快,病变局部或病变器官,组织与邻近的器官组织发生粘连,就可影响局部的功能活动,如果关节及其辅助结构或邻近结构有炎症损伤,痉挛粘连等也会影响关节的运动,推拿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消肿去瘀,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二是适当的被动活动有助于松解粘连;三是应用整复手法,可纠正筋出槽,关节错缝,从而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作者:于永莲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全麻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全身麻醉即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周身不感到疼痛.

    作者:郭春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并急性肝损害30例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38-64岁.符合WHO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1-15年,病毒性肝炎20例,酒精性肝硬化伴肝损害8例,药物性肝损伤2例.酮症4例,肺部感染8例,出血10例,精神错乱1例.

    作者:陆丽群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UF-5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红细胞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中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样本分别用UF 50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结果:UF-50测定红细胞阳性率(12.5%)高于镜检(9.1%),二者符合率为72%.结论:结晶、霉菌、滴虫、脂肪滴、精子及大量细菌导致UF-50检测红细胞的假阳性率.

    作者:柴巨川;张曰恒;夏蔚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1例海洛因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

    海洛因成瘾者的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其中吸食过量致死占有很大比例,国外有报道[1]:过量吸毒引起的死亡占吸毒死亡率的50%以上.这种病例在医院尚不多见,我科于1998年12月成功抢救1例因静脉注射海洛因致昏迷的病人,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方英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腹腔镜下鞘膜内子宫切除手术的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医护配合.方法:通过回顾分析53例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司械护士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总结.结果:53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6.31±41.52min,平均出血量100.21±56ml.术后住院时间4.10±0.52天,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司械护士对腹腔镜器械,设备性能的了解,对手术步骤的熟悉,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心理因素及应激对麻醉效果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及应激对麻醉效果影响的相关性.方法:在实施相同的麻醉的328例备选病例中,根据麻醉效果级别(A、B、C级),随机选出不同级别的病例各30例,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术后进行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的观测,及同期的皮质醇(Cor)、胰岛素(Ins)、血管紧张素Ⅰ(A 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Ⅱ)变化情况,与麻醉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患者Cor、Ins、A Ⅰ、AⅡ等应激相关激素水平,及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评分,都与麻醉效果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焦虑,恐惧等心理因素,对麻醉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应激相关激素水平可反映其程度.

    作者:丁明;王丙琼;林清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与使用夹层技术修复的疗效分析

    从我院1995年2001年6年期间的877颗有楔状缺损的牙齿中筛选出使用夹层技术[1]修复的牙齿计206颗;按照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分为三组,分析充填物在不同位置的保留情况,找出夹层技术比较适应的应用条件,为临床工作中楔状缺损的修复提供参考.

    作者:宋殿华;甄文芳;徐树文;高云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85例早期胃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早期胃癌的关系.方法:对85例早期胃癌及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的Hp阳性率为54.1%,消化性溃疡Hp析出率为70.0%,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溃疡型早期胃癌的Hp析出率高于非溃疡型,粘膜侵害程度和癌细胞分化程度与Hp析出率无明显差异.癌灶平坦凹陷型的Hp阳性率高于隆起型,位于胃体倍的癌Hp析出率高于位于胃窦部及贲门部位的癌.结论:Hp的感染与早期胃癌的形成与消化性溃疡同样有相关性,可能是溃疡型胃癌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胃体癌及平坦凹陷型胃癌Hp感染率较高.

    作者:李一鸣;赵泽贞;李长征;陶建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浅谈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交叉过敏性皮疹的体会(附2例报告)

    过敏性药疹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其临床特征为多在颜面、躯干、四肢出现斑丘疹、多形性红斑或荨麻疹等.表现对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更为少见.现就本人在工作中遇到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珍;李润崧;王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序贯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比1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心衰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压、肾功能、电解质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经过序贯透析后,心衰明显改善.结论:序贯透析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心衰的患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洁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治疗体会附1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临床发生率一般医院为5%,其缺氧、缺血所致损伤为多器官性的,窒息复苏后的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是减少合并症,使围产儿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作者:王瑞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