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粘连,滑利关节

于永莲

关键词:
摘要:由于炎症,损伤等病变均可造成局部器官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在修复过程中如果纤维化(成纤维)过程相对绝对加快,病变局部或病变器官,组织与邻近的器官组织发生粘连,就可影响局部的功能活动,如果关节及其辅助结构或邻近结构有炎症损伤,痉挛粘连等也会影响关节的运动,推拿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消肿去瘀,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二是适当的被动活动有助于松解粘连;三是应用整复手法,可纠正筋出槽,关节错缝,从而起到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与使用夹层技术修复的疗效分析

    从我院1995年2001年6年期间的877颗有楔状缺损的牙齿中筛选出使用夹层技术[1]修复的牙齿计206颗;按照楔状缺损发生的位置分为三组,分析充填物在不同位置的保留情况,找出夹层技术比较适应的应用条件,为临床工作中楔状缺损的修复提供参考.

    作者:宋殿华;甄文芳;徐树文;高云静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人类饮食营养进化与健康

    在人科古猿进化到现代人类的几百万年时间里,人类以采集-狩猎为生,食物来自野生动植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衡丰富,这一饮食营养模式塑造了我们人类的基因型.自农业化以来我们的饮食营养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动物性食物摄入减少,谷物类食物大量食用,并且食物种类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增加.从农业化至今只有短暂的一万年时间,我们人类基因型的改变甚微,仍处于4万年前采集-狩猎时代的基因特征水平.因此,饮食营养的进化和转变远远超前于我们的基因型变化,二者不相适应,终导致现代社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等多种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生;采集-狩猎时代的饮食模式的饮食模式对于当今人类健康膳食的研究和指导将具重要意义.

    作者:齐可民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精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虫草精口服液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用Irregular-H C18柱(4.6mmn× 250mm,10 μm);流动相:甲醇-1.6%醋酸溶液(38:62);紫外检测波长:323nm.结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阿魏酸含量的方法;线性范围为2-23 μ 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1.0%,n=5).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孙立华;吴爱英;王友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不同职业男性职工酒依赖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南通市不同职业男性职工酒依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定式问卷及DMS-Ⅲ-R诊断标准对四种不同职业人群饮酒情况,酒依赖及相关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四种职业人群总饮酒率86.5%,酒依赖总患病率为8%,重体力劳动工人患病率高为17.07%,其次为轻体力劳动工人(6.54%),行政干部(4.42%),科技人员低(3.95%),四种职业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76,P<0.01).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9.85%,四种职业人群间差异有统讨学意义(x2=25.33,P<0.01);躯体障碍总患病率为10.77%,四种职业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4,P>0.05).年饮酒量、职业与酒依赖明显有关,贡献量大小依次为年饮酒量、职业(P=0.000,P=0.006).结论:重体力劳动者是酒依赖的高危人群;控制人群的总体饮酒量有助于减少酒依赖发病率.

    作者:翁诗君;江俊康;荀鹏程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治疗体会附1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临床发生率一般医院为5%,其缺氧、缺血所致损伤为多器官性的,窒息复苏后的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是减少合并症,使围产儿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作者:王瑞兰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结肠造瘘术的护理

    护士长: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结肠造瘘术的护理.结肠造瘘术适用于①直肠或乙状结肠癌并发梗阻、肿瘤已不能切除,可进行近侧结肠永久性造瘘术;②左侧结肠癌并发梗阻,全身情况太差不能进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可进行临时性结肠造瘘术,争取二期手术切除.

    作者:金彩霞;王华;杨艳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佳能BJ喷墨打印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打印机作为计算机的附属设备,在医院网络信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高速高效的打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过去我们普遍使用的针式打印机,由于打印清晰度不高、不易保存、打印效率低,打印中速度慢、质量差、噪音大,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打印需求.

    作者:张雁;张津晖;钟方虎;王琼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残留结石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950例LC手术发生胆管残留结石的原因及术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胆管残留结石的方法与对策.结果:术前静脉胆道造影检出胆管结石11例,180例中ERCP明确胆总管结石28例,均行EST取石,腹腔镜术中B超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经胆囊管取石3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4例,术后ERCP诊断胆总管残留结石17例,EST取石10例,再次手术7例.结论: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静脉胆道造影,使用腹腔镜术中B超检查,术前、术后ERCP的应用,提高术前、术中、术后对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LC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可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李胜宏;陈训如;罗丁;毛静熙;周正东;余少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不同治疗方法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结果比较

    目的:分析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浆ET、CGRP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对6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按不同药物,哮喘的程度及发作与否分组测定ET和CGRP含量.结果:6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不同药物治疗后血浆ET和CGRP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不同程度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各异,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0.01);6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ET和CGRP含量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P<0.01);治疗组缓解天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血浆ET和CGRP含量的测定在预示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程度及疗效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汉文;卢远达;徐淑兰;叶彩丽;林灿华;周翔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参茸百补胶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参茸百补胶囊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总皂甙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标准,用正交设计试验选出佳超临界C02萃取方案及对163例病人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5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h、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2倍;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9%.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制备参茸百补胶囊的工艺科学先进,方法简便合理,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楼一层;许健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

    目的:探讨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治疗组术后即刻给灌胃胃肠术后1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对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模型大鼠及假手术组大鼠(SO)于术后6、12h取回肠黏膜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利用辣根过氧化酶作为黏膜通透性改变的示踪剂)观察.结果:对照组6及12h时相点肠黏膜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电镜观察制膜12h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有高密度电子物质沉着,细胞紧密连接开放;假手术组和胃肠术后1号治疗组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细胞间隙无示踪剂沉着.结论: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开放,通透性增加是胃肠手术加腹腔感染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胃肠术后1号能够减轻肠黏膜屏障损害.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王康里;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应用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巨乳缩小术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无垂直瘢痕的下蒂瓣巨乳缩小术,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新乳房下部皮肤不足、保存术后乳头乳晕感染及术后乳房潜在的泌乳功能.方法:笔者通过①提高乳房返折处皮肤切口(高于乳房下皱襞线1.5-2cm),利用部分原乳房下部皮肤来补足新乳房下部皮肤不足的情况.②所有患者的下蒂瓣均制作成真皮-脂肪-乳腺复合瓣,蒂宽不小于12cm,该复合瓣由浅入深逐渐增宽,并保持与胸大肌附着.结果:所有8例患者的16只巨乳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5例于术后6个月-2年获得随访,乳房外形满意,乳头乳晕感觉正常,乳房表面瘢痕少而隐蔽.结论:①当新乳晕下缘与旧乳晕上缘间距过短(不足4cm)时,可通过提高乳房返折处皮肤切口(高于乳房下皱襞线1-2cm)保留部分原乳房下部皮肤来补足新乳房下部皮肤不足的情况.②与胸大肌附着的真皮-脂肪-乳腺复合瓣有助于保存术后乳头乳晕的感觉及潜在的泌乳功能.

    作者:夏东胜;赵启明;茅东升;张承驹;许盈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肺炎220例疗效

    目的:观察莪术油注射液在婴幼儿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8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2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把抗病毒药换成莪术油注射液5-10mg/(kg.d),每日1次,连用5天.结果:退热、肺啰音消失等临床指标,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1).结论: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良好.

    作者:马永寿;温琼丽;石明儒;杨沧;舒蕾;师庭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药物咨询中的患者用药心理与干预

    目的:分析患者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及其对合理用药的影响,说明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对患者用药心理变化、起因、主要表现及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与结论:不少患者面对各类繁杂的药物治疗会产生不良的用药心理变化,以致产生明显的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或)行为异常,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甚至造成治疗困难和治疗失败的严重不良后果.在药物咨询中及时准确的心理诊断并有针对性的实施用药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找到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改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增强用药依从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汝明;粟文莉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房间隔膨胀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房间隔膨胀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 ASA)是由于先天性房间隔发育薄弱,在心脏负荷因素的作用下向低压侧膨隆而形成气球样的瘤样膨出[1].

    作者:黎木兴;于慧俊;叶勇敏;费祥武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28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救治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坏死,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个较为严重的临床类型,它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较高,因其表现多样化,所以许多人不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因而错过了佳的抢救时机.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与耐药特性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及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临床各部位标本中分离出的122株阴沟肠杆菌作2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以呼吸道感染率高,达51.6%;122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霉素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以及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及四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表现出较低的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表现出极低的耐药率.结论: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广泛,对呼吸道的感染率高;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头孢吡肟等抗生素可作为治疗其感染的首选药物,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来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

    作者:陈青松;谢文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药师在肠外营养(PN)中的作用

    全肠外营养代表了人类在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进步,这种疗法已经给了患有营养不良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以巨大好处.营养支持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秀英;史英钦;李银需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浅谈专科医院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

    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也是临床药学的一个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王俊华 刊期: 2003年第21期

  • 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处理.方法: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对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7-16个月,根据Macnab评定标准,疗效优良率为91.9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仔细术中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长安;张卫平;周吉怀;钱宇航;冯志军;步建立 刊期: 2003年第2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